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卡名 | 掌握动态规划如何解题的 | 我会了?? |
内容 | 1.最少硬币数问题 | ?? |
2.最长连续递增子序列问题 | ?? | |
3.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 | ?? | |
4.最少完全平方数问题 | ?? | |
5.再论青蛙跳问题 | ?? | |
6.解法方法 | ?? | |
7.路径中的障碍物问题 | ?? | |
8.滚动数组处理技巧 | ?? |
本文我们就来盘点那些常见的动态规划问题,本章除了最后两个题,其他都使用一维数组就可以了,因此我们每道题都要先明白,这个基表arr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更新的:
本章,我们首先通过详细的过程一步步来分析最少硬币数的问题,仔细观察每一步都是在做什么。代码如何从比较low的样子优化到比较合理。从2.2开始我们的讲解会更加精简。
LeetCode322.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coins ,表示不同面额的硬币,以及一个整数 amount ,表示总金额。计算并返回可以凑成总金额所需的最少的硬币个数 。如果没有任何一种硬币组合能组成总金额,返回 -1 。你可以认为每种硬币的数量是无限的。
示例1:
输入:coins = [1, 2, 5], amount = 11
输出:3
解释:11 = 5 + 5 + 1
示例2:
输入:coins = [2,5, 7], amount = 27
输出:3
解释:21 = 7 + 7 + 7
画图分析
这个题,其实使用上一章的回溯法也能做,问题就是效率太低了。假如coins = [2,5, 7], amount = 27,在求解过程中,每个位置都可以从{2,5,7}中选择 ,因此可以逐步将所有情况枚举出来,然后再找到要求的最少硬币数,图示如下:?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发现f[20]等已经存在多次重复计算了,这就是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问题,效率低,所以可以使用动态规划来优化。
另外貌似贪心也可以,直觉告诉我们尽量使用大的,例如假如要求的是27,此时应该先连续用7 + 7+7=21,最后的6没法了就用2,则就是3个7加3个2,一共6个,但我们可以这么做7+5+5+5+5=27 ,使用5枚硬币就够了,这就是贪心的思路,但对于本题就是错误的。
使用动态规划能同时满足效率和准确性的最佳,自然地,我们设状态f(x)=最少用f(x)枚硬币能拼出x。对应到上面基表就表示最少用arr[i]个硬币能表示出i来。我们先看上面给的示例1的情况:
上面图中,索引表示的是amount,而每个位置表示就是最少需要arr[i]个硬币就能拼出来。但是有些场景下可能不能将所有位置都能拼接出来的,例如示例2中的:
?我们注意上面有些位是放的是M,表示的就是不能拼出来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以coins={2,5,7}来详细分析如何一步步实现DP。
第一步:确定状态和子问题
什么是状态?前面介绍过,解动态规划的时候需要一个数组,状态就是这个数组的每个元素f[i]表示什么。
DP从思想上看仍然是递归,我们要找到将问题范围缩小的递推表达式,也就是状态转移方程。对于大部分DP的题目,先看最后一步的情况更容易分析出来,所以我们的武功心法第一条是从后向前找递归。
这里的最后一步就是:虽然我们不知道最优策略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最后得到最优策略一定是K枚硬币,a1,a2,...ak,而且面值加起来是27,而除掉ak这枚硬币,前面硬币加起来就是27-ak。此时我们得到:
这里貌似我们还不知道ak是多少?但是那一枚一定是2,5,7中的一个。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能了。那我们最后到底要使用哪一个呢?很简单,就是选上面三种情况最小的那个,也就是:
f(n):n是我们是要拼的数,这里f(n) 表示拼成n所需的最少硬币数
