大模型重构千行百业,寻找数智化的春天 | 2024 AI科技峰会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文|郝鑫、黄小艺

刚刚过去的2023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ChatGPT点燃了引线之后,百模大战、文生图应用爆火、AI Agent风靡......从IT基础设施,到千行百业,AI都在马不停蹄地重构一切,进入狂奔时代。

但是,大模型目前依然是巨头和少数头部创业者的游戏。“AI的巨大潜质与落地的萧瑟之中,仍有巨大的缝隙和机会。光锥智能创始人王一粟在「2024 AI科技峰会」中判断道。

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合伙人刘英航预判大模型产业的未来,表示:“我们相信大模型会多模态能力融合,各种Agent将层出不穷。基础层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应用层将百花齐放、野蛮生长。势乘资本聚焦科技领域,长期看好AI发展,我们认为AI有望成为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类基础设施,重塑千行百业,造福人类社会。”

“新世界的大门”缓缓拉开,机遇与挑战并存,千行百业的数智化也缓缓拉开了序幕。

1月16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由「光锥智能」携手「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主办的2024 AI科技峰会,围绕着「大模型|千行百业数智化的春天」的主题,从大模型技术、数据价值、行业数智化落地三个维度,与数十位行业大咖探讨了AI带来的深刻变革。

去年,大模型成为了科技圈的主旋律,百度、华为、商汤、云知声、火山引擎、思谋科技、达观数据、钉钉等一众企业抓住机遇,迎来了智能化的新篇章。

针对许多企业面临的大模型落地难、商业化困难的问题,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提出建议,人工智能想要自我造血功能更强,一方面应用侧要围绕着行业关键场景,AI只是作为它技术的一部分,在行业中要有好的产品定义和生态卡位;另一方面,是降低应用公司使用AI的成本,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化。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李霄寒,归纳2023年大模型探索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探索技术边界,从结果看来国内比较领先大模型水平基本上可以对标GPT3.5;另一条是应用线,探寻如何在2B的场景中利用大模型降本增效。

在寻找中国大模型机会方向上,真格基金陈勉诺、达观数据CTO纪达麒等人纷纷看好AI Agent的发展,认为是其未来场景落地的前瞻性机会所在。可以预见,2024年,一场关于AI Agent的战事角逐即将上演,如何构建技术的护城河,如何突破场景和数据的壁垒,都将是创业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谈及资本市场角度,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合伙人刘英航表示,2023上半年最火是大模型及Agent,2023下半年最火是具身智能。这是一个从头脑到身体的过程。我们的观察是:大脑发展迅猛,小脑差距较大。上肢有待提升,下肢差强人意。通用大模型最终是效率和资源的竞争,头部玩家会有更大优势。行业垂直大模型和ToB服务对创业企业有更多机会。各种Agent将层出不穷,但比拼的是产品开发迭代和洞察客户需求能力。具身智能方向匹配中国硬件产业资源,AI定义机器人将会更多涌现。随着的小脑和上肢能力提升,泛化能力快速迭代,机器人有望适应更复杂场景,从专才到通才,最终迈向真正的具身智能。

数据、算力、算法被称为AI三要素,在大模型狂飙向前的背后,数据价值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未来数据的稀缺,甚至成为了AGI到来的巨大阻力。大模型的发展,也暴露出了长期以来中国数据产业链的薄弱,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亦是机遇所在。

AI的基础是数字化,正如飞书曾提出的“在AI时代,首先要做的是AI ready,也就是数字化沉淀。”对千行百业而言,拥抱AI先要实现企业系统和数据的充分整合。例如,企业将生产经营的全流程接入飞书等协同工作平台,打通企业内孤立、分散的系统,实现全线业务数据的流通,让企业实现AI Ready,才能发挥出大模型的力量。

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大模型应用投入生产实践,在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调用的过程中,提出了更快速、更低成本、更大容量的要求。

杉岩数据董事长兼CEO陈坚将企业数据需求总结为三个阶段:1.0是存得下,2.0是管得好,而3.0时代是用得爽,存储系统怎么感知上面大模型应用场景,怎么更加智能化,怎么提升数据预处理能力和效率等等。

而在2024年,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新机遇。

“AI时代,最大的机会是如何做好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挖掘,并在推荐、检索、风控,以及RAG、自动驾驶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下,给予大模型提供更多准确且优质的数据素材。”Zilliz市场生态合伙人Jerry说道。

