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Ctrl + Alt + Del组合键是否适用于Linux?
# 如何从一个桌面环境切换到另一个桌面环境,例如从KDE切换到Gnome?
# 当发出的命令与上次使用时产生的结果不同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 编写一个命令,查找扩展名为“c”的文件,并在其中出现字符串“apple”?
# 如何在启动Linux服务器的同时在后台运行Linux程序?
Linux是一种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最初是由Linus Torvalds引入的。它基于Linux内核,可以运行在由Intel,MIPS,HP,IBM,SPARC和Motorola制造的不同硬件平台上。Linux中另一个受欢迎的元素是它的吉祥物,一个名叫Tux的企鹅形象。
Unix最初是作为Bell Laboratories的专有操作系统开始的,后来产生了不同的商业版本。另一方面,Linux是免费的,开源的,旨在为大众提供非适当的操作系统。
BASH是Bourne Again SHell的缩写。它由Steve Bourne编写,作为原始Bourne Shell(由/ bin / sh表示)的替代品。它结合了原始版本的Bourne Shell的所有功能,以及其他功能,使其更容易使用。从那以后,它已被改编为运行Linux的大多数系统的默认shell。
Linux内核是一种低级系统软件,其主要作用是为用户管理硬件资源。它还用于为用户级交互提供界面。
LILO是Linux的引导加载程序。它主要用于将Linux操作系统加载到主内存中,以便它可以开始运行。
交换空间是Linux使用的一定空间,用于临时保存一些并发运行的程序。当RAM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容纳正在执行的所有程序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就像任何其他典型的操作系统一样,Linux拥有所有这些组件:内核,shell和GUI,系统实用程序和应用程序。Linux比其他操作系统更具优势的是每个方面都附带其他功能,所有代码都可以免费下载。
通常,一个桌面环境,如KDE或Gnome,足以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运行。尽管系统允许从一个环境切换到另一个环境,但这对用户来说都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有些程序在一个环境中工作而在另一个环境中无法工作,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选择使用哪个环境的一个因素。
BASH和DOS控制台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3个方面:
BASH命令区分大小写,而DOS命令则不区分; 在BASH下,/ character是目录分隔符,\作为转义字符。在DOS下,/用作命令参数分隔符,\是目录分隔符 DOS遵循命名文件中的约定,即8个字符的文件名后跟一个点,扩展名为3个字符。BASH没有遵循这样的惯例。
这种所谓的自由软件运动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可以自由地运行程序以及根据你的需要自由学习和修改程序。它还允许你将软件副本重新分发给其他人,以及自由改进软件并将其发布给公众。
root帐户就像一个系统管理员帐户,允许你完全控制系统。你可以在此处创建和维护用户帐户,为每个帐户分配不同的权限。每次安装Linux时都是默认帐户。
要打开默认shell(可以找到命令提示符的位置),请按Ctrl-Alt-F1。这将提供命令行界面(CLI),你可以根据需要从中运行命令。
在命令shell中,使用“concatenate”命令:cat / proc / meminfo获取内存使用信息。你应该看到一行开始像Mem:64655360等。这是Linux认为它可以使用的总内存。
你也可以使用命令
free - m
vmstat
top
htop
找到当前的内存使用情况
交换分区的首选大小是系统上可用物理内存量的两倍。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则最小大小应与安装的内存量相同。
符号链接的行为类似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这些链接指向程序,文件或目录。它还允许你即时访问它,而无需直接转到整个路径名。
是的,它确实。就像Windows一样,你可以使用此组合键来执行系统重启。一个区别是你不会收到任何确认消息,因此,立即重启。
在Windows下,你将并行端口称为LPT端口,而在Linux下,你将其称为/ dev / lp。因此,LPT1,LPT2和LPT3在Linux下称为/ dev / lp0,/ dev / lp1或/ dev / lp2。
在Linux中,每个驱动器和设备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软盘驱动器称为/ dev / fd0和/ dev / fd1。IDE / EIDE硬盘驱动器称为/ dev / hda,/ dev / hdb,/ dev / hdc等。