f(27)= min{ f(25)+1,f(22)+1,f(20)+1}
f(27)= min{ f(25),f(22),f(20)}+1
f(n)=min{f(n-2),f(n-5),f(n-7)}+1
f(27)=min{f(27-2)+1,f(27-5)+1,f(27-7)+1}
在上面的过程中,我们不关心前面的K-1枚硬币是怎么拼出27-ak的,前K-1步可能有一种拼法,也可能有100种,甚至我们也没确定ak和k是啥,但是能确定的是前面一定拼出了27-ak,并且此时使用的硬币总数m=k-1枚一定是最少的,否则就不是最优策略,这里本题的一个核心, 也是不太好理解的地方。
到此,要处理的子问题就是”最少用多少枚硬币可以拼出27-ak,而原始问题是"最少用多少枚硬币拼出27"。这样,我们就将原问题转化成了一个子问题,而且规模更小27-ak。
而至于最后一个ak,我们就是简单枚举了一下,要么是2,要么是5,要么是7,这就是局部枚举。而且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不知道到底用哪一个,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最后一个肯定是从2,5,7中选了一个,所以只是得到这样一个壳子:
f(27)=min{f(25)+1,f(22)+1,f(20)+1}
那接下来要怎么办呢?很简单,就是根据递归的思想再去算f(25)、f(22)和f(20),例如计算f(20)就是:
f(20)=min{f(18)+1,f(15)+1,f(13)+1}
到这里仍然是不知道结果的,那就继续算,例如计算f(13)就是:
f(13)=min{f(11)+1,f(8)+1,f(6)+1}
到这里还是不知道结果,那就继续算,例如计算f(6)就是:
f(6)=min{f(4)+1,f(1)+1,f(-1)+1}
到这里很明显就非常容易计算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找递推要从右向左,而计算的时候要从左向后了。
当然这里很明显f(-1)不符合要求的,那就设置为正无穷就行了。f(1)=也是正无穷,而f(4)=2,所以f(6)=2+1=3,然后继续计算最大的,最后就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第二步:确定状态转移方程?
子问题确定之后,状态转移方程就很容易了,为了简化定义,我们设状态为f(x)=最少使用多少枚硬币拼出X。根据上面的分析,这里的ak,只能是2,5或者7。而我们要求的最少硬币数,就是求下面三个的最小值:
这个就是状态转移方程,在上一步我们已经分析出来了。
再往后,就是采用一样的套路将f(25)、f(22)和f(20)一起交给后续递归过程继续算。
第三步: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
很明显,本题的初始条件是: f[0]=0
对于上面的公式,有两个问题如果x-2,x-5,x-7,小于0怎么办?如果不能拼出x,就定义f[x]为正无穷,例如f[-1]=f[-2]=...=正无穷,表示拼不出1来。思考一下,这里为什么不能初始化为0?
当然这里有一点要注意,我们上面不可达用的是M,而不是Integer.MAX,因为这样的公式溢出了:
f(6)=min{2,Integer.MAX+1,Integer.MAX+1,}
我们可以使用amount来代替Integer.MAX
第四步:按顺序计算
开始执行上面的f[x]计算公式,f[x]=min{f[x-2]+1,f[x-5]+1,f[x-7]+1}
虽然推导我们是从后向前 ,但是计算我们一般是从前向后的,在第一步中已经解释过,我们的计算过程如下:
初始条件:f[0]=0
然后计算f[1],f[2],...f[27]
这样的好处是计算f[x]的时候,f[x-2],f[x-5],f[x-7]都已经计算到结果了,因此效率更高。
执行的结构图如下(f[x]表示最少用几个硬币和拼出X,无穷表示无法拼出):
现在请你思考一下这里的数字是怎么逐步计算出来的。这里其实每一步计算都是尝试3种硬币,一共27步,但是与递归相比,没有任何重复计算。因此算法时间复杂度为27*3。而递归的时间复杂度远远大于该数。
在这里每一步都尝试三种硬币,一共27步,对应的也就是一维数组的大小。
可以看到,与递归相比没有任何重复计算,因此效率更高。
第五步:代码实现?
