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定义变量,c1 = ‘可乐’,c2 = ‘牛奶’,通过Python代码把c1内容调整为牛奶,c2调整为可乐。
# 1、定义两个变量
c1 = '可乐'
c2 = '牛奶'
# 2、使用python将c1和c2的值进行交换(引入第三方变量,如temp)
# 第一步:首先把c2杯中的牛奶放入临时temp杯子中
temp = c2
# 第二步:把c1中值赋值给c2这个变量(相当于把c1中的可乐倒入c2中)
c2 = c1
# 第三步:把temp杯子中的牛奶倒入c1种
c1 = temp
print(f'1号杯中:{c1}')
print(f'2号杯中:{c2}')
Python:
name = input('请输入您要购买商品名称:')
id = input('请输入您要购买商品编号:')
price = input('请输入您要购买的商品价格:')
print(f'您购买了{name},商品编号为{id},商品价格为{price},欢迎下次光临!')
以上程序虽然可以按照上图完成程序的正常输出,但是遗留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价格price变量无法参与数学运算(如买了两个奥利奥,应该是18.5 * 2),原因在于input()方法返回的所有的结果都是str字符串类型。
怎么解决以上问题呢? 答:使用数据类型转换
函数 | 说明 |
---|---|
int(x [,base ]) | 将x转换为一个整数 |
float(x) | 将x转换为一个浮点数 |
complex(real [,imag ]) | 创建一个复数,real为实部,imag为虚部 |
str(x) | 将对象 x 转换为字符串 |
repr(x) | 将对象 x 转换为表达式字符串 |
eval(str) | 用来计算在字符串中的有效Python表达式,并返回一个对象 |
tuple(s) |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元组 |
list(s) | 将序列 s 转换为一个列表 |
chr(x)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Unicode字符 |
ord(x) | 将一个字符转换为它的ASCII整数值 |
hex(x)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十六进制字符串 |
oct(x)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八进制字符串 |
bin(x) | 将一个整数转换为一个二进制字符串 |
案例1:把用户输入的幸运数字,转换为整型
num = input('请输入您的幸运数字:')
print(type(num))
# 数据类型转换,把str字符串类型转换为int类型
print('-' * 20)
num = int(num)
print(type(num))
以上代码还可以简写为:
num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幸运数字:'))
print(type(num))
案例2:多种数据类型转换
# 1、整型转浮点类型 int => float
num1 = 10
print(float(num1))
print(type(float(num1)))
print('-' * 20)
# 2、浮点类型转换为整型 float => int,浮点转整型,其小数点后的数据会丢失!!!
num2 = 18.88
print(int(num2))
print('-' * 20)
# 3、把字符串类型转换为整型或浮点类型
str1 = '20'
str2 = '10.88'
print(type(int(str1)))
print(type(float(str2)))
案例3:eval()方法的使用,把字符串中的数字转换为原数据类型
price = input('请输入您购买商品的价格:')
print(eval(price))
print(type(eval(price)))
str1 = ‘10’ 经过eval(str1) 转换为int类型
str2 = ‘10.88’ 经过eval(str1) 转换为float类型
数据类型转换方法一共学了4个方法:
int() :转整型
float() :转浮点类型
str() :转字符串类型
eval() :把字符串转换为原数据类型
但是要特别注意:当float浮点类型转换为int整型时,其小数点后面的数据会丢失,一定要记住这个特性。
需求:用户手工输入梯形的上底、下底以及高,能直接通过Python打印出梯形的面积为多少。
所谓的算数运算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加减乘除等待。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加 | 1 + 1 输出结果为 2 |
- | 减 | 1 - 1 输出结果为 0 |
