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如何手撸自己的模型,培养思维看这一篇就够了!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3日

模型如何做出来的

一般步骤

是的,一般情况下,选择模型架构后需要进行调参,并在训练过程中生成最终的模型。调参是为了优化模型的性能,确保模型能够在给定任务上表现良好。以下是一般的步骤:

  1. 选择模型架构: 根据任务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型架构,例如选择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自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等。

  2. 定义模型结构: 定义所选模型的具体结构,包括层数、每层的神经元数量、激活函数的选择等。这些选择通常是基于领域知识和实验经验进行的。

  3. 选择损失函数: 根据任务类型选择适当的损失函数,例如交叉熵用于分类任务、均方误差用于回归任务等。

  4. 选择优化算法: 选择梯度下降的变种或其他优化算法,如Adam、RMSProp等。调整学习率也是优化算法中的一个关键参数。

  5. 调整超参数: 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包括学习率、正则化项、批量大小等。这些超参数的选择会影响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性能。

  6. 数据预处理: 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确保数据格式正确,并进行归一化、标准化等操作,以提高模型的训练稳定性。

  7. 训练模型: 使用训练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模型的参数将会根据损失函数的梯度进行更新。

  8. 验证和调参: 使用验证数据集来评估模型的性能,根据验证结果调整模型的超参数。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

  9. 模型评估: 使用测试数据集来最终评估模型的性能。确保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良好,而非过拟合训练数据。

  10. 部署: 如果模型符合预期,可以将其部署到实际应用中,用于进行预测或其他任务。

这个过程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通常需要多次实验和调整,以找到最优的模型配置。调参的目标是找到一组参数,使得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能够泛化得很好。

详细步骤

释每一步的依据、执行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选择模型架构:

    • 依据: 根据问题类型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型。例如,对于图像分类问题,可以选择卷积神经网络(CNN);对于自然语言处理问题,可以选择循环神经网络(RNN)或自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
    • 执行: 仔细研究问题背景和数据,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
  2. 定义模型结构:

    • 依据: 根据任务的复杂性和数据的规模,选择模型的层数、每层的神经元数量和激活函数等。较复杂的任务可能需要更深层的网络。
    • 执行: 在代码中定义模型的结构,选择适当的神经网络层和激活函数。
  3. 选择损失函数:

    • 依据: 损失函数应该与任务类型相匹配。例如,交叉熵适用于分类任务,均方误差适用于回归任务。
    • 执行: 在模型编译阶段选择适当的损失函数。
  4. 选择优化算法:

    • 依据: 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如Adam、RMSProp等。学习率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执行: 在模型编译阶段选择优化器,并设置学习率等超参数。
  5. 调整超参数:

    • 依据: 超参数包括学习率、正则化项、批量大小等,它们直接影响模型的训练速度和性能。
    • 执行: 通过实验调整超参数,可以使用网格搜索、随机搜索等方法。
  6. 数据预处理:

    • 依据: 数据预处理确保输入数据的格式正确,并提高模型的训练稳定性。这可能包括归一化、标准化、填充、截断等操作。
    • 执行: 在训练之前对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确保数据的质量。
  7. 训练模型:

    • 依据: 使用训练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目标是使损失函数最小化。
    • 执行: 调用模型的训练函数,监控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和性能指标。
  8. 验证和调参:

    • 依据: 使用验证数据集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性能,调整模型的超参数。
    • 执行: 根据验证结果调整模型结构或超参数,并反复迭代。
  9. 模型评估:

    • 依据: 使用测试数据集最终评估模型的性能。确保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泛化性能。
    • 执行: 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最终评估。
  10. 部署:

    • 依据: 如果模型符合预期,可以将其部署到实际应用中。
    • 执行: 将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注意模型输入输出的接口和性能。

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是关键。通过监控训练过程、验证性能和测试性能,不断调整模型结构和超参数,以取得最佳的结果。同时,理解模型训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过拟合、欠拟合等,有助于更好地调整模型。

模型架构选择

在选择模型架构时,模型选择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问题的背景、数据的特性,结合问题的需求和数据的规模,选择适当的模型架构。实验和迭代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不断调整和验证,找到最适合任务的模型。:

  1. 问题类型:

    • 分类问题: 如果任务是对数据进行分类,通常会选择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自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CNN 在图像分类等领域表现出色,而Transformer 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也表现优异。
    • 回归问题: 对于回归任务,可以使用全连接网络或其他适用于连续数值预测的结构。
  2. 数据规模:

