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十五页,我们讲到十二因缘。
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世间的道理,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是一世生命的因果论。这个太狭隘,佛教是不这样讲。佛教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无量的,就像流水一样,你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它也一定会从现在流到未来。就好像有昨天的你,才有今天的你;今天的你,又会影响到明天的你。我们把昨天、今天跟明天这个因缘扩大,也就形成了前生、今生、来生。
也就是说,你今生的生命,包括外在的物质,包括内在的思想,是前生的你创造出来的。你前生打了很多妄想,可能打了布施的妄想,造了布施的善业,所以让你今生福报很大;但是你前生脾气很不好,今生看起来相对丑陋。你前生打很多很多复杂的妄想,就创造你今生复杂的人生。
当然我们对结果只有认命,“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佛教徒不要否定业力的存在,你要站在认命的角度来改造来生,因为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业力了。你抗拒,怨天尤人,可能把来生也破坏了。一个人不愿意接受今生,会把来生也赔掉了,因为你整天抱怨,于事无补,也浪费了时间。你倒不如心平气和地从逆境当中去积集资粮,去忏悔业障,去把握现在的因缘,创造来生。
所以你要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如果你还在跟命运抗拒,那你是非常不理智的,你在浪费时间。不管今生活得满不满意,我们应该概括承受,因为那是前生的你创造出来的。我们必须要去承当过去所做的行为跟思想。你承当,你认命,你的心才会静下来,去思考你未来要怎么做比较重要。
你从善业而来,不表示你就往善处而去,不一定。你前生表现好,不见得你今生就表现好。来生很多的变数,因为你今生有很多的选择,所以比今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争千秋争来世,因为今生短暂,而且今生你是没办法争的,那是既成的事实。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修行者,他会无条件的去接受今生的命运。“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但是我会把生命的精神放在创造未来,我怎么去面对今生的因缘,去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这个比较重要,规划来生比较重要。也就是说,生命是相续的,它是互相影响的。前生的你一定影响了今生的你,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创造来生的你。
从佛教的因缘观,你今生的因地去创造来生,这一块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你很认真地去看佛经,佛陀很少讲到怎么去改变今生,除非那个经典是很低层的经典。只要是中等以上方等时以后的,特别是越高阶的经典,佛陀都要把目标放在成佛,放在往生那种远大的目标,把心放在这里。你今生一点逆境算什么呢?那是一时就过去了,而且你也不能改变。我们不能在一个既成事实的地方浪费时间。
所以当我们的生命已经形成一个识,从无明缘行、行缘识,当这个识开始投胎的时候,你一生大方向的格局已经定案了,你很难改造了。
即便是一个阿罗汉,他跟众生没缘就没缘。诸位!你看禅宗很多的祖师开悟以后,他师父说,你不要出去度众生了,你度化众生讲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那个人是准备要关门的。因为你跟众生没结缘,不是你讲得不好,这个因缘前生就定了。所以说为什么我们要去放生、要广结善缘?就是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当这个识开始投胎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今生整个的格局,整个因缘变化,大方向已经定案了。当然你今生的努力,你注意身体,注意一些健康饮食,会有微调,有微细的调整,但是你身体的体质,人生的格局已经定案了,大方向的框框已经画出来了,你只能够微调,不能做大方向改变。你要改变,请你去改变来生,来生是一张白纸。在你死亡到来之前,你可以把它重新画,把过去全部重新洗掉重画,可以。