经过上面的分析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实现上面的逻辑。根据上面f[x]的公式,我们可以写出第一版的代码:
//不能执行,仅仅做学习思考
int coinChange(int[] coins, int amount) {
int max = amount + 1; Interge.MAX
int[] dp = new int[amount + 1];
Arrays.fill(dp, max);
dp[0] = 0;
for (int i = 1; i <= amount; i++) {
if(check(i,coins)){
dp[i] = min(dp[i], dp[i - coins[0]] + 1,dp[i - coins[1]] + 1,dp[i - coins[2]] + 1);
}
}
return dp[amount] > amount ? -1 : dp[amount];
}
boolean check(int i,int []coins){
// 这里要保证if里使用的i - coins[j]等大于零
// 这里还要保证不越界,写起来比较复杂 ,我们理解功能即可
}
上面的min()方法我们暂时不实现,反正是从中找最小的那个。但这个代码不太优雅,dp的计算太长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调整一下:
//不能执行,仅仅做学习思考
public int coinChange(int[] coins, int amount) {
int max = amount + 1;
int[] dp = new int[amount + 1];
Arrays.fill(dp, max);
dp[0] = 0;
for (int i = 1; i <= amount; i++) {
if(check(i,coins) ){//简写
dp[i] = min(dp[i], dp[i - coins[0]] + 1);
dp[i] = min(dp[i], dp[i - coins[1]] + 1);
dp[i] = min(dp[i], dp[i - coins[2]] + 1);
}
}
return dp[amount] > amount ? -1 : dp[amount];
}
boolean check(int i,int []coins){
// 这里要保证if里使用的i - coins[j]等大于零
// 这里还要保证不越界,写起来比较复杂 ,我们理解功能即可
}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三次计算dp分别来处理coins[]数组的情况。但是这么写仍然不好,如果coins[]数组比较大,if判断就会非常长。怎么办呢?好办,加个循环来解决。
最终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coinChange(int[] coins, int M) {
int max = M + 1;
int[] dp = new int[M + 1];
Arrays.fill(dp, max);
dp[0] = 0;
for (int i = 1; i <= M; i++) {
for (int j = 0; j < coins.length; j++) {
if (coins[j] <= i) {
dp[i] = Math.min(dp[i], dp[i - coins[j]] + 1);
}
}
}
return dp[M] > M ? -1 : dp[M];
}
这就是本题最终的实现方法。
这里虽然是递归,但是是通过循环+数组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了消除冗余加速计算。?
总结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求最值型DP的步骤:
1.确定状态和子问题,从最后一步开始(最优策略中使用的最后一枚硬币ak)推导f(n)与子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其化成子问题(最少的硬币拼出更小的面值27-ak)。
2.通过状态,我们可以得到状态转移方程:f[x]=min{f[x-2]+1,f[x-5]+1,f[x-7]+1}
3.处理初始条件和边界情况。f[0]=0,其他的如果不能拼出来就标记为f[X]=正无穷。
4.从小到大开始计算。这里就是从f[0]、f[1]、f[2]..向后计算。?
LeetCode674.给定一个未经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到最长且连续递增的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
连续递增的子序列 可以由两个下标 l 和 r(l < r)确定,如果对于每个 l <= i < r,都有 nums[i] < nums[i + 1] ,那么子序列 [nums[l], nums[l + 1], ..., nums[r - 1], nums[r]] 就是连续递增子序列。
示例1:
输入:nums = [1,3,5,4,7]
输出:3
解释:最长连续递增序列是 [1,3,5], 长度为3。
尽管 [1,3,5,7]也是升序的子序列, 但它不是连续的,因为5和7在原数组里被4隔开。
对于本题,不用动态规划也可以解决,例如我们前面介绍的《滑动窗口》就可以。如果使用动态规划的话,我们仍然先手动画一下,看看数组变成什么样子:
?很明显就是从前向后累计一下,如果不再是递增了,就将f[x]设置为1,然后继续向前走。
这种问题也称为序列型动态规划,给定一个序列或者网格,需要找到序列中某个/些子序列或者网格中的某条路径,要求满足某种性质最大/最小,求计数或者判断存在性问题。?
第一步:确定状态和子问题?