* | 乘 | 2 * 2 输出结果为 4 |
/ | 除 | 10 / 2 输出结果为 5 |
// | 整除 | 9 // 4 输出结果为 2 |
% | 取余(取模) | 9 % 4 输出结果为 1 |
** | 幂指数 | 2 ** 4 输出结果为 16,即2的4次方,2 * 2 * 2 * 2 |
() | 小括号 | 小括号用来提高运算优先级,即 (1 + 2) * 3 输出结果为 9 |
案例1:了解一下算术运算符
num1 = 10
num2 = 2
# 四则运算 + - * /
print(f'加:{num1 + num2}')
print(f'减:{num1 - num2}')
print(f'乘:{num1 * num2}')
print(f'除:{num1 / num2}')
案例2:和其他编程语言不太相同的几个算术运算符
num1 = 20
num2 = 6
num3 = 5
# 1、整除
print(f'整除:{num1 // num2}')
# 2、求余数
print(f'余数:{num1 % num2}')
# 3、幂指数
print(f'幂指数:{num2 ** 3}')
# 4、圆括号
print(f'优先级:{(num1 + num2) * num3}')
知识点:用户输入、数据类型转换以及算术运算符
a = float(input('请输入上底:'))
b = float(input('请输入下底:'))
h = float(input('请输入高:'))
s = (a + b) * h / 2
print(f'梯形的面积:{s}')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赋值 | 将=右侧的结果赋值给等号左侧的变量 |
案例1:把某个值赋值给某个变量
num = 10
案例2:多个变量同时进行赋值操作
n = 5
f = 10.88
s = 'hello world'
简写为:
n, f, s = 5, 10.88, 'hello world'
print(n)
print(f)
print(s)
案例3:多个变量赋予相同的值
a = 10
b = 10
简写为:
a = b = 10
复合赋值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结合 赋值运算符
复合赋值运算符的计算顺序 = 先执行算术运算符,执行完毕后,把结果在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案例:综合案例
i = 1
# 相加并赋值,先加1,然后把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i += 1
print(f'更新后,i的值为:{i}')
num1 = 9
# 取模并赋值,先求余数,然后在把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num1 %= 2
print(f'更新后,num1的值为:{num1}')
num2 = 2
# 幂指数并赋值,先求幂指数,然后把结果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num2 **= 3
print(f'更新后,num2的值为:{num2}')
特别注意:当我们使用比较运算符对两个变量进行比较时,其返回一个布尔类型的值。
案例:两个数大小的比较
num1 = 10
num2 = 20
print(num1 > num2) # False
print(num1 < num2) # True
print(num1 >= num2) # False
print(num1 <= num2) # True
print(num1 == num2) # False
print(num1 != num2) # True
练习题1:提示用户输入圆的半径,根据公式S = πr2求圆的面积
r = float(input('请输入要计算圆的半径:'))
PI = 3.14
s = PI * r ** 2
print(f'圆的面积为:{s}')
练习题2:赋值运算 => 输入身高,体重,求BMI =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height = float(input('请输入您的身高(m):'))
weight = float(input('请输入您的体重(kg):'))
bmi = weight / height ** 2
print(f'您的BMI值为{bmi}')
not就是取反,只有一个表达式
not 表达式
,如果表达式为True,则not以后就返回False。反之,则返回True。
讲个非诚勿扰的小故事:
① 女孩子要求比较高,要求男孩子必须要有房且有车
表达式1 and 表达式2
当表达式1为True且表达式2为True时,则整个表达式返回结果为True
当表达式1或表达式2中有一个表达式为假,则整个表达式返回结果为False
有房 and 有车 则 牵手成功
有房 and 没车 则 牵手失败
没房 and 有车 则 牵手失败
② 女孩子要求一般,要求男孩子有房或者有车即可
表达式1 or 表达式2