所以,当生命从识、名色到六入的时候,从业力的滋养,已经形成了你人生的格局,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跟外面接触。
四、触
我们再看,什么时候跟外面接触呢?我们看“触”。
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触”就是跟外面的一种觉受,感触,对外面认识的开始。我们从母胎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跟外境接触,生起一种直觉性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分别好坏苦乐的功能,这叫作不带名言。你只是直觉的感受到痛苦,你就会哭;你直觉感受到快乐,你就会笑。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不能对苦乐的所缘境产生分别。
这个“触”,在东西方的命理学是很重视这个触。就是你从母胎生出来,跟外面接触,叫见光,母胎本来是暗暗的嘛,那一刹那你接受到三个磁场的作用:第一个,地球的磁场;第二个,太阳的磁场;第三个,月亮的磁场,这就是阴阳的磁场。
你本身身体也是个磁场,三种磁场的角,它会形成一个角度,这个时候你一出来见光的时候,形成你出生的年月日时,在西方叫作星座,在中国叫作紫微斗数,八字。这个时候,你一旦接受到外面的磁场时,就形成你的性格,你的格局的大小,你跟六亲的关系,这个时候你人生大方向的格局定案了,跑不掉了。你一出来的时候,接触到了太阳月亮地球的磁场,它会形成一个角度,形成强大的磁场,你一出来见光的时候,你的整个色身的磁场跟它感应,形成你整个人生的命运出来。
当然那些所谓的命理学者,他不知道原因,他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他不知道过去的业力,他只知道结果就是这样。其实这个是跟过去的业力有关系的。
那么当我们跟外面接触的时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再往下看,“受”。
五、受
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其实这个“触”的时间是很短的,跟外境接触的是一刹那,马上产生一种“受”,就是种感受领纳,产生一种欢喜跟讨厌的情绪。我们对于所接触的环境——对于违背的环境会产生痛苦的感受;对于随顺我们心情的,会产生快乐的感受;对于中庸的境界,会产生不苦不乐的舍受。这个感受是直觉作用,它也不带名言,这个时候你心中还不能说话,还不能分别。
一般小孩子,就是还没成长的小孩子,他的受多,想蕴比较少,所以他造业力薄弱。但是现在小孩子从小看电视,接受很多资讯,例外。现在小孩子比较早熟。正常古时候的农村小孩,他的心都是直觉的感受,没有太多想法,这种人造业力薄弱,他造的业都不会很强。
你看为什么动物造业不能列入罪业计算?你看老虎把一个鹿吃掉,你们认为这是什么业?是罪业吗?不能讲罪业,它是无记业。如果老虎吃掉鹿是罪业,那糟糕了!这个老虎永远没办法超生,这就形成恶性循环了。它过去的业变成老虎,结果这个果报又让它造业,这就一因多果了,不合理。老虎所作的业,只是跟着业力走,它只是在酬偿过去的业力,它没有造新业的功能,因为它的“神识闇钝,犹如梦中”,梦中造的业是不能得果报的。
其实六道当中,只有人的业是最强,因为他的思考能力最强。一个众生会到地狱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在人的时候造的罪业,只有在人的时候会创造重大的罪业。一个人会到很深层的地狱,一定是在人的时候出状况;一个人会往生到净土去,也一定是他做人的时候修来的,没有其他情况,很少有例外!你说,欸,有些动物它往生了,特例!它的心识特别灵巧,这种是特例。
我们在生命当中,只要牵涉到重大的善业、重大的罪业,一定是在你做人的时候造的。其他的五道,要么神识闇钝,要么心识散乱。如诸天心识散乱,造的业都非常薄弱,只是在还债而已。
