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让我们来看看 git 的对象压缩机制,前面的几篇文章我们提到,在执行 git add 命令会会把文件先通过 zlib 压缩后放入到「暂存区」,我们先看看这个步骤:
我们这个实例中有一个 1.28m 的 index.js 文件:
初始化一个仓库,然后执行 git add . 命令把文件添加到「暂存区」,在 04-git 中的概念 文章里我们说过这个命令会生成一个「blob 对象」(也就是在一个 .git/objects 文件中生成一个经过 zlib 压缩的文件):
从上图可以看到 index.js 文件体积明显减少了很多,能帮我们节省磁盘空间,而通过 git cat-file <hashId> 就可以查看源文件。
我们先执行一下 commit,此时就会生成一个「tree 对象」和一个「commit 对象」,因为这两个文件存储的是索引,所以非常小。
如果我们稍微修改 index.js 文件中的几个字符在重新执行 git add . 命令看看会发生什么: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又多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文件,我们可以设想到如果我们的原始文件很大,或者执行了非常多次的 add、commit 命令,这个 objects 文件将变得非常大:
但是我们的「工作目录」才只有一个 1.28m 的文件,同时每次只是修改了几个字符,对比起来 .git 文件是不是太大了(上图只执行了4次的add、commit操作,当文件多了会更明显)。针对这个问题 Git 提供了一个命令: git gc,这个命令可以把 Git 对象进行压缩。
在经过 dalta 压缩后,GIt 对象(.git/objects文件中的文件)都会被删除,同时在 .git/objects/pack 文件夹中生成相应的压缩文件:
可以看到经过压缩后 .git/objects 文件夹体积又变小了,
.pack 文件体积较大,我们可以很明显猜到这就是存储我们文件的地方,而 .idx 文件储存的就是索引,因为 .git/objects 文件夹里的对象都清除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执行 git log 或者其他命令获取到对象相关的信息:
通过 cat-file 命令还是能查看到「commit 对象」、「tree 对象」、「blob 对象」:
通过这个 .idx 文件我们就能快速到找到 .pack 文件中对应的 commit 或者 blob的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 git verify-pack -v <fileName> 命令来查看压缩文件:
从上图可以看到,.pack 文件保存了之前 add、commit 生成的「commit 对象」、「tree 对象」、「blob 对象」。我们来重点看看标注的地方:
黄色框内的数字就是文件的大小及压缩等信息,红色线就是第一次add的生成的「blob 对象」,蓝色线就是之后3次 add 生成「blob 对象」,后面同时还带上了第一次add的生成的「blob 对象」,说明记录的只是文件的差异,因此在经过压缩后 .git/objects 文件大小会明显降低。
在传输过程中减少带宽,减少本地磁盘的占用空间。
我们在执行 push 的时候,推送的就是压缩的 pack 文件(减少带宽,较少上传时间),但是我们本地的仓库并没有被压缩:
我们来看一个更明显的例子,拉取 vue 的代码:
git clone git@github.com:vuejs/vue.git
可以看到有 62255 个对象,.git 文件大小为 31.51MB。
从 .git/objects 文件中也可以看到下载的对象都是经过压缩的。 Git 也提供了一个 unpack-objects 命令来帮助我们把对象解压出来。
不过我们不能直接把 .git/objects/pack 文件夹中的 .pack 文件进行解压,需要移动到其他文件夹中:
在上图中我们把 .pack 文件移动到 .git 目录下:
之后执行解压缩命令 git unpack-objects < .git\pack-6abcda5b8a6ba30f796c774e6177e10757ff9865.pack :
可以看到相比起压缩的 .pack 文件,解压出来的对象占用空间更大,如果我们 clone 仓库的时候,对象没有压缩,那么我们将耗费更多的带宽及下载时间。
我们在执行一些 Git 操作的时候,会生成一些「blob 对象」等,这些没有被引用的对象就是垃圾对象。
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重复修改一个文件,每次修改后都执行 add 命令添加到「暂存区」,之后执行 commit 保存版本,那么在期间生成的一些「blob 对象」没有被引用(只有最后一次 add 生成的「blob 对象」才被引用了),这些就是垃圾对象。前面说了如果这些文件非常大,那么就会导致 .git 文件变得非常大,因此清理垃圾对象非常重要。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示例,执行三次 add 命令和一次 commit,那么就会生成 5 个对象:
通过 cat-file 命令来看看「commit 对象」到底引用了哪些对象:
可以看 7a(「tree 对象」)、d8(「blob 对象」)、c8(「commit 对象」)都是存在引用的,8f、37 文件里的就是垃圾对象。
Git 也提供了一些命令来让我们查看未引用的对象:
git fsck --dangling 或者 git prune -n
git gc 在压缩对象的时候也会执行 git prune。
在执行 git gc 进行压缩后,可以看到 .pack 文件里实际只有三个对象,其余两个垃圾对象并没有被记录下来:
如果我们在分支上进行 add、commit 操作,之后把这个分支删除掉,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在分支上生成的这些对象都是垃圾,都是需要清除的,但是对于 Git 来说这些却不是垃圾对象,因为它会觉得我们可能会需要执行 checkout 命令把这些对象重新取出来。
比如我们新建一个 newBranch 分支,修改文件并执行 add 、commit,然后切换回 master 分支把这个分支删除掉:
可以看到我们执行 git prune -n 并没有提示有任何的垃圾对象,执行 git prune 删除也没反应。
其实通常我们是不需要删除这种对象的,除非我们非常确定这个对象该删除(存在一些秘密信息或者大量无用文件),那么我们可以执行一下命令:
git -c gc.reflogExpire=0 -c gc.reflogExpireUnreachable=0 -c gc.rerereresolved=0 -c gc.rerereunresolved=0 -c gc.pruneExpire=now g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