分析最后一步,对于最优策略,一定有最后一个元素a[j]。我们先考虑简单情况:
因为是最优策略,那么它选中的以a[j-1]结尾的连续上升子序列一定是最长的。
这里我们也得到了子问题:求以a[j-1]结尾的最长连续上升子序列,而本来是求以a[j]结尾的最长连续上升子序列。
状态:设f[j]=以a[j]结尾的最长连续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则转移方程就是:
?注意上图中红色线前面的是表达式,后面是要满足的条件。
第二步:初始条件和边界
?情况2必须满足:j>0,即a[j]前面至少还有一个元素 并且a[j]>a[j-1]满足单调性。
第三步:按照顺序计算?
计算f[0],f[1],f[2],...,f[n-1]
和硬币组合题不一样的是,最终答案不一定是f[n-1],因为我们不知道最优策略中最后一个元素是哪个a[j]。所以答案是max{f[0],f[1],f[2],...,f[n-1]}。?
public int findLengthOfLCIS(int[] nums) {
int[] dp = new int[nums.length];
for (int i = 0; i < dp.length; i++) {
dp[i] = 1;
}
int res = 1;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 1; i++) {
if (nums[i + 1] > nums[i]) {
dp[i + 1] = dp[i] + 1;
}
res = res > dp[i + 1] ? res : dp[i + 1];
}
return res;
}
LeetCode300.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找到其中最长严格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子序列 是由数组派生而来的序列,删除(或不删除)数组中的元素而不改变其余元素的顺序。例如,[3,6,2,7] 是数组 [0,3,1,6,2,2,7] 的子序列。
示例1:
输入:nums = [10,9,2,5,3,7,101,1]
输出:4
解释:最长递增子序列是 [2,3,7,101],因此长度为4。
注意本题与上一题的区别就是没说一定是连续的,例如上面示例里2和7就不是连续的。本题该怎么做呢?我们还是先手动算一下看看:
我们看一下使用DP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状态
最后一步:对于最优的策略,一定有最后一个元素a[j]。
第一种情况:最优策略中最长上升子序列就是{a[j]},答案是1。
第二种情况:子序列长度大于1,那么最优策略中a[j]前一个元素是a[i],并且a[i]<a[j]?
?因为是最优策略,那么它选中的以a[i]结尾的上升子序列一定是最长的。
所以我们就得到子问题:因为不确定最优策略中a[j]前一个元素a[i]是哪一个,需要枚举每个i,求以a[j]结尾的最长上升子序列。化为子问题:i<j
状态:设f[j]=以a[j]结尾的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
?第三步:初始条件和边界情况
情况2必须满足:①i>=0;② a[j]>a[i],也就是满足单调性。
第四步:计算顺序
计算f[0]、f[1]、f[2]、....f[n-1],答案就是这些数中最大的那个。
本题的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O(n)。
public int lengthOfLIS(int[] A) {
int n = A.length;
if(n==0){
return 0;
}
int i,j,res=0;
int[] f = new int[n];
for(int j=0;j<n;j++){
f[j]=1;
for(int i=0;i<j;i++){
if(A[i]<A[j] && f[i]+1>f[j]){
f[j]=f[i]+1;
}
}
res=Math.max(res,f[j]);
}
return res;
}
LeetCode279.给你一个整数 n ,返回和为n的完全平方数的最少数量。
完全平方数 是一个整数,其值等于另一个整数的平方;换句话说,其值等于一个整数自乘的积。例如,1、4、9 和 16 都是完全平方数,而 3 和 11 不是。
示例1:
输入:n = 12
输出:3
解释:12 = 4 + 4 + 4
示例2:
输入:n = 13
输出:2
解释:13 = 4 + 9
4 + 9
4 4 4 1
4 4 1 1 1 1 1 1
4 1 1 1 1 1 1 1 1 1
这个题如果通过暴力来算,一定会超时,我们还是考虑如何通过DP来做。首先我们看一下手动画一下看看数组的变化:?