所以当“受”产生的时候,其实他没有什么造业能力。因为他直觉,他想吃什么,也没办法跟你沟通,他不高兴就哭;他欢喜就是笑,所以这个时候他没有造业能力的。
六、爱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有造业能力呢?他养成了思想了。我们看“爱”。这个人的性格开始生起了,他已经有造业的功能了。我们看“爱”。
爱以染着为义,由受而来。即于相续之三有自体,所取之三有境界,于乐爱合,于苦爱离,名爱。
这个“爱”其实也包括恨。他跟喜欢的境界叫爱,跟不喜欢的境界别离就是恨。其实就是一种想蕴,就是从感受提升到一种想法,当然他就会染着。染着什么呢?当然是感受给他的讯息。
我们的感受有六个门,我们跟外界有六根门头。你可能从眼睛这个门进来,你看到一个影像,这个影像它 pass 到你的心中,给你去打妄想;你听到一个音声,从耳根这个门进来的,有一个影像它也 pass 到你心中,形成你的妄想。所以你有六个门都打开的,它不断地接触很多的讯息。
但是有些讯息你是不在乎的,过了就算了;但是有些讯息你是很在乎的,因为跟你是似曾相识,你很熟悉的,这个就要注意了。就是你过去生特别喜欢这种影像,不管是来自于眼根给你的影像,或是耳根给你的影像等等。
这种影像它经过思想的时候,会有两个过程:第一个取相;第二个分别。感受是没有相状的,诸位!感受就是得到一个刺激,他可能会快乐,可能会痛苦,但是心中没有影像。你会打妄想,“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把它抓出来,一定有一个相状在里面,你才可能打妄想。没有相状,你打不了妄想,一定有个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眼根给你的,你看到一个东西;也可能是耳根给你的,当然也可能你自己想象出来的,你回忆过去,捏造一个影像出来也可能,或者你规划未来,打未来的妄想,也可能。总之你会打妄想,你心中一定有一个相状,你一定取相。
第二个,你开始对这个相状安立名言,你开始说话了。如果你喜欢它,你会安立好的名言,这个东西不错,这个豆浆很甜美,你开始安立好的名言。其实豆浆就豆浆,你自己给它画上彩色的,你自己把它安立名言的。所以豆浆在你生命当中就扮演一个你喜欢的角色;你讨厌一个人,就安立一个名言,这个人以后就扮演一个你讨厌的角色。其实角色都是你自己说出来的。
我们承受的业力,只是一个东西现出来,但是真正的好坏是你自己的名言思考,这个世界是你自己把它画出来的。如果说这个人障你的道,这个人是你的冤家,你这样想,他果然变成冤家,你信不信?你认为这个人是你的增上缘,是你的善知识,他果然变善知识。这一块,我们下一堂课的唯识学会详细地说明。
其实这个世界是一个名言安立的世界,是一个妄想的世界。其实外在的世界对我们影响是短暂的,不要再认为你业障太重,而是妄想太重。其实外境给你的刺激是短暂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你自己在打妄想。外境只给你第一个讯息而已,接下来就是你自己在想。你怎么想的,这个世界就开始变化了。
所以感受叫作唯识所现。从唯识的角度,它只是很诚实地把业力现出来。你过去有善业,它表现你如意的境界;你过去有罪业,它显现出痛苦的境界,如此而已。
到了“爱”,叫作唯识所变。从唯识所现就开始变了,风云变色了,你开始把它加上彩色了:这个东西我喜欢,那个东西我不喜欢。明显地安立一种对立的世界。
到了“取”更厉害,唯识所住——住在上面了,人生无解了,从此以后无解了,而且你的生命跑不掉了,你来生定局了。只要这个“取”你不改造,你大概来生要去哪里,今生已经定局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想法跟执着,你大概跑不掉了。
修福报是不能大方向改变生命的。诸位!我们知道,如果你要做人,你不改变你的思想,你就照你今生的标准,不要说往生净土,你要到天上去都不简单,都要改造思想。天是要有德行的,你要有慈悲喜舍广大的胸量才可以做天人的。那净土更是,你要跟弥陀“心与佛合,心与道合”,要顺从本愿,要发菩提心。所以到了佛教里面,只要比较高的水平,那就讲到心理素质了,不是讲业力的问题而已。
所以,我们从前面业力的显现——唯识所现到唯识所变,到唯识所住,这三个是关键,人生的转换在这三个。前面的果报是过去了,我们都不谈过去,你比较有福报,那是你的过去。我们佛教是争未来,当然我也随喜赞叹你的过去。但是你有一个美好的过去,不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过去不等于未来。