专注于大模型软件系统的潞晨科技副总裁梁爽则提到,“大模型参数量级非常大,最高性能GPU显卡内存只有40G、80G,这时就需要采用分布式异构内存去存储,怎么样把不同设备数据通信的速度增加、调度的次数减少,都是数据产业链优化和升级的机会。”

面对正在蓬勃前进的数据行业,君联资本执行董事纪海泉也表示看好投资机会,“2024年,会认真看计算、存储、网络这些方面,中国一定会有很多本土特色的公司出来。”

大模型在技术上的突破和追赶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要落地到千行百业中,成为中国智能化改造的一把尖利的锋刀。过去一年,金融、企业服务、汽车、工业、制造业……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已经发生了变化。

解题智能化,各家有各家的解法。协同办公赛道,钉钉基于PaaS层的积累,推出了AI助理平台,打造感知、行动、思考三个系统,来解决个人用户和企业的信息流转效率和决策效率问题;百度从训大模型、用大模型和做应用三个层次服务客户,探索政府、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大模型落地;华为云以“5+N+X”的思路构建华为盘古大模型,形成了政务、金融、矿山、智能驾驶等行业解决方案;汽车行业,火山引擎围绕自身核心能力,发布了营销云、智驾云、智舱云,落地营销、研发和自动驾驶场景,帮助企业用户降本增效。

深入千行百业后,大模型所要具备的能力变得更加具象化和复杂化。

百度智能云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段永华认为,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大模型,而是一个模型体系,有基础大模型、边缘大模型、手机端大模型、PC端大模型、汽车端大模型,在云边端、大中小不同的模型协同起来。

华为云中国区新赛道行业总经理孔珍珍认为,大模型需要的能力是全栈的技术支撑,底层芯片、计算框架、AI框架、分布式训练框架、开发设计平台等,以及对主流大模型的适配,同时大模型底层的数据安全和技术安全必须要正视,保障企业长久安全发展。

钉钉副总裁李智勇表示,钉钉AI超级助理本身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感知系统、第二是行动系统、第三是思考系统。超级助理之上是生产力效率的提升,如基于数据库的智能流转效率、基于流程与规范的协同流程效率以及基于业务数据资产的决策效率,从辅助决策到独立决策。

在被大模型席卷的千行百业之中,智能汽车无疑是其中最火爆闪耀的一个。2023年,在Open AI发布ChatGPT后,旋即就迎来了GPT上车热潮。

智能座舱被智能汽车商“卷”出了花样,“让汽车成为第三空间的趋势是确定的,其中明确商业化的路径之一就是座舱智能化,让汽车真正成为司机的助手。”火山引擎智驾云解决方案负责人张路说道。

除此之外,大模型也给终极的自动驾驶,带来了曙光。

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提到,传统AI技术很难去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而大模型则带来了新方案。例如实现无人驾驶必备的能力就是通用感知和认知能力,而大模型能够实现万物识别;其次无人驾驶的决策要具备足够的社会的常识,理解交通规则,而大语言模型其实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备的交通驾驶信息。

总体来看,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周鑫认为,语言类、交互类大模型必然是自动驾驶应用中的关键支撑力量,因为涉及到自动驾驶跟车内和车外的交互;其外,大模型用于数据标注、场景生成等环节,会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工具;最后,大模型会帮助自动驾驶决策更加接近于人的行为。

“2023年,越来越多的汽车将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核心的卖点,尤其很多厂商各种小作文在网上传的非常火,前几年特斯拉自动驾驶受制于限制,并没有全面体验到,如今国内甚至看到某些车厂在高阶自动驾驶上面在国内感觉非常领先或者非常接近于智能,我们也在期待自动驾驶全面进入生活。”Scale Partners 势乘资本合伙人谢晨星说道。

对此, “自动驾驶的价值被产业链和消费者认可,是行业发展的最好动力,是行业最积极的变化。”周鑫感叹道。

中关村作为中国前沿科技公司的聚集地,此次大会的联合主办方之一,中关村会展与服务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艳慧也对大模型时代中关村的繁荣表达了信心和期待:“中关村展示中心,曾经诞生了无数前沿且硬核的科技创新产品,以前在这儿诞生,未来还会在这儿诞生。”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GZZN2019/article/details/135684728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