假设你是系统管理员或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则可以使用chmod命令授予权限。使用+符号添加权限或 - 符号拒绝权限,以及以下任何字母:u(用户),g(组),o(其他),a(所有),r(读取),w(写入)和x(执行)。例如,命令chmod go + rw FILE1.TXT授予对文件FILE1.TXT的读写访问权限,该文件分配给组和其他组。
串行端口标识为/ dev / ttyS0到/ dev / ttyS7。这些是Windows中COM1到COM8的等效名称。
Linux在驱动器标识符的末尾分配数字。例如,如果第一个IDE硬盘驱动器有三个主分区,则它们将命名/编号,/ dev / hda1,/ dev / hda2和/ dev / hda3。
硬链接直接指向磁盘上的物理文件,而不指向路径名。这意味着如果重命名或移动原始文件,链接将不会中断,因为链接是针对文件本身的,而不是文件所在的路径。
任何文件名最多可包含255个字符。此限制不包括路径名,因此整个路径名和文件名可能会超过255个字符。
通常,以点开头的文件名是隐藏文件。这些文件可以是包含重要数据或设置信息的配置文件。将这些文件设置为隐藏会使其不太可能被意外删除。
这可以作为最小化和最大化当前桌面上不同窗口的替代方案。当你可以打开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用虚拟桌面可以清除桌面。你可以简单地在虚拟桌面之间进行随机播放,而不是在每个程序中保持完整的程序,而不是最小化/恢复所有这些程序。
要在不同的虚拟桌面之间共享程序,请在程序窗口的左上角查找看起来像图钉的图标。按此按钮将“固定”该应用程序到位,使其显示在所有虚拟桌面上,位于屏幕上的相同位置。
此空目录名称用作Linux文件系统的无名基础。这用作所有其他目录,文件,驱动器和设备的附件。
pwd命令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命令的缩写。
PWD
/home/guru99/myDir
守护进程是提供基本操作系统下可能无法使用的多种功能的服务。其主要任务是监听服务请求,同时对这些请求采取行动。服务完成后,它将断开连接并等待进一步的请求。
假设你已安装这两个环境,只需从图形界面注销即可。然后在登录屏幕上,键入你的登录ID和密码,并选择要加载的会话类型。在你将其更改为其他选项之前,此选项将保持默认状态。
Linux下有3种权限:
当我们讨论区分大小写时,只有当每个字符按原样编码时,命令才被认为是相同的,包括小写和大写字母。这意味着CD,CD和Cd是三个不同的命令。使用大写字母输入命令,它应该是小写的,将产生不同的输出。
就在这里。称为文件名扩展的功能允许你使用TAB键执行此操作。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名为/ home / iceman / assignments目录的路径,则键入如下:/ ho [tab] / ice [tab] / assi [tab]。但是,这假设路径是唯一的,并且你正在使用的shell支持此功能。
重定向是将数据从一个输出定向到另一个输出的过程。它还可以用于将输出作为输入定向到另一个进程。
grep使用基于模式的搜索的搜索命令。它使用与命令行一起指定的选项和参数,并在搜索所需的文件输出时应用此模式。
从看似相同的命令获得不同结果的一个非常可能的原因与区分大小写问题有关。由于Linux区分大小写,因此先前使用的命令可能以与当前格式不同的格式输入。例如,要列出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应键入命令ls,而不是LS。如果没有存在该确切名称的程序,则键入LS将导致错误消息,或者如果存在名为LS的程序执行另一个功能,则可能产生不同的输出。
它包含本地安装的文件。此目录在文件存储在网络上的环境中很重要。具体来说,本地安装的文件将转至/ usr / local / bin,/ usr / local / lib等。此目录的另一个应用是它用于从源安装的软件包,或未正式随分发一起提供的软件。
系统中的每个进程都由唯一的进程ID或pid标识。使用kill命令后跟pid来终止该进程。
要立即终止所有进程,请使用kill 0。
通过在实际注释文本之前键入#符号来创建注释。这告诉shell完全忽略后面的内容。例如“#这只是shell将忽略的注释。”
你可以使用括号对命令进行分组。例如,如果要将当前日期和时间以及名为OUTPUT的文件的内容发送到名为MYDATES的第二个文件,可以按如下方式应用命令分组:(date cat OUTPUT)> MYDATES
你可以通过使用分号符号分隔每个命令或程序来组合多个命令。例如,你可以在单个条目中发出这样一系列命令:
ls –l cd .. ls –a MYWORK which is equivalent to 3 commands: ls -l cd.. ls -a MYWORK
**请注意,这将按指定的顺序依次执行。
find ./ -name "*.c" | xargs grep –i "apple"
ls -al * .txt
要为Git控制台着色,可以使用命令git config-global color.ui auto。在命令中,color.ui变量设置变量的默认值,例如color.diff和color.grep。