当是一个感受的时候,你感受的快乐痛苦,这不能怪你,要怪也就怪过去的你、前生的你。你对哪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特别有感受,你一定有业力。你觉得这句话听了很刺耳,你前生一定有诽谤别人的业力,一定有的。
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有道理的。如果你深通佛教的缘起,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出现的,绝不可能!如果你没有业力,这个东西你听到以后,你会等于没有听到一样,你都没有感觉,因为它没有夹杂业力。这句话对你来说,不管他骂你也好,赞叹你也好,你会一点感觉都没有。
只要会刺激你的感受的,一定有业力,事出必有因!但是这一块我建议你放下,不要跟过去的业力抗拒。我一再强调,站在认命的角度来改造命运,你跟过去抗拒,这叫作浪费时间。好好注意你的未来。所以我们在“受”的阶段这叫认命。
但是到了“爱”的时候你要注意了,你的想象很重要。所有经典的学习,就是改造你的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一种布施的思考模式,有东西尽量试着跟人家分享;养成一种持戒的思考模式。这个思考模式到了六波罗蜜,我们会详细说明。
为什么菩萨要历事炼心?因为要改造你的想象力。其实布施的本身重点不在帮助别人,叫作历事炼心。你必须透过布施的这个行为,你才会产生一种广大的胸量,这是佛陀的大智慧安排出来的善巧。所以改造你的思想很重要,因为这个是关键了!
当然净土宗就是两大思想:第一个,厌离娑婆;第二个,欣求极乐。这是你要建立的思想。首先你要想办法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第二个,你要想办法了解极乐世界。很多人对极乐世界是陌生的,这对你非常不利。我们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好乐,不可能!你没有去过澳洲,你很喜欢澳洲,不合理呀。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去想,你没办法建立一个坚定的思考。你一定要透过学习,你要说服自己一定要闻思。所以这个想象力,已经开始在引导你的未来了。注意!到这个“想”要注意了,它已经在牵动未来了,而不是在受果报而已。
这个“想”,当然受到业力的刺激,我们不能否定外在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所以你看菩萨戒里面警告菩萨,特别是属于那种生生世世在行菩萨道不到净土去的菩萨:你最好不要堕落到非常贫穷的地方去,尽量不要,你要修布施。因为什么?如果你生长的过程太过贫穷,你很难关心别人,这个是有关系的。你今生的痛苦太多,委屈太重,要你发慈悲心帮助别人,真的有困难,因为你的心中充满了埋怨。
所以菩萨不能堕入到贫穷的地方。你看《八大人觉经》,就是这个意思。菩萨要广施布施,因为适当的痛苦会引生你的出离心。但是过度的痛苦,会养成一种偏激的性格。所以我们也不能否定感受影响思想,这个也是有的,但是大部分就是透过教育来改变思想。
我们的思想有三种情况:第一个,继承过去。你过去喜欢布施,你今生还喜欢布施;第二个,环境的熏习。你从小成长的过程也会影响你的思想;第三个,你所接受的教育。比如佛法的教育,你接受小乘的思想,你就是喜欢出离心,不喜欢跟人家往来;你接受大乘的思想,你会站在大悲心菩提心的角度,你会更广结善缘。这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有关系。
总而言之,这个思想已经在影响我们的来生了。诸位!你遇到事情是怎么想的,很重要!要注意喔。这个叫作种性,其实你的性格已经影响种性了。这个思想已经不是果报了,它已经是一个因地了。
七、取
那么思想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看下一个“取”。
取是驰取追求,由爱而来。即由种种之执取,于是三业繁兴,而集成未来身心之苦,因名为取。
到思想的时候,人还没有定型,但是他长时间的思想数数现行,深生好乐,他自己会产生一个法执跟我执,他会认为:这个就是我的性格了,我就是这样子了。好,你的人生定局了,你的未来也定局了。
