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好。
研究发现,虽然在弱监督下微调的强大模型确实能超越其弱监督者的表现,但仅靠弱监督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强大模型的潜能。
弱到强的泛化:研究表明,强大的预训练模型通常能在弱监督下展现出超越弱监督者的能力。例如,当使用GPT-2级别的模型生成的标签对GPT-4模型进行微调时,GPT-4通常能比GPT-2表现得更好,展现了所谓的“弱到强的泛化”现象。
简单微调的局限性:仅使用弱监督对强大模型进行简单微调,并不能完全弥补强大模型的潜在能力与其在弱监督下的表现之间的差距。弱监督下微调的强模型与使用更准确的真实监督进行微调的强模型之间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改进技术:研究发现,一些简单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弱到强的泛化效果。例如,在对GPT-4进行GPT-2级别监督的微调时加入辅助置信度损失,可以恢复大部分性能差距。
情境限制:尽管有这些发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并不是在所有设置中都一样有效。特别是在奖励建模任务中,仍然存在未被解决的显著性能差距。
实证证据和未来方向:这些结果表明,虽然可以取得显著进展,但要完全利用弱监督下强大模型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对齐方法。未来研究需要发展更有效的模型对齐和监督方法。
总之,尽管弱模型监督可以提高更强大模型的表现并激发出部分能力,但单靠弱监督并不足以完全实现这些更强大模型的潜力。这项研究表明,需要持续开发更复杂的模型对齐和监督方法。
在“弱到强的泛化”研究中,主要的问题是:一个计算能力、知识或智能水平较低的监督者(弱者)能否有效地引导一个更强大的模型(强者)来实现其潜在的完整能力。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开发和部署超人类级别的智能系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系统的复杂性和能力可能远远超出人类的理解范围。
例如,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较弱模型(如GPT-2)生成的标签对较强模型(如GPT-4)进行微调,可以使GPT-4在某些任务上表现得比GPT-2更好,显示出弱到强的泛化现象。但这种泛化并不意味着强模型已经完全发挥了其所有潜能,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需要解决。
不完全是。在这里讨论的“弱到强的泛化”研究中,“通过较弱模型(如GPT-2)生成的标签”主要是与“更强大模型(如GPT-4)自身的能力”进行对比,而不是直接与“人类生成的标签”进行对比。这个研究的核心是探讨一个较弱的人工智能模型作为监督者时,它生成的标签能否有效地用于训练一个更强大的模型。
在这种情境下,弱模型(如GPT-2)生成的标签是基于其自身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产生的,这些标签可能不如更强大模型(如GPT-4)或人类能够生成的标签准确或全面。然而,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当这些“较弱”的标签被用来训练“较强”的模型时,后者是否能够超越这些标签的限制,展示出其更高级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这种研究对于理解人工智能模型的学习和泛化能力,以及如何在超出人类直接理解范围的任务中有效地部署和利用这些模型非常重要。
自己训练自己的下一代。就这样一环扣一扣,一层层传递,以小控制大。
人发布任务 ,给弱AI, 再传给强AI,更传给更强的AI,再向后传。
人就像控制木偶一样,控制弱AI(比如遥控器),由弱AI再控制强AI,再向后传。
仅通过简单的微调(naive finetuning),我们还远未能充分恢复强大模型的全部能力,这表明像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这样的技术可能难以有效扩展到超人类模型,除非进行进一步的工作。然而,研究发现,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从弱到强的泛化效果:例如,在使用GPT-2级别的监督者对GPT-4进行微调时,加入辅助置信度损失,我们可以恢复接近GPT-3.5级别的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上的表现。这些结果表明,今天在对齐超人类模型这一基本挑战上取得实证进展是可行的。
简而言之,虽然目前的方法还不能完全激发出超人类模型的全部潜力,但已经有一些有效的策略,如通过特定的微调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些模型的性能,这对于未来在超人类模型对齐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如何指导或对齐现代的模型,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核心方法是通过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我们通过强化那些人类评估员评价较高的行为,并对评价较差的行为进行惩罚。这种方法在人类评估员能够判断模型行为好坏的情况下非常有效,已成为训练现代语言模型助手(如ChatGPT)的核心部分。
这个问题涉及到当我们开发出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模型时,如何确保这些模型能够按照我们的意图和伦理标准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弱监督者”(例如普通人类或较不复杂的AI系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或预测这些高级AI模型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控制和引导这些超人类模型,确保它们的行为符合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成为了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