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与材料、能源一样,都是社会的基础资源。
1948年,香农在对通信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创立了信息理论。
至今,信息论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与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为现代科学的“三论”。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更加提高了“三论”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同时,信息论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信息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支撑。
香农将热力学中的“熵”引入信息论。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与熵正好相反,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
(1)客观性
(2)普遍性
(3)无限性
(4)动态性
(5)相对性
(6)依附性
(7)变换型
(8)传递性
(9)层次性
(10)系统性
(11)转换性
(1)为认识世界提供依据
(2)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
(3)为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证
(4)为资源开发提供条件
(5)为知识的生产提供材料
(1)信息与数据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生成的材料,是信息的存在形式和状态,即信息是被解释或被理解的数据。
(2)信息与知识
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研究系统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称为系统论。系统是系统论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系统,首先应该认识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2)层次性
(3)目的性
(4)稳定性
(5)突变型
(6)自组织性
(7)相似性
(8)相关性
(9)环境适应性
(1)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
(2)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3)形成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
(1)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2)系统的整体突变原理(非加和原理)
(3)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4)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开放系统)
(5)系统的目的性原理
(6)系统环境互塑共生原理
(7)系统的秩序原理
(8)系统的生命周期原理(演化原理)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
信息系统组成: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条件(技术、环境)
(1)逻辑维
(2)时间维
(3)知识维
五个步骤分析问题
(1)问题现状说明
(2)理清问题的关键因素
(3)建立概念模型
(4)比较
(5)实施
(1)系统规划
(2)系统分析
(3)系统设计
(4)系统实现
(5)系统运行与评价
(1)高层管理人员介入原则
(2)用户参与开发原则
(3)自顶向下规划原则
(4)工程化原则
(1)从横的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人才结构,信息技术(IT)人员和非IT人员。IT人员主要包括首席信息官(CIO)、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数据工程师、系统操作员、网络维护员、数据管理员。非IT人员是除IT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2)从纵的角度分析企业信息化的人才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CEO、CFO、CIO)、管理业务层(中层经理、系统分析师、经济师、会计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通信工程师、数据工程师)、操作层(计算机和通信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数据处理人员、以及分布在企业计划/财务/劳资等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业务人员)。
(1)IT专家
(2)管理业务专家
(3)IT人员和非IT人员的沟通者
(4)对外谈判者
(5)信息系统运行的指导者
(6)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1)具有深入观察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善于透过现象认识问题的本质,善于从纷繁杂乱的十五中抽取出核心要素,既能“从树木中见森林”,也能“从森林中见树木”。
(2)具有丰富的开发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从经验的积累中进行创新,能够灵活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精通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各种方法和技术,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环境和工具。
(4)具有很强的谈判和协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将自己对系统开发的认识介绍给用户,并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主张。
(5)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在大型系统的开发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角色,对工程师和程序员进行指导,确保项目成功。
(6)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带领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
(7)具有一定的远见和前瞻能力。由于用户的业务环境不断变化,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求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系统分析师是一个群体,CIO是系统分析师的典型代表。
(1)深入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战略对信息化的需求。
(2)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化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3)与企业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一起设计和确定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目标,还要对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
(4)能够主持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
(1)对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概况、系统配置和性能有较为清楚的了解,要对计算机系统的投资和成本等有较为清楚、准确的估算,对系统性能/价格比有恰当的把握。
(2)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较好的了解和把握,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企业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论证,对企业的局域网、内联网、外联网和 Internet建设作出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3)负责信息系统安全制度和规范的制订,指导系统安全地运行和管理,协调和处理系统安全的有关问题,负责就系统安全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证,并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报告工作。
(4)能够设计出信息系统的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主体和客体,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
(5)能够主持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信息化管理制度的适用性进行动态分析,并做出相应调整。
(6)能够审定企业信息化各种标准规范,制订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协调和处理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1)系统规划阶段。在理清企业内、外部现状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展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所具备的条件,按照所确定的目标,制订开发策略;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参与或主持制订信息系统开发计划。