为什么我们修行一定要不断地忆念真如?一定要安住空性,思惟我们本来清净?要经常把生命归零?就是要把这种你形成的定型的性格把它洗掉。你本来是没有性格的,只是你忘掉而已。
诸位!你还记得吗?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从大乘的角度,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思想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你本来清净,你不就是离家出走太久了,跟乞丐在一起搞久了搞成这副德行!其实你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你本来就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你可以发菩提心、可以成佛的,你要有远大的志向。所以这个“取”,会让一个人定型。
这个“取”就是什么?我们看一下。
“取”就是开始追求了,一定要得到。它由不断的妄想而来的。这种执取就会造成一种坚定的、强烈的身口意的繁兴,你会很习惯地去对某一件事情产生数数现行,深生好乐,那么集成一种未来身心的痛苦,名之为“取”。
不是每一种业力都会得果报,不是你今生所做的业力都会影响你临命终,不是的。但是有一种业是会影响你临命终的,就是你不断地造作,而且你是用欢喜心造作。你每次造这个业的时候都非常欢喜,谁劝你都不听的,你的心就像石头一样坚固,这个就是已经落入“取”了。
这个只有大乘的空观有办法救你,因为你根本不想改变。你说:“我的个性就是这么回事,怎么改呢?”这就是“取”,这个时候,你来生的图画已经画出来了。当然可以改变,这个改变的部分我们待会儿会说明,有二乘的方法跟大乘的方法。
八、有
经过你的这种爱取——一种思想跟执着的结合,到最后变成一个结果“有”。什么叫“有”呢?就是一个强大的业力了。我们看看。
有是存在之意,谓由爱着驰取之不已,发为纵我、役物之行,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报,名有。
“有”就是存在,存在什么呢?存在一种强大的生死业力,可能是善业,也可能是罪业。它是怎么来的呢?由于爱取的数数造作,就产生一种放纵自我意识,去推动、去追求的行为,构成潜在的生死业力,那么他一定会招感来生的果报,名之为“有”。到“有”的时候就没救了,尤其是临终的时候。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业力有两种:一种业力是由爱取而来,你没有爱取,不能造业。如果说这件事情,是别人拿刀子架着:欸,你去干什么,你不做我就把你杀了。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发自于自己的爱取,不是发自于自己的心甘情愿,这个业就不能成立了,这是不增长业,因他是被强迫的。所有的业一定要你主动地去追求,这个业才算。
这个爱取造的业有两种情况:第一个,约平常。你平常喜欢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这个叫作发业,发动业力;第二个,约临终。你临终的时候起了一个爱取,叫作润生。一个是发业,发业的爱取;一个叫润生。因为临终你不可能造业了,你已经躺在床上,你怎么造业?但是它会滋润你的业力去得果报。它扮演一种滋润的角色——触动。
本来你造了很多善业的,结果你临终突然发脾气,糟糕了!你触动你过去的罪业了。你本来造很多罪业的,临终你却起了往生的善念,欸,触动了往生的善业,你运气好!当然也不是运气好,你一定有修行,否则你很难反转。所以说这个“有”,它可能是一个平常业力的累积,也可能是临终的触动,这两个都有。当然从这个地方来看,它偏重在临终这一块,因为他马上要得果报了。
所以这个“有”它本来是一种你内心深处的业,但这个业不能叫“有”,它还没有成熟;但是你临命终的时候,突然起一个念头去碰触到它,你临终的爱取去碰触到你阿赖耶识当中的某一群业力,让这个业力表现出来了,这个叫作“有”。临命终的时候,透过你的念头的刺激所浮现出来的业力,这个叫作“有”。那么这个人在临命终即将得果报了。
己三、未来因缘
我们看他后来会怎么样。到这个时候今生结束了,我们看他来生怎么回事,我们再往下看。
一、生
生是未来受生。即由能生身心之潜在业力,而于六趣及四生中受生,完成未来之新生命,名生。