?第一步:确定状态
先看序列的最后一步:关注最优策略中最后一个完全平方数j^2,那么最后策略中n-j^2也一定被划分成最少的完全平方数之和。因此需要知道n-j^2最少被分成几个完全平方数之和,而原问题是求n最少被分成接完全而平方数之和,这就是子问题。
根据子问题,我们可以确定状态了:设f[i]表示i最少被分成几个完全平方数之和。
第二步:确定状态转移方程
设f[i]表示i最少被分成几个完全平方数之和。
第三步: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0被分成0个完全平方数之和。f[0]=0。
然后依次计算f[1],...,f[N]
答案就是f[N]。?
public int numSquares(int n) {
int[] f = new int[n+1];
f[0]=0;
for(int i=1;i<=n;i++){
f[i] = Integer.MAX_VALUE;
for(int j=1;j*j<=n;j++){
if(f[i-j*j]+1<f[i]){
f[i] = f[i-j*j]+1;
}
}
}
return f[n];
}
LeetCode55.跳跃游戏,给定一个非负整数数组 nums ,你最初位于数组的 第一个下标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你在该位part置可以跳跃的最大长度。判断你是否能够到达最后一个下标。
示例1:
输入:nums = [2,3,1,1,4]
输出:true
解释:可以先跳 1 步,从下标 0 到达下标 1, 然后再从下标 1 跳 3 步到达最后一个下标。
示例2:
输入:nums = [3,2,1,0,4]
输出:false
本题也是个典型的贪心问题,我们在贪心章节重点介绍过,我们现在从动态规划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
第一步:确定状态
最后一步:如果青蛙能跳到最后一块石头n-1,我们考虑它跳的最后一步,这一步是从石头i跳过来的,i<n-1。
这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青蛙可以跳到石头i;最后一步不超过跳跃的最大距离:n-1-i<ai;
第二步:确定状态转移方程
那么我们需要知道青蛙能不能跳到石头i(i<n-1),而原始问题是我们要求青蛙能不能跳到石头n-1,这就是子问题。
状态:设f[j]表示青蛙能不能跳到石头j(注意这里的f[j]是布尔类型)。因此可以确定状态转移方程了:
?这里使用or是因为只要存在一个就可以了。
第三步: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情况
设f[j]表示青蛙能不能跳到石头j。
初始条件:f[0]=true,因为青蛙一开始就在石头0。
第四步:按顺序计算
根据第二步中定义的f[j]和状态转移方程,并根据第三步的初始条件开始计算f[1],f[2],....f[n-1]。
f[n-1]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
public boolean canJump(int[] A) {
if(A==null || A.length==0){
return false;
}
int n = A.length;
boolean[] f = new boolean[n];
f[0] = true;
for(int j=1;i<n;j++){
f[j]=false;
for(int i=0;i<j;i++){
if(f[i] && (A[i]+i>=j)){
f[j]=true;
}
}
}
return f[n-1];
}
对于本题我们其实就是从i位置开始一直测试i+A[i]能不能到达A[n-1],因此本质上就是一个两次循环,因此时间复杂度是O(N^2),空间复杂度为O(N)。 ?
LeetCode91.解码方法:一条包含字母 A-Z 的消息通过以下映射进行了 编码 :
'A' -> "1"
'B' -> "2"
...
'Z' -> "26"
要解码已编码的消息,所有数字必须基于上述映射的方法,反向映射回字母(可能有多种方法)。例如,"11106" 可以映射为:
"AAJF" ,将消息分组为 (1 1 10 6)"KJF" ,将消息分组为 (11 10 6)注意,消息不能分组为 (1 11 06) ,因为 "06" 不能映射为 "F" ,这是由于 "6" 和 "06" 在映射中并不等价。
给你一个只含数字的非空字符串 s ,请计算并返回解码方法的总数 。?
示例1:
输入:s = "12"
输出:2
解释:它可以解码为 "AB"(1 2)或者 "L"(12)。
示例2:
输入:s = "226"
输出:3
解释:它可以解码为 "BZ" (2 26), "VF" (22 6), 或者 "BBF" (2 2 6)
示例3:
输入:s = "0"
输出:0
解释:没有字符映射到以 0 开头的数字。
含有 0 的有效映射是 'J' -> "10" 和 'T'-> "20" 。
由于没有字符,因此没有有效的方法对此进行解码,因为所有数字都需要映射。
本题第一感觉是个回溯问题,本题用回溯是可以的,问题仍然是容易超时,我们还是考虑一下DP怎么解决。
第一步:确定状态
解密成为字母串,最后一定有最后一个字母,A、B..或Z,这个字母加密时变成1、2、....、26.