(2)系统分析阶段。在充分了解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建立企业的业务模型,并与企业决策者和业务人员进行交流,达到共识;主持系统分析工作,在深入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构建出系统的逻辑模型,为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3)系统设计阶段。与系统架构设计师配合, 设计好系统架构;指导系统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工作,负责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对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组织机构建立和人员安排,以及对相关人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4)系统实施阶段。对按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的软硬件和网络配置给以指导、协调、检查、验收和评价;组织并指导应用软件的开发、数据库的建设、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工作;组织或指导用户培训;指导系统开发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等的控制;对系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分析,对重大问题,特别是方案的修改等提出建议或意见;对系统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主持制订运行和维护的规章制度,包括系统运行、软硬件维护和数据维护等管理制度;对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指导或协助运行人员解决运行中出现的业务和技术等问题;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综合评价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负责制订信息系统调整、升级和功能扩展的方案。
信息化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对企业流程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由流程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流程是企业行为的重复模式, 对企业来说, 流程是企业内部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经营活动。由此决定了系统分析师在企业流程中担负着特殊且重要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信息化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企业流程,研究和分析有关企业流程的问题。
(2)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关注系统与流程的互相影响,将企业流程改进或重组作为信息系统修正、功能扩展和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3)关注并熟悉、研究和评价市场上流行的流程分析工具,当条件具备时,可选用适当的流程分析软件,辅助企业进行流程管理。
信息资源是企业中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在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系统分析师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导力量,其主要任务如下:
(1)对所在企业的信息资源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在被授权的条件下,指导或领导制订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
(2)负责制订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组织制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信息获取、生成、处理和使用的责任和协调机制。
(3)指导或领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并将它纳入信息系统的建设之中。
(4)指导、检查和评估日常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
系统分析师属于复合型人才,知识体系是由其担任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决定的。首先,系统分析师必须非常熟悉信息系统的建设,这要求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即技术知识与技能; 其次,系统分析师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互,这些交互需要具备很多良好的素质和技能,可以归纳为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再次,系统分析师需要熟悉为之工作的行业,这要求具备较多的业务领域知识,即业务知识与技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系统分析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1)计算机系统知识。系统分析师应对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概况、系统配置和系统性能有较清楚的了解,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术。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各分支学科,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算法设计,以及程序语言、软件工程、数据库、人工智能等,都是系统分析师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
(3)计算机网络知识。系统分析师应熟练掌握通信技术、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Internet 与Intranet、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4)系统安全知识。系统分析师应熟练掌握通信与网络安全、安全管理的实施、应用和系统开发安全、安全架构和模型、计算机操作安全、业务安全、系统灾难的恢复、信息安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5)信息系统工程知识。系统分析师要掌握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知识, 能熟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
(6)数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系统分析师要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离散数学和运筹学等与信息系统工程关系最为密切的数学及相关学科知识。
(7)经济管理知识。系统分析师要掌握财务会计知识、管理会计知识和技术经济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信息系统建设中。
(1)人际沟通知识。系统分析师应该能够有效地和他人沟通,包括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决定系统成败的一个最大决定因素, 往往是沟通技能而不是技术技能。人际沟通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多数大学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例如,商务写作和技术写作、商务发言和技术讨论等。
(2)人际关系知识。由于系统分析师需要与系统开发中的其他人员交互,因此,需要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得系统分析师能够很好地和其他人员协调开展工作。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人际关系交流培训的课程,例如,团队合作、领导艺术、管理变化和冲突等来获得,有些大学也开设了类似的选修课。
(3)项目管理知识。系统分析师作为信息系统项目中的技术负责人,必须熟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包括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和相关工具。
(4)企业管理知识。系统分析师要对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管理和日常运作管理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以便制订企业信息化战略,建立企业业务模型,进行企业业务流程改进或重组。
(5)市场营销知识。根据工作性质不同,系统分析师有时候需要担任谈判者的角色,有时候需要从事“售前”的工作,这需要系统分析师具有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
系统分析师的业务知识情况极为复杂,它与系统分析师的个人专业出身和职业经历,以及供职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岗位职责等有关。例如,如果某系统分析师供职于保险公司,则他就应当掌握一定的保险业务知识。
对于供职于 IT企业的系统分析师而言,每次承接的项目可能面临不同的行业,因此,需要系统分析师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熟识用户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由外行迅速转变为“业内人士”。
系统分析师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软件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应具有优秀的业务能力,还应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人文修养是指人所具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坚韧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的形成、发展和提升过程,是人生阅历、生活经验、道德情操和人文知识的积淀、内化的结果。一个人的人文修养,是思想境界升华和科学文化滋养的综合发展过程,是知和行的统一。
(1)人格与道德规范
(2)遵守法律法规
(3)诚信道德修养
(4)职业道德修养
(5)健康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