当表达式1为True或表达式2为True时,则整个表达式返回结果为True
当表达式1与表达式2都为False时,则整个表达式才会返回False
有房 or 有车 则 牵手成功
有房 or 没车 则 牵手成功
没房 or 有车 则 牵手成功
没房 or 没车 则 牵手失败
案例:
a = 1
b = 2
c = 3
print((a > b) and (b > c)) # False
print((a > b) or (b > c)) # False
print((a < b) or (b > c)) # True
print(not (a > b)) # True
print(3 and 4 and 5) # 5
print(5 and 6 or 7) # 6
4 > 3 and print('hello world') # 输出hello world
在逻辑运算中,不一定逻辑运算符的两边都是纯表达式。也可以是数值类型的数据。
Python把0、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 False,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 True,所以:
① 在计算 a and b 时,如果 a 是 False,则根据与运算法则,整个结果必定为 False,因此返回 a;如果 a 是 True,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与 b,因此返回 b。
print(3 and 4) # 4
print(0 and 1) # 0
② 在计算 a or b 时,如果 a 是 True,则根据或运算法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为 True,因此返回 a;如果 a 是 False,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于 b,因此返回 b。 所以Python解释器在做布尔运算时,只要能提前确定计算结果,它就不会往后算了,直接返回结果。
print(6 or 7) # 6
print(6 and 7 or 8) # 7
什么是运算符的优先级?其实我们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了,就是在一个表达式中,我们先算谁的问题。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个人建议:
① 不要把一个表达式写得过于复杂,如果一个表达式过于复杂,尝试把它拆分来书写
② 不要过于依赖运算符的优先级来控制表达式的执行顺序,这样可读性太差,应尽量使用( )来控制表达式的执行顺序
在日常开发中,只要有需要进行条件判断的语句基本上都是选择判断结构。
应用场景:
如果年龄大于等于18岁,则可以正常上网。
如果升级考试成绩大于60分,则可以顺利升级就业班。
Java:
if (条件判断) {
则执行某段代码...
}
但是Python中,不需要使用这么多复杂的符号,直接可以编写条件判断及执行某段代码
Python:
if 条件判断:
则执行某段代码...
print()
案例代码:
if True:
print('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1')
print('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2')
# 下方的代码没有缩进到if语句块,所以和if条件无关
print('我是无论条件是否成立都要执行的代码')
需求:定义一个变量age = 18,判断这个变量是否大于等于18岁,如果满足条件,则可以上网。
案例1:直接定义判断,进行条件判断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满足18岁要求,可以正常上网')
案例2:上网吧案例升级版
age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age >= 18:
print('满足18岁要求,可以正常上网')
if选择原理图:学编程除了会写代码还不行,还要回画图(流程图)
基本语法:
if 条件判断:
当条件判断为True时,则执行这个语句段
else:
当条件判断为False时,则执行这个语句段
案例3:上网吧案例升级升级版,引入else
age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age >= 18:
print('满足18岁要求,可以正常上网')
else:
print('不满足18岁要求,回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if…else…结构原理图:
如果条件1成立,则执行语句段1
如果条件2成立,则执行语句段2
…
当所有条件都不成立时,则执行else语句段中的内容
if 条件判断1:
如果此条件为True,则执行这个语句段
elif 条件判断2:
如果此条件为True,则执行这个语句段
elif ...:
...