那么由前面的爱取,去刺激到业力,创造了一个强大的临终的业力叫作“有”。这个“有”一旦形成的时候,如果你把业力刺激起来,你就很难往生了,助念也都没有用。往生的人不能让这个“有”出现,你只能够刺激净土的业力。你不能把三界的业力刺激起来再调伏它,你没这个本事,除非法身菩萨。往生是不能把“有”刺激起来,你不能触动十二因缘,你才可能往生。你触动了生死业力,你一定不是它的对手。不要高估了自己念佛的力量。
诸位!我讲实在话,你念佛的时间相对你过去造业的时间,是不成比例的。我们心中很多地雷,最好的方式是闪过地雷。你不能说:“欸,我把地雷碰触起来,我再戴那个防毒面具。”你干么把它触动,触动起来你就跑不掉了。临终的时候不能触动生死业力,这个我们到时候会有方法。
所以这个“有”是关键。往生的人在十二因缘里面,不能经过“有”这个阶段,不能经过“有”。他没有经过死亡,这个就是功夫。你怎么闪过“有”,是你成败的关键!你必须在没有触动生死业力之前把阿弥陀佛感应出来,只有这个原则而已。“是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时候不能触动“有”,触动“有”你就没办法,你就跟着跑掉了。那么怎么不去触动“有”,我们待会儿再解释。
我们先讲“生”。那么你一旦有“有”,你大概就跑不掉了。谁救你都没有用,因为你陷入了自己所构成的一种妄想执着当中,佛都救不了你。一个人要跳火坑,是谁都拉不住的。那么只好怎么办呢?只好去投胎了。这个时候,就有过去的业力,这个业力当然是经过爱取滋润过的强大的业力。在六道当中,如果你刺激的是善业,你就往善处跑;你刺激的是罪业,你就往恶道跑,那么完成新生命的开始名之为“生”。这是受生。
二、老、死
受生的结果是什么呢?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面临死亡。我们再往下看。
老死为身心演变之必然结果。未来之世,既然受生,则必有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而与之俱来。
一个人既然受生,他最后当然就是——不管他活得快乐,还是活得痛苦,他一定要面临死亡,当然就是产生了忧悲苦恼,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
这个就是我们过去生生世世所经历的阶段。我们不断在轮回当中,不断地历史重演。从过去的业力,刺激了今生的妄想执着;从今生的妄想执着,又带动下一个业再去得果报。
直到有一天我们遇到了佛法,伟大的佛陀出世了,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我们开始做出改变。
戊三、结示
这个十二因缘的改变,有两个关键:
小乘的学者从无明下手,修无我观。尤其是缘觉乘的人,他是利根人,直接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他先破无明。这等人一定要有禅定,而且他的无常无我的智慧特别高深,带一点出离心。
但是这一块就不简单,你挑战自我意识,那就不是一生一世,利根人需要四生,四生是你生生世世都不能退转,你也不能结婚,一结婚这就重新来过。四生都是修梵行,然后相续用功,智慧高超,把自我意识破掉,利根人四生证阿罗汉果;钝根的人六十小劫,那是很长的时间。
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一部分的概念。在声闻法当中,我们是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从净土宗,有三个东西是很重要的:受、爱、取。
净土宗的人,你看看祖师的建议,最好把果报放弃。前面的什么识、名色、六入、触这种现成的果报,不管你快乐也好,痛苦也好,你最好把它放下。福报大有时候变成障碍,但你要是放下,它就变成增上缘。
所以从净土宗的角度,先把前面的东西放下,专心处理三件事情:
第一个,你的感受。因为整个临终的时候,其实来自于你的爱、思想,你的思想是往哪里跑的。但这个思想一定受到感受的牵动、受到六根的牵动,才有这种想法。所以你到了晚年,尤其是五十岁以后,最好把你的六根慢慢收了,都摄六根。我们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你起码这个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了。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过佛法修学的。我告诉大家:日常生活给你的讯息,对往生都没有帮助,人我是非而已。