    • 小数据集: 如果数据集较小,避免选择过于复杂的模型,以防止过拟合。可以考虑使用预训练模型或进行迁移学习。
    • 大数据集: 对于大规模数据集,可以考虑更深层次、更复杂的模型,因为这些模型更容易从大量数据中学到更复杂的特征。
  3. 数据维度:

    • 图像数据: 对于图像数据,CNN 是一种经典的选择,因为它能够有效地捕捉图像的局部特征。
    • 文本数据: 对于文本数据,RNN、LSTM、GRU 和 Transformer 等结构更适合捕捉序列信息,其中 Transformer 在处理长序列和上下文信息方面表现优异。
  4. 长期依赖关系:

    • 需要长期依赖: 如果任务涉及到长期依赖关系,例如自然语言处理中的长文本,可以考虑使用带有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或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循环神经网络。
    • 不需要长期依赖: 对于不涉及长期依赖的问题,如图像分类,简单的 CNN 结构可能已经足够。
  5. 预训练模型:

    • 迁移学习: 考虑使用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预训练模型通常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了训练,可以提供良好的特征表示,尤其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
  6. 领域知识:

    • 专业知识: 了解问题背后的领域知识,以便选择合适的模型。有时,领域专业知识能够指导选择模型架构和调整超参数。
  7. 模型的可解释性:

    • 需求可解释性: 如果模型的可解释性对问题至关重要,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模型结构,例如决策树或逻辑回归。
    • 可解释性相对次要: 如果可解释性相对次要,可以考虑更复杂的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

模型结构定义

定义模型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结合问题的特点、领域知识和实验经验来进行。在初期实验中,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模型,逐渐增加复杂度,观察模型性能的变化。这样的渐进式尝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模型的匹配关系。:

  1. 问题的复杂性:

    • 依据: 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考虑使用较浅的网络,而对于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更深层的网络。
    • 执行: 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并选择适当深度的模型。
  2. 数据规模:

    • 依据: 如果数据规模较小,使用较少参数的模型可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而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考虑使用更深层的模型。
    • 执行: 根据可用的数据量调整模型的复杂性。
  3. 领域知识:

    • 依据: 如果有关于问题领域的先验知识,可以根据这些知识来选择模型结构。
    • 执行: 结合领域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网络层和结构。
  4. 模型的可解释性:

    • 依据: 在某些应用中,模型的可解释性很重要。例如,医疗领域可能需要可解释的模型来支持决策。
    • 执行: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是否需要模型的可解释性,选择合适的结构。
  5. 训练和推理效率:

    • 依据: 有些任务对于模型的实时性要求较高,需要选择训练和推理效率较高的结构。
    • 执行: 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考虑模型的计算复杂性。
  6. 已有模型的效果:

    • 依据: 在一些任务上,已有的经典模型或预训练模型可能能够提供较好的性能。
    • 执行: 查阅文献、实验结果,了解在类似问题上使用的模型结构,可以基于已有的成功案例选择合适的结构。
  7. 超参数调整:

    • 依据: 超参数如学习率、批量大小等也影响模型的性能,需要在模型定义过程中进行合适的调整。
    • 执行: 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通过实验选择适当的超参数。
  8. 迁移学习:

    • 依据: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预训练的模型,通过迁移学习来适应特定任务。
    • 执行: 考虑使用已有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或者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微调以适应新任务。

损失函数选择

当选择损失函数时,你需要考虑任务的性质以及模型的输出。以下是一些一般的指导原则:

  1. 分类任务:

    • 二分类问题: 通常使用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entropy)。
    • 多分类问题: 如果每个样本只属于一个类别,可以使用分类交叉熵(Categorical Crossentropy)。如果每个样本可以属于多个类别,可以使用多标签分类交叉熵(Binary Crossentropy with Sigmoid activation)。
  2. 回归任务:

    • 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 常用于回归问题,它对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平方惩罚。
    • 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 对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绝对差异进行惩罚,相比于MSE更加抗干扰。
  3. 序列生成任务(Sequence to Sequence):

    • 如果生成的是离散的标记(如文本生成),可以使用序列交叉熵(Sequence Crossentropy)。
    • 对于生成的是连续值的任务,可以考虑使用均方误差等回归任务的损失函数。
  4. 强化学习任务:

    • 对于强化学习问题,损失函数通常与具体的强化学习算法和任务相关。通常使用自定义的奖励信号进行优化。

在选择损失函数时,还需要考虑输出层的激活函数。例如,对于二分类问题,输出层可以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并配合使用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对于多分类问题,可以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并配合使用分类交叉熵损失函数。

要深入了解选择损失函数的细节,建议阅读相关文献、教程或论文,以及实际领域中成功应用的案例。实践和实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尝试不同的损失函数,并观察它们在验证集上的表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影响和适用场景。

优化算法选择

选择优化算法的时候需要考虑问题的性质以及不同优化算法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建议和一般的指导原则:

  1. 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

    • 适用情况: 梯度下降是最基本的优化算法,适用于大多数深度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小规模数据集上,或者是当模型足够简单时,梯度下降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注意事项: 学习率的选择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学习率调度(learning rate annealing)来动态调整学习率。
  2.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 适用情况: SGD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收敛速度更快,特别适用于深度学习任务。SGD通常比梯度下降更具有泛化能力。
    • 注意事项: 调整学习率、动量(momentum)等超参数,可以使用学习率衰减。
  3. Mini-batch梯度下降算法:

    • 适用情况: 综合了梯度下降和随机梯度下降的优点,通常是一个更稳定、高效的选择。适用于中等规模的数据集。
    • 注意事项: 调整批量大小,通常较大的批量可以更好地利用硬件加速。
  4. Adam(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

    • 适用情况: Adam是一种自适应学习率的算法,通常在深度学习任务中表现良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数据集和模型。
    • 注意事项: 需要调整学习率和其他超参数。在一些情况下,Adam可能对学习率较为敏感,需要小心调整。
  5. RMSProp:

    • 适用情况: 适用于非平稳目标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RMSProp对学习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 注意事项: 调整学习率和衰减因子。
  6. 其他优化算法:

    • 适用情况: 还有其他一些优化算法,如Adagrad、Adadelta等,适用于不同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来选择最合适的算法。

在选择优化算法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研:

  • 文献综述: 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和研究论文,了解在类似问题上的优化算法的表现和推荐。
  • 实验比较: 在你的具体问题上进行实验比较,尝试不同的优化算法并比较它们的性能。
  • 开源项目: 查看开源深度学习项目,了解在相似任务上的优化算法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一种优化算法适用于所有情况,最佳选择可能会因问题的特性而异。在实践中,常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试和实验。

调整超参数策略

在调整超参数时,建议使用验证集进行评估,而不是仅仅依赖训练集的性能。此外,监控模型在训练和验证集上的损失和性能指标,以及可视化训练过程中的学习曲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模型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调整超参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学习率 (Learning Rate):

    • 调整方法: 通常从一个较小的值开始,例如0.1,然后根据模型的表现逐渐调整。可以使用学习率衰减策略,逐渐减小学习率。
    • 依据: 学习率过大可能导致模型无法收敛,而学习率过小可能导致训练过慢或陷入局部最小值。
  2. 批量大小 (Batch Size):

    • 调整方法: 尝试不同的批量大小,如16、32、64等。更大的批量大小可能加速训练,但可能需要更多的内存。
    • 依据: 较小的批量大小可能导致模型更容易收敛,但计算效率较低。较大的批量大小可能提高计算效率,但可能增加内存需求。
  3. 正则化项 (Regularization):

    • 调整方法: 尝试不同的正则化强度,如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的权重。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来选择最佳的正则化强度。
    • 依据: 正则化可以帮助防止过拟合,但强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模型欠拟合。
  4. 层数和神经元数量:

    • 调整方法: 尝试不同的层数和每层的神经元数量。可以从较小的模型开始,逐渐增加层数和神经元数量。
    • 依据: 较深的模型可能能够更好地捕捉复杂的特征,但也更容易过拟合。需要在训练和验证中平衡模型的复杂性。
  5. 优化器的选择:

    • 调整方法: 尝试不同的优化算法,如Adam、SGD等。每个优化算法都有其特定的超参数,例如Adam的β1、β2等。
    • 依据: 不同的优化算法在不同的问题上可能表现不同。Adam通常是一个良好的默认选择。
  6. 学习率衰减策略:

    • 调整方法: 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率衰减策略,如按指数衰减、定期衰减等。
    • 依据: 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减小学习率有助于在接近收敛时更加精细地调整参数。
  7. Dropout的概率:

    • 调整方法: 尝试不同的Dropout概率,通常在0.2到0.5之间。
    • 依据: Dropout是一种防止过拟合的技术,但概率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影响模型的表现。
  8. 超参数搜索:

    • 调整方法: 使用自动化的超参数搜索方法,如网格搜索或随机搜索,以在大范围内搜索最佳超参数组合。
    • 依据: 自动搜索可以帮助高效地找到性能最好的超参数组合。

数据预处理

选择取决于具体的任务和数据特点。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提高模型性能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1. 缺失值处理: 对于包含缺失值的数据,可以选择删除包含缺失值的样本,填充缺失值(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或使用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

  2. 数据标准化: 对数值型特征进行标准化,将其缩放到相似的范围,通常是0到1之间。标准化可以避免特征间的尺度差异对模型造成的影响。

  3. 数据归一化: 将特征缩放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归一化使得数据更易于比较和理解。

  4. 类别型特征编码: 对于包含类别型特征的数据,可以采用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或者标签编码(Label Encoding)等方法,将其转换为模型可以理解的形式。

  5. 文本数据处理: 对于文本数据,需要进行分词、去除停用词、词干化(Stemming)或词形还原(Lemmatization)等操作,将文本转换为模型可以处理的形式。

  6. 异常值处理: 检测和处理异常值,可以选择删除异常值或采用插值等方法进行修复,以防止异常值对模型产生负面影响。

  7. 特征工程: 创建新的特征或者对现有特征进行组合,以提高模型的性能。这可能涉及到领域知识的应用,或者通过对特征进行变换来提取更有信息量的特征。

  8. 样本平衡: 对于不平衡的数据集,可以采取过采样、欠采样等方法,以平衡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

  9. 时间序列处理: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能需要进行滑动窗口处理、趋势分解、季节性调整等操作,以便更好地适应时间序列的性质。

模型训练

见下面代码框架

验证和调参

验证和调参是模型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它们帮助确保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良好。以下是验证和调参的具体步骤:

验证(Validation):
  1. 划分数据集: 将原始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常,训练集用于训练模型,验证集用于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性能。

  2. 训练模型: 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利用验证集来监测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

  3. 监测性能: 记录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性能指标,如损失函数的值、准确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模型对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的拟合程度。

  4. 绘制学习曲线: 绘制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学习曲线,以观察模型的训练过程。学习曲线可以帮助识别模型是否出现过拟合或欠拟合的情况。

  5. 调整超参数: 根据学习曲线和性能指标的变化,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正则化项、网络结构等。

调参(Hyperparameter Tuning):
  1. 网格搜索: 使用网格搜索方法,在给定的超参数空间内进行搜索,尝试不同的超参数组合。通过交叉验证来评估每个组合的性能,选择性能最好的组合。

  2. 随机搜索: 与网格搜索不同,随机搜索在超参数空间内随机采样,从而更高效地探索可能的组合。

  3. 贝叶斯优化: 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根据已经尝试的超参数组合的性能,预测下一个可能更好的组合,并进行尝试。

  4. 自动化工具: 使用自动化的调参工具,如scikit-learn的GridSearchCVRandomizedSearchCV,或者使用专门的调参库,如Optuna、Hyperopt等。

  5. 早停策略: 引入早停策略,当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不再提升时,停止训练,避免过拟合。

  6. 集成学习: 尝试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如Bagging或Boosting,来组合多个模型,以提高整体性能。

  7. 领域知识: 利用领域专业知识来调整模型。有时,领域知识可以提供对某些超参数的先验信息。

  8. 交叉验证: 使用交叉验证来更准确地评估模型性能,防止因数据划分不同而导致的性能估计不准确。

在调参过程中,关注模型的性能指标,如准确率、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等。不断尝试不同的超参数组合,直到找到性能最好的组合。最终,通过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的性能,确保模型在真实场景中的泛化性。

模型评估

模型评估的依据取决于任务的性质,但通常涵盖以下一些常见的指标和方法:

  1. 分类任务:

    • 准确度(Accuracy): 分类正确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例,适用于平衡类别分布的情况。
    • 精确度(Precision): 正类别的真正例数占所有被预测为正类别的样本数的比例,衡量预测为正类别的准确性。
    • 召回率(Recall): 正类别的真正例数占所有实际为正类别的样本数的比例,衡量模型发现正类别的能力。
    • F1 分数(F1 Score): 精确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综合考虑模型的准确性和发现能力。
    • ROC 曲线和 AUC: 通过绘制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来评估分类模型的性能,AUC(Area Under the Curve)则是 ROC 曲线下的面积。
  2. 回归任务:

    • 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 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平方差的平均值。
    • 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 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差的平均值。
    • R2 分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衡量模型对目标变量方差的解释程度,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越好。
  3. 聚类任务:

    • 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 衡量簇内的紧密度和簇间的分离度,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
    •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衡量聚类结果与真实类别之间的信息关联度。
  4. 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 BLEU 分数: 用于评估机器翻译的质量,衡量生成文本与参考文本之间的相似性。
    • Perplexity(困惑度): 用于语言模型评估,表示模型对测试集中样本的预测困难程度。
  5. 异常检测:

    • 准确度(Accuracy): 正确检测异常样本的比例。
    • 精确度(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 用于衡量异常样本的检测准确性和发现能力。
  6. 模型解释性:

    • 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 用于解释模型预测的特征重要性。
  7. 深度学习模型:

    • 交叉验证: 在深度学习中,常用交叉验证来稳健地估计模型的性能。
    • 学习曲线: 观察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表现随着训练迭代的演变。

评估指标的选择应根据具体任务和数据的特性来确定。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以全面评估模型的性能。

部署

运维的内容,略

简单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代码框架

以 TensorFlow 2.x 为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s, optimizers

# 步骤1:准备数据集
# 请将此部分替换为您的数据准备代码,确保得到训练数据集 (train_dataset) 和测试数据集 (test_dataset)

# ...

# 步骤2:定义模型架构
model = models.Sequential([
    layers.Flatten(input_shape=(28, 28)),  # 举例:输入为28x28的图像
    layers.Dense(128, activation='relu'),
    layers.Dropout(0.2),
    layers.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举例:10个类别的分类任务
])

# 步骤3:选择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 步骤4:训练模型
num_epochs = 10

# 替换为您的训练数据和标签
train_dataset = ...
train_labels = ...

# 替换为您的测试数据和标签
test_dataset = ...
test_labels = ...

# 模型训练
history = model.fit(train_dataset, train_labels, epochs=num_epochs, validation_data=(test_dataset, test_labels))

# 步骤5:评估模型
test_loss, test_acc = model.evaluate(test_dataset, test_labels)
print(f'Test accuracy: {test_acc}')

# 步骤6:绘制训练曲线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绘制训练和验证的准确率曲线
plt.plot(history.history['accuracy'], label='accuracy')
plt.plot(history.history['val_accuracy'], label='val_accuracy')
plt.xlabel('Epoch')
plt.ylabel('Accuracy')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plt.show()

其他知识点

模型架构

这些模型架构的设计通常是基于对问题和数据的理解,以及对神经网络结构的改进和演化。下面简要介绍一些经典模型架构的设计过程:

  1.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前馈神经网络):

    • 设计原理: 最早的神经网络设计主要基于生物神经网络的概念,通过层层传递信号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处理。然而,这些早期模型的深度较浅,参数较少,限制了其学习能力。
    • 改进过程: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神经网络逐渐变得更深,模型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研究者们通过增加层数、引入非线性激活函数(如ReLU)、使用更好的权重初始化方法等方式,提高了神经网络的性能。
  2.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s)(循环神经网络):

    • 设计原理: RNNs 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序列数据的建模需求,其结构可以处理可变长度的序列输入。每个时间步的隐藏状态包含了过去信息的累积。
    • 改进过程: 传统的RNN存在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的问题,难以捕捉长期依赖关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些改进的RNN结构,如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 和 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它们引入了门控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处理长期依赖。
  3.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s)(卷积神经网络):

    • 设计原理: CNNs 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图像处理领域,通过卷积操作可以有效地捕捉图像中的局部特征。在深度学习中,CNNs被广泛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任务。
    • 改进过程: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CNN的改进和变种,如使用更深的网络、引入残差连接(ResNet)、设计适用于不同任务的网络结构等。
  4. 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

    • 设计原理: Transformer 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处理序列数据,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其核心是自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能够在一个序列中同时关注不同位置的信息,而无需依赖固定的窗口大小。
    • 改进过程: Transformer 的设计引入了多头注意力机制和残差连接,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后来的变种,如BERT和GPT,通过更大的模型规模和更复杂的预训练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总体而言,这些模型架构的设计是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研究者们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对模型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和能力。改进的方向包括增加网络深度、引入更有效的机制、设计更合适的结构等。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312236/article/details/135772798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