else:
如果以上所有条件判断都不满足时,则执行这个语句段
案例:
① 中国合法工作年龄为18-60岁,即如果年龄小于18的情况为童工,不合法;
② 如果年龄在18-60岁之间为合法工龄;
③ 大于60岁为法定退休年龄。
# 定义一个变量,接收用户输入的年龄
age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age < 18:
print('你还是一个童工,回去好好学习')
elif age >= 18 and age <=60:
print('合法工龄,可以正常工作')
elif age > 60:
print('您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回家好好休息')
else:
print('信息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简写形式:
# 定义一个变量,接收用户输入的年龄
age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age < 18:
print('你还是一个童工,回去好好学习')
elif 18 <= age <= 60:
print('合法工龄,可以正常工作')
elif age > 60:
print('您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回家好好休息')
else:
print('信息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
if多重条件判断原理图:
基本语法:
if 外层条件判断:
# 如果条件为True,则执行以下语句段
if 内层条件判断:
# 如果内层条件为True,则执行以下语句段
else:
# 如果条件为False,则执行以下语句段
嵌套结构看起来异常复杂,但是我们在编写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先编写外层判断,所有语句编写完成后,在编写内层条件判断结构。
案例:外层条件①,是否有钱,有钱可以上车。内层条件 ② 判断是否有空座位,如果有,则可以坐下。
"""
根据条件(是否有钱)判断是否可以上车
money = 0 没钱
money = 1 有钱
"""
money = 1
seat = 0
if money == 1:
# 有钱,可以上车
print('有钱,可以上车')
# if嵌套(seat = 1代表有空座,seat = 0代表没有空座)
if seat == 1:
# 有座位,可以坐下
print('有座位,可以坐下')
else:
# 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回家了
print('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回家了')
else:
# 没钱,只能走路回家了
print('没钱,只能走路回家了')
参与游戏的角色有两个(玩家 与 电脑),玩家手工出拳,电脑随机出拳,根据石头剪刀布判断输赢。
玩家:player(玩家手工输入石头、剪刀、布)
电脑:computer(随机出拳)
输赢结果很重要,有三种情况:
① 玩家赢
☆ player:石头 赢 computer:剪刀
☆ palyer:剪刀 赢 computer:布
☆ player:布 赢 computer:石头
② 平局
只要player 与 computer出拳相等,就代表平局
③ 电脑赢
如果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则电脑获胜!
未知知识点:如何让计算机随机出拳 => 随机
确认:if…elif…else多条件分支结构
# 第一步:提示输入输入石头剪刀布,0-代表石头,1代表剪刀,2代表布
player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出拳0-代表石头,1代表剪刀,2代表布:'))
# 第二步:电脑随机出拳(后续解决)
computer = 1
# 第三步:根据用户以及计算机的出拳判断输赢
# 什么情况,玩家会赢
# player==0且computer==1 或 palyer==1且computer==2 或 player==2且computer==0
if (player == 0 and computer == 1) or (player == 1 and computer == 2) or (player==2 and computer == 0):
print('玩家获胜')
elif player == computer:
print('平局')
else:
print('电脑获胜')
遗留问题:计算机没办法随机出拳
Python语言非常的强大,强大之处就在于其拥有很多模块(module),这些模块中拥有很多别人已经开发好的代码,我们可以直接导入到我们的程序中即可使用。
① import导入模块
② 通过模块.方法()调用相关功能
随机出拳其实就是随机从0,1,2中选出一个数字
import random
# 调用内部封装的方法
computer = random.randint(0, 2)
改进猜拳代码:
import random
# 第一步:提示输入输入石头剪刀布,0-代表石头,1代表剪刀,2代表布
player = int(input('请输入您的出拳0-代表石头,1代表剪刀,2代表布:'))
# 第二步:电脑随机出拳(后续解决)
computer = random.randint(0, 2)
print(computer)
# 第三步:根据用户以及计算机的出拳判断输赢
# 什么情况,玩家会赢
# player==0且computer==1 或 palyer==1且computer==2 或 player==2且computer==0
if (player == 0 and computer == 1) or (player == 1 and computer == 2) or (player==2 and computer == 0):
print('玩家获胜')
elif player == computer:
print('平局')
else:
print('电脑获胜')
在Python中三目运算符也叫三元运算符,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简化if…else…语句。
if 条件判断:
# 语句段1
else:
# 语句段2
转换为三目运算符:
语句段1 if 条件判断 else 语句段2
需求:输入两个数值,返回最大值
num1 = 10
num2 = 20
if num1 > num2:
print(f'最大值为{num1}')
else:
print(f'最大值为{num2}')
简化:三目运算符
num1 = 10
num2 = 20
max = num1 if num1 > num2 else num2
print(f'最大值为{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