所以最后一个字母要么单独用了,要么和前面一个一起使用,假如说单独使用,例如下面这样子:
假如此时有100中解密方式。而如果将最后两个一起使用,也就是下面这样子:
假如此时有50种方法,那么总共方法就是100+50=15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子问题:设数字串长度为N ,要求数字串前N个字符的解密方式数,此时需要知道数字串前面N-1和N-2字符的解密方式数。
所以本题的状态就是:设字符串S前i个数字解密成字母串有f[i]种方式。
第二步:确定状态转移方程
设数字S前i个数字解密成字母串有f[i]种方式,
第三步: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情况
初始条件f[0]=1,即空串有1种方式解密,解密成空串就行了。
边界情况:如果i=1,只看最后一个数字就行了。
第四步:按照顺序计算
f[0],f[1],f[2],....,f[N],答案就是f[N]
public static int numDecodings(String s) {
int n = s.length();
int[] f = new int[n + 1];
f[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s.charAt(i - 1) != '0') {
f[i] += f[i - 1];
}
if (i > 1 && (check(s, i))) {
f[i] += f[i - 2];
}
}
return f[n];
}
public static boolean check(String s, int i) {
if (s.charAt(i - 2) == '0') {
return false;
}
if ((s.charAt(i - 2) - '0') * 10 + (s.charAt(i - 1) - '0') > 26)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我们在上面路径部分介绍了多种路径的问题,但是本专题还有个重要的拓展问题,就是假如网格中存在障碍物该怎么办。我们这里补充一下。
本题是在leetcode 62题要求的基础上,如果中间某个位置存在障碍物,那一共有多少种路径。假如在上面的网格中存在一个障碍物,你该怎么处理呢?
示例1:
输入:obstacleGrid = [[0,0,0],[0,1,0],[0,0,0]]
输出:2
解释:
3x3 网格的正中间有一个障碍物。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一共有 2 条不同的路径:
1. 向右 -> 向右 -> 向下 -> 向下
2. 向下 -> 向下 -> 向右 -> 向右
?
这个处理方法不算复杂,假如没有障碍物的格子标记为0,有障碍物的标记为1,那么执行的时候如果当前位置dp[i][j]==1时,直接跳过就行了。这么写:
public int uniquePathsWithObstacles(int[][] obstacleGrid) {
int n = obstacleGrid.length, m = obstacleGrid[0].length;
int[] dp = new int[m];
dp[0] = obstacleGrid[0][0] == 0 ? 1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m; ++j) {
if (obstacleGrid[i][j] == 1) {
dp[j] = 0;
continue;
}
if (j - 1 >= 0 && obstacleGrid[i][j - 1] == 0) {
dp[j] += dp[j - 1];
}
}
}
return dp[m - 1];
}
如果面试直接考63题,估计我们会崩溃,但是如果我们先将62题研究清楚了,63题是不是就很简单了?
面试算法最喜欢的是换换条件不断折腾,那这里我们能否再当一次面试官,假如有k个障碍物,k<min(m,n),该怎处理呢?
其实,从代码的角度,我们什么都不用干,上面的代码就能执行,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传入进来的obstacleGrid数组包含多个元素1罢了,我们在双层循环里的这个判断足以处理。
if (obstacleGrid[i][j] == 1) {
dp[j] = 0;
continue;
}
这也是我们一直说的,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大量的问题。一个问题改改条件就能造出大量的题目,我们后面还会继续折腾!