所以你最好是把六根这个门慢慢关掉,加上一个小窗户就好了。你不可能完全关掉,你还要工作的,是吧?还要面对你的定位吧?关得越小越好,没有必要的事情少管。这个就是先把感受收摄一下,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分心。生命有限,精神体力有限。
那么你把这个“受”一收摄,你的思想就单纯化了,你这个是源头嘛。所以为什么思惟苦谛,为什么观受是苦?就是用这个苦来刺激这个感受。你喜欢攀缘,你得到什么?无量劫来,我们的感受到处活动,我们得到什么?诸位!我们得到轮回的果报!我们真的快乐吗?未必!你的快乐来自于善业,不是来自于攀缘。该是你的快乐,你一点都不会少掉的。你说:“欸,我都摄六根,我福报这样大,我不是很吃亏吗?”不会的!你会有更殊胜的快乐,更精致的快乐。那个是不要透过感受的,是透过你心里的法喜。
所以净土宗,如果你有志于往生,到晚年你一定要把六根关掉,慢慢关掉。你不要再接触那外境的剌激了,不要再跟外界的业力接触了。因为业力给你的快乐让你贪爱,业力给你痛苦让你心理不平衡,对你都没有好处。你把六根关掉,业力对你冲击降到最低了,这是刚开始就从源头下手,把六根门头慢慢关掉。
第二个,调伏你的执着。因为你的思想问题不大,但是你思想跟执着结合,这就糟糕了!这一块从小乘的角度是把“取”完全断灭,他修无常观无我,把执着完全破坏掉了,破我执。大乘佛法不这样做,它是疏导,我们是把执着疏导成一种往生的愿力。这个水你弄得不好,叫作黄河泛滥成灾;你加以疏导,它是灌溉良田。
注意!大乘佛法是转识成智,它不堕断灭。你把你所有的执着都断掉了,没有错,你把生死业力的力量断掉了;但是你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叫作错损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没有了。大乘佛法是有所追求的——追求无上的菩提,追求西方的净土。所以你这个“取”是引导,透过你的思想去引导“取”,叫欣求极乐。
其实整个修行,在十二因缘当中只有三个重点:就是感受、思想跟执着。但这个思想是关键了!你透过思想向外调伏感受,透过你如理思惟的思想,去改变你的执着——从对娑婆世界的执着,改成对净土的执着。
净土宗的执着是好的执着。我们一般不叫执着,叫作“发愿”,其实就是执着,体性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不安立执着这个名称,叫作发起菩提心,发起往生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这个就是取,它本质就是取。
所以整个修行就是,如果就声闻法的角度来说,我们取思惟苦谛、调伏爱取这一块。所以人天乘是调伏罪业,让我们临终无障碍;声闻法——二乘法是调伏爱取,让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业力降到最低,让我们在临终时内心的干扰降到最低。你不能够把生死的业力刺激得很重,然后再跟它拼往生。你跟自己过不去,没有人这样做,而且你也拼不过它。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虽然心中有很多地雷,但他可以闪过地雷——我可以不碰触。我没办法把你对治,我闪过总可以吧?那怎么闪过地雷呢?就是不要刺激它。我们虽然在心中还有很多的罪业,还有生死业力没有得果报,你临终不要去碰触它,没有事的,到了净土再来处理这一块。
所以在整个二乘法当中,整个修行就只会归到两句话:一个思惟苦谛,收摄你的六根;一个就是调伏爱取,就做两件事情。
丁五、菩薩乘 分三:戊一、 总标六度所依。戊 二、别示六度行相。戊 三、结 叹 六度功德。
我们再讲菩萨乘这一小段。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此有二义,一者约自利而言,名“觉悟之有情”,谓菩萨于因地即能信解大乘教法,发广大菩提心,修行六度法门,上求三世诸佛之菩提正道。二者约利他而言,名“觉悟一切有情”,谓菩萨于因地觉悟后,更能依菩提心,修行六度法门,度化十方一切众生。
我们从前面的人天乘到二乘,现在牵涉到菩萨乘,就是我们的正修了,我们的主修课程。那么菩萨,它本来的印度话叫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单,就是抓两个字叫菩萨。
