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深度学习
? ? ? ? 机器学习的分支。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对数据的特征进行学习的方法。
2、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
【特征抽取】:
【数据量】:
3、深度学习应用场景:
4、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
又称为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tural Network)。简称神经网络(NN)或类神经网络。模拟生物的神经系统,对函数进行估计或近似。
概念:神经网络中的基础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神经网络。
其中:
①a1、a2... an为各个输入的分量。
②w1、w2...wn为各个输入分量对应的权重参数。
③b为偏置
④f为激活函数。常见的激活函数有tanh、sigmoid、relu
⑤t为神经元的输出。
使用数学公式表示:? ? ? 其中:? ?表示W的转置
对公式的理解:输出 = 激活函数( 权重*输入求和?+ 偏置)
可见: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是求得输入向量与权向量的内积后,经一个非线性传递函数得到一个标量结果。
最简单的神经网络的形式。
全连接层:当前层和前一层每个神经元相互连接,我们称当前这一层为全连接层。
即:第N层和第N-1层中的神经元两两之间都有连接。
作用:
相对于饱和激活函数,使用非饱和激活函数的优势在于:
数学表达式为:
求导:
结果:输出值范围为(0,1)之间的实数。
数学表达式为:
实际上,Tanh函数是 sigmoid 的变形:
tanh是“零为中心”的。
结果:输出值范围为(-1,1)之间的实数。
数学表达式为:
使用场景:
缺点:
与Sigmoid一样,其输出不是以0为中心的
数学表达式为:
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Leaky ReLU?
数学表达式为:
各种数值数据称为张量。
0阶张量:常数 scaler
1阶张量:向量vector
2阶张量:矩阵matrix
3阶张量:...
打开jupyter,使用命令jupyter notebook
(1)使用python中的列表或者序列创建tensor
(2)使用numpy中的数组创建tensor
(3)使用torcch的api创建tensor
①torch.empty(3,4) 创建3行4列的空的tensor,会用无用数据进行填充。
②torch.ones(3,4) 创建3行4列的全为1 的tensor
③torch.zeros(3,4) 创建3行4列的全为0的tensor
?
④torch.rand(3,4) 创建3行4列的随机值的tensor,随机值的区间是[0,1)
⑤torch.randint( low = 0,high = 10, size = [3,4]) 创建3行4列的随机整数的tensor,随机值的区间是[ low,high)
⑥torch.randn([3,4]) 创建3行4列的随机数的tensor ,随机值的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1
(这里的randn ,n表示normal)
(1)获取tensor中的数据(当tensor中只有一个元素可用):tensor.item( )
(2)转化为numpy数组
(3)获取形状:tensor.size()
tensor.size(0)? 获取第一个维度的形状
(4)形状改变:tensor.view((3,4)) 。类似numpy中的reshape,是一种浅拷贝,仅仅是形状发生改变。
(5)获取维数:tensor.dim()
(6)获取最大值:tensor.max()
(7)转置:tensor.t()? ?二维
高维:tensor.transpose(1,2)? 将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交换、tensor.permute(0,2,1)
(8)获取tensor[1,3] 获取tensor中第一行第三列的值。(行和列的索引都是从0开始)
(9)tensor[1,3] 对tensor中第一行,第散列的位置进行赋值。
(10)tensor切片:
图片所示,取了第一列。
(1)获取tensor 的数据类型:tensor.dtype
(2)创建数据的时候指定类型
(3)类型的修改
x.add(y)? 不会直接修改x的值。
x.add_(y) 会直接修改x的值。??
通过.to 方法能够把一个tensor转移到另外一个设备(比如从CPU转到GPU)
# 实例化device
device = torch.device('cuda' if torch.cuda.is_available() else 'cpu')
# 把tensor转化为CUDA支持的tensor,或者cpu支持的tensor
tensor.to(device)
概念:梯度是一个向量,导数+变化最快的方向(学习的前进方向)
回顾下机器学习:
? ? ? ?① 收集数据x,构建机器学习模型f,得到f(x,w) = Ypredict
? ? ? ? ②判断模型好坏的方法:
loss = (Ypredict - Ytrue)^2 ( 回归损失)
loss = Ytrue · log(Yredict) (分类损失)
? ? ? ? ③目标:通过调整(学习)参数w,尽可能的降低loss。
算出梯度、
链式法则、求偏导数、
(1)前向传播: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到ANN的输入层,经过隐藏层,最后到达输出层并输出结果。【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
(2)反向传播:由于ANN的输入结果与输出结果有误差,则计算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并将该误差从输出层向隐藏层反向传播,直至传播到输入层。【输出层–隐藏层–输入层】
(3)权重更新:在反向传播的过程中,根据误差调整各种参数的值;不断迭代上述过程,直至收敛。
(1)tensor(data, requires_grad = True)
① 该tensor后续会被计算梯度、tensor所有的操作都会被记录在grade_in?
② 当requires_grad = True时,tensor.data 和 tensor不相同。否则,得到是相同的结果。
(2)with torch.no_grad()
其中的操作不会被跟踪
(3)反向传播:output.backward()
(4)获取某个参数的梯度:x.grad? ?累加梯度,每次反向传播之前需要先把梯度置为0之后。
假设基础模型y=wx+b , 其中w和b均为参数,我们使用y = 3x+0.8 来构造数据x,y,所以最后通过模型应该能够得出w和b应该分别接近3和0.8。
(1)准备数据(2)计算预测值
(3)计算损失,把参数的梯度置为0,进行反向传播(4)更新参数
import torch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learning_rate = 0.01 # 定义一个学习率
# 1、准备数据
"""
y = wx + b
y = 3x + 0.8
"""
x = torch.rand([100, 1])
y_true = x*3 + 0.8
# 2、通过模型计算 y_project
w = torch.rand([1, 1], requires_grad=True)
b = torch.tensor(0, requires_grad=True, dtype=torch.float32)
# 4、通过循环,反向传播,更新参数
for i in range(500):
# 3、计算loss
y_predict = torch.matmul(x, w) + b
loss = (y_true - y_predict).pow(2).mean() # 平方,再均值
if w.grad is not None: # 将梯度置为0
w.grad.data.zero_()
if b.grad is not None:
b.grad.data.zero_()
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
w.data = w.data - learning_rate * w.grad
b.data = b.data - learning_rate * b.grad
print(f"w:{w.item()},b:{b.item()},loss:{loss.item()}")
# 画图
plt.figure(figsize=(20, 8))
plt.scatter(x.numpy().reshape(-1), y_true.numpy().reshape(-1))
y_predict = torch.matmul(x, w) + b
plt.plot(x.numpy().reshape(-1), y_predict.detach().reshape(-1), c='r')
plt.show()
nn.Module 是torch.nn提供的一个类,是pytorch 中我们自定义网络的一个基类,在这个类中定义了很多有用的方法,让我们在继承这个类定义网络的时候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