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架构”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词了。我们会对新员工培训整个系统的架构,参加架构设计评审,学习业界开源系统(例如MySQL和Hadoop)的架构,研究大公司的架构实现(例如微信架构和淘宝架构)……
虽然“架构”这个词很常见,但如果深究一下,“架构”到底是指什么,大部分人就搞不清楚了。例如以下这些问题,你能够准确地回答吗?
身为架构师,如果你连架构的定义都搞不清楚,那么无论是自己设计架构、给别人讲解架构,还是学习别人的架构,都会暴露问题,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张冠李戴。这无疑会成为你面试、晋升和带领团队工作时的绊脚石。
比如有些同学明明在系统架构上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但是在给晋升面试的评委讲解的时候,只会说“我们是微服务架构”,然后就不知道讲什么了。结果得到的评价大打折扣,晋升失败,非常可惜。
要想准确地理解架构的定义,关键就在于把三组容易混淆的概念梳理清楚:
我们先来看维基百科定义的“系统”
系统泛指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根据某种规则运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它的意思是“总体”“整体”或“联盟”。
提炼一下里面的关键内容。
再来看子系统的定义
子系统也是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所组成的系统,多半会是更大系统中的一部分。
其实,子系统的定义和系统定义是一样的,只是观察的角度有差异,一个系统可能是另外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按照这个定义,系统和子系统比较容易理解,我们以微信为例来做一个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一个系统的架构,只包括顶层这一个层级的架构,而不包括下属子系统层级的架构。所以微信架构,就是指微信系统这个层级的架构。当然,微信的子系统,比如支付系统,也有它自己的架构,同样只包括顶层。
模块和组件两个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混淆,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模块与组件的定义并不好理解,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区分。我们来看看这两者在维基百科上的定义:
软件模块(Module)是一套一致而互相有紧密关连的软件组织。它分别包含了程序和数据结构两部分。现代软件开发往往利用模块作为合成的单位。模块的接口表达了由该模块提供的功能和调用它时所需的元素。模块是可能分开被编写的单位。这使它们可再用和允许人员同时协作、编写及研究不同的模块。 软件组件定义为自包含的、可编程的、可重用的、与语言无关的软件单元,软件组件可以很容易被用于组装应用程序中。
可能你看完这两个定义后一头雾水,还是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模块和组件都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拆分系统而已。
从业务逻辑的角度来拆分系统后,得到的单元就是“模块”;
从物理部署的角度来拆分系统后,得到的单元就是“组件”。
划分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职责分离;划分组件的主要目的是单元复用。
其实,“组件”的英文Component也可翻译成中文的“零件”一词。“零件”更容易理解一些,它是一个物理的概念,并且具备“独立且可替换”的特点。
以一个最简单的网站系统来为例。假设我们要做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从逻辑的角度来拆分,可以分为“登录注册模块”“个人信息模块”和“个人成绩模块”;从物理的角度来拆分,可以拆分为Nginx、Web服务器和MySQL。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
如果你是业务系统的架构师,首先需要思考怎么从业务逻辑的角度把系统拆分成一个个模块角色,其次需要思考怎么从物理部署的角度把系统拆分成组件角色,例如选择MySQL作为存储系统。但是对于MySQL内部的体系架构(Parser、Optimizer、Caches&Buffers和Storage Engines等),你其实是可以不用关注的,也不需要在你的业务系统架构中展现这些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作为业务系统的架构师,需要考虑两方面的事情,一个是业务模块,另一个就是系统组件。
框架是和架构比较相似的概念,且两者有较强的关联关系,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概念有时我们容易分不清楚。参考维基百科上框架与架构的定义,我来解释两者的区别。
软件框架(Software framework)通常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个业界标准或完成特定基本任务的软件组件规范,也指为了实现某个软件组件规范时,提供规范所要求之基础功能的软件产品。
提炼一下其中关键部分:
软件架构指软件系统的“基础结构”,创造这些基础结构的准则,以及对这些结构的描述。
单纯从定义的角度来看,框架和架构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框架关注的是“规范”,架构关注的是“结构”。
框架的英文是Framework,架构的英文是Architecture,Spring MVC的英文文档标题就是“Web MVC framework”。
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经常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
究竟什么说法是对的,什么说法是错的呢?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隐藏于架构的定义中,关键就是“基础结构”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说是从什么角度来分解的。采用不同的角度或者维度,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其实我在“模块与组件”中的“学生管理系统”示例已经包含了这点。
从业务逻辑的角度分解,“学生管理系统”的架构是
从物理部署的角度分解,“学生管理系统”的架构是:
从开发规范的角度分解,“学生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标准的MVC框架来开发,因此架构又变成了MVC架构:
这些“架构”,都是“学生管理系统”正确的架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而已,这也是IBM的RUP将软件架构视图分为著名的“4+1视图”的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第三个问题了。
框架是一整套开发规范
架构是某一套开发规范下的具体落地方案,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协同起来完成功能的运作规则。
参考维基百科的定义,再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软件架构重新定义为:
软件架构指软件系统的顶层(Rank)结构,它定义了系统由哪些角色(Role)组成,角色之间的关系(Relation)和运作规则(Rule)。
因为这个定义中的4个关键词,都可以用R开头的英文单词来表示,分别是Rank、Role、Relation和Rule,所以我把定义简称为“4R架构定义”,每个R的详细解释如下。
第一个R,Rank。它是指软件架构是分层的,对应“系统”和“子系统”的分层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关注某一层的架构,最多展示相邻两层的架构,而不需要把每一层的架构全部糅杂在一起。无论是架构设计还是画架构图,都应该采取“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式。以微信为例,Rank的含义如下所示:
注:L0\L1\L2指层级,一个L0往下可以分解多个L1,一个L1可以往下分解多个L2,以此类推,一般建议不超过5层(L0~L4)。
第二个R,Role。它是指软件系统包含哪些角色,每个角色都会负责系统的一部分功能。架构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将系统拆分为多个角色。最常见的微服务拆分其实就是将整体复杂的业务系统按照业务领域的方式,拆分为多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就是系统的一个角色。
第三个R,Relation。它是指软件系统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对应到架构图中其实就是连接线,角色之间的关系不能乱连,任何关系最后都需要代码来实现,包括连接方式(HTTP、TCP、UDP和串口等)、数据协议(JSON、XML和二进制等)以及具体的接口等。
第四个R,Rule。它是指软件系统角色之间如何协作来完成系统功能。我们在前面解读什么是“系统”的时候提到过:系统能力不是个体能力之和,而是产生了新的能力。那么这个新能力具体如何完成的呢?具体哪些角色参与了这个新能力呢?这就是Rule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架构设计的时候,核心的业务场景都需要设计Rule。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方便理解,Rank、Role和Relation是通过系统架构图来展示的,而Rule是通过系统序列图(System Sequence Diagram)来展示的。
我们以一个简化的支付系统为例,支付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扫码支付”这个核心场景的系统序列图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