菩提萨埵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觉有情”。这个“觉有情”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约着成就自利来说,是觉悟的有情,已经觉悟的,他有这种智慧的观照。当然他的观照,菩萨不是观照业力,也不是观照妄想,他是观照真如——“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直接观到生命的原始点——本来面目,所以他彻底地觉悟,原来生命是可以重新改造的。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信解大乘教法,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修习六度,上求诸佛菩提正道。这是约着自利,他安住了空性以后,发了菩提心。
第二个,从成就利他的角度,他以大悲心跟善巧方便来觉悟一切有情。他因地觉悟以后,依止菩提心、六波罗蜜来度化一切众生。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从前面的人天、二乘,都偏重在破恶这一块,都在处理我们过去生留下的这些不良的后遗症,包括业力,包括心中的颠倒妄想。前面都是在处理过去的不好的东西。到了菩萨乘,你要干一点实事,要做事情了,不是断恶而已。
这个六度法门有两层意思,我们会看到,他从自利的角度也修六度,从利他的角度也修六度。是这样的:
如果你是一个圣位的菩萨,圣位的定义就是法身初地以上,六度法门以利他为主。所以你是以大悲心来引导你的智慧,来引导你的空正见,以大悲为上首。如果是初地菩萨,他是感情多于理智。他是以众生为考量,众生怎么样,我就陪你玩,我先跟你结缘。所以菩萨叫作普门示现。《法华经》最高级的智慧,就是普门示现。一个初地菩萨在六度法门,他是陪着众生玩。他没有说:“哎呀,不行,我八十八佛还没有拜。”没有这种事情。但这个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那么我们凡夫六度是干什么呢?我们凡夫的六度以自利为主,我们叫作借事修心——假借六度的相状来成就自己的波罗蜜。所以为什么说菩萨无有众生可度,因为他是借众生的相来修行。
所以这个六度的性质就是看你了:如果你水平是初地菩萨,那你这个六度叫作普门示现。你看看《法华经》,普门示现怎么做,你就照着做。如果你是凡位的菩萨,你没有资格普门示现,你只有借事修心。所以这六度有两种:一个是自利的六度;一个是利他的六度。
这个时候是广泛的。我们前面的人乘天乘调伏罪业,调伏颠倒妄想,都是在处理过去的问题,这个地方是在开创新的格局,你用新的格局来面对你的生命。
这个菩萨的六度,它是有依止的,有善根力的,我们下一堂课会讲到六度的依止。前面只是偏重调伏,思惟苦谛调伏爱取,把生死业力降到最低。到了菩萨道的时候,在调伏当中增加了两个力量——安住空性,不随妄转。安住力,还有引导力,把所有的修行导归净土,导归佛道。所以到了菩萨道的时候,整个善根具足了。他不是只有调伏,他把安住力跟引导力放进去了。
到了大乘佛法的时候,你的善根是完备了,不是只有对治而已。你开始在创造新的格局,叫作成就佛的菩萨种性,你开始把佛陀的种子种下去了,不是消极地调伏业力、消极地调伏爱取、消极地减少生死业力而已。你开始去买一个菩提树的种子种下去了,这个种子叫作三种功德力: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以三力来发动你的菩萨道;再以六度又增长你的三力,产生一个善的循环。
这个详细的六度,我们会看到,它是一个非常开阔的世界。我们从前面的一个保守的调伏罪业、调伏爱取提升到六波罗蜜,那么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
我们预定六度法门会有两次的教授,还有一次的研讨。研讨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解脱道跟菩萨道。有问题大家可以先汇集,我们先做一个选择。跟课程比较有关系的,比较一般性的,我们会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向下文长 付在来日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