我们前面介绍了很多滚动数组的问题,本小节通过杨辉三角再来学习一种使用滚动数组的技巧。
杨辉三角是一种很出名的三角形,它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是其二维矩阵中左上方和右上方的元素之和,是一种对称结构,如下所示:
在LeetCode中对应118和119两道题,不同之处,一个是打印整个三角形,第二个是只需要打印出最后一行就行了。我们现在重点研究一下只打印最后一行的情况。
显然这个用二维数组比较可行,为了方便实现我们将其结构可以稍作改变,也就是:
观察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结论:
1.每一行最右侧和最左侧都是1。
2.前两行都是1,从第三行才开始有累加的问题。也就是这里的2,之后每行的元素仍然满足是其左上角+右上角元素之和。
3.每一行的元素数量都与其行数一样,所以可以为第N行建立一个大小为N的数组。
此时就可以写出如下的代码:
public class Yanghu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确定一个有10个数组(元素为数组)的二维数组
int a[][] = new int[10][];
//取出a[0],a[1]......a[9]十个数组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为10个数组确定空间(元素数目)
a[i] = new int[i + 1];
//将所有数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元素赋值为1
a[i][0] = 1;
a[i][i] = 1;
}
//取出a[0],a[1]......a[9]十个数组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从第三个数组开始
if (i > 1) {
for (int j = 0; j < a.length; j++) {
//所有数组的第二个到倒数第二个元素,它们的值为前一个数组所对应的元素和前一个元素的和
//(a[2][1]=a[1][1]+a[1][0])
if (j > 0 && j < i) {
a[i][j] = a[i - 1][j] + a[i - 1][j - 1];
}
}
}
}
//通过下标访问数组的元素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i].length; j++) {
//这里使用print不进行自动换行,使用“\t”进行跳格(tab key即为空格键)
System.out.print(a[i][j] + "\t");
}
//这里每进行一次for循环,都将结果进行换行
System.out.println();
}
}
}
如果要得到最后一行,我们只要将二维数组的最后一行打印一下就可以了。
那如果要求只能使用O(n)空间实现,该怎么做呢? 很显然我们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滚动数组来做,但是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在二维数组的计算公式:
arr[i][j]=arr[i-1][j-1]+arr[i-1][j]
在计算dp[i]的时候,还需要上一轮的dp[i-1],但是这个值已经被覆盖了,如下图所示标记的几个位置以及后序位置都是这样子。
例如图中的“3”号位置,我们需要使用上一轮的2和当前位置1相加,可惜如果只使用一个dp[i]数组的时候,这里的2已经被覆盖成3了。后面标记的6和4等等都是类似的情况,因此仅仅靠一个一维数组无法解决问题。
那怎么办呢?简单!使用两个数组,也是O(n)空间,使用两个数组来轮流交换,其中黑色表示上一轮的结构。红色表示当前轮要更新的结果。从下面图示可以清楚看到如何执行的。
对于网格上的动态规划,如果f[i][j]只依赖与本行的f[i][x]与前一行的f[i-1][y]那么就可以采用滚动数组来节省空间
public List<Integer> getRow(int rowIndex) {
List<Integer> pre = new ArrayList<Integer>();
for (int i = 0; i <= rowIndex; ++i) {
List<Integer> cur = new ArrayList<Integer>();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j == 0 || j == i) {
cur.add(1);
} else {
cur.add(pre.get(j - 1) + pre.get(j));
}
}
pre = cur;
}
return pre;
}
这种通过两个数组来实现空间优化的技巧在一些DP问题中经常使用,这里请同学们务必理解清楚。
如果说这里就是让你使用一个一维数组来完成,该怎么做呢?其实非常简单,观察上面的图我们会发现,当前行第 i 项的计算只与上一行第 i?1 项及第 i 项有关。因此我们可以倒着计算当前行,这样计算到第 i 项时,第i?1 项仍然是上一行的值。
验证一下执行是否有问题
public class Yanghui {
public static List<Integer> generate(int rowIndex) {
List<Integer> row = new ArrayList<Integer>();
row.add(1);
for (int i = 1; i <= rowIndex; ++i) {
row.add(0);
for (int j = i; j > 0; --j) {
row.set(j, row.get(j) + row.get(j - 1));
}
}
return ro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Integer> yanghui = generate(6);
for (int i = 0; i < yanghui.size(); i++) {
System.out.print(yanghui.get(i) + " ");
}
}
}
输出结果为:
1 6 15 20 15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