要在Linux中将一个文件附加到另一个文件,你可以使用命令cat file2 >> file 1. operator >>附加指定文件的输出或创建文件(如果未创建)。而另一个命令cat文件1文件2>文件3将两个或多个文件附加到一个文件。
要查找文件,你必须使用命令,查找。-name“process.txt”。它将查找名为process.txt的文件的当前目录。
要创建文件夹,你必须使用命令mkdir。它将是这样的:?$ mkdir Guru99
要查看文本文件,请使用命令cd转到文本文件所在的特定文件夹,然后键入less filename.txt。
要在Ubuntu上启用curl,首先安装libcurl,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sudo /etc/init .d / apache2 restart或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启用root日志记录的命令是
#sudo sh-c'echo“greater-show-manual-login = true”>> / etc / lightdm / lightdm.conf'
通过使用nohup。它将停止接收NOHUP信号的进程,从而终止它,你注销了调用的程序。并在后台运行该过程。
要在Linux中卸载库,可以使用命令
sudo apt-get remove library_name
在计算机技术中,虚拟化(Virtualization)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它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资源。
虚拟化的目的是为了在同一个主机上运行多个系统或应用,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并带来降低成本、方便管理和容错容灾等好处。
硬件虚拟化就是硬件物理平台本身提供了对特殊指令的截获和重定向的支持。支持虚拟化的硬件,也是一些基于硬件实现软件虚拟化技术的关键。在基于硬件实现软件虚拟化的技术中,在硬件是实现虚拟化的基础,硬件(主要是CPU)会为虚拟化软件提供支持,从而实现硬件资源的虚拟化。
软件虚拟化就是利用软件技术,在现有的物理平台上实现对物理平台访问的截获和模拟。在软件虚拟化技术中,有些技术不需要硬件支持,如:QEMU;而有些软件虚拟化技术,则依赖硬件支持,如:VMware、KVM。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它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安装了任何 Linux 发行版本的机器上。Docker基于LXC来实现类似VM的功能,可以在更有限的硬件资源上提供给用户更多的计算资源。与同VM等虚拟化的方式不同,LXC不属于全虚拟化、部分虚拟化或半虚拟化中的任何一个分类,而是一个操作系统级虚拟化。
Docker是直接运行在宿主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容器,使用沙箱机制完全虚拟出一个完整的操作,容器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从而让容器与宿主机之间、容器与容器之间隔离的更加彻底。每个容器会有自己的权限管理,独立的网络与存储栈,及自己的资源管理能,使同一台宿主机上可以友好的共存多个容器。
Docker借助Linux的内核特性,如:控制组(Control Group)、命名空间(Namespace)等,并直接调用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接口。从而降低每个容器的系统开销,并实现降低容器复杂度、启动快、资源占用小等特征。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与容器化技术(代表Docker)都是虚拟化技术,两者的区别在于虚拟化的程度不同。
Docker 使用客户端-服务器 (C/S) 架构模式,使用远程API来管理和创建Docker容器。
Docker 包括三个基本概念:
# 查找镜像
docker search mysql
# 拉取镜像
docker pull mysql
# 删除镜像
docker rmi hello-world
# 更新镜像
docker commit -m="update test" -a="pdai" 0a1556ca3c27 pdai/ubuntu:v1.0.1
# 生成镜像
docker build -t pdai/ubuntu:v2.0.1 .
# 镜像标签
docker tag a733d5a264b5 pdai/ubuntu:v3.0.1
# 镜像导出
docker save > pdai-ubuntu-v2.0.2.tar 57544a04cd1a
# 镜像导入
docker load < pdai-ubuntu-v2.0.2.tar
# 容器查看
docker ps -a
# 容器启动
docker run -it pdai/ubuntu:v2.0.1 /bin/bash
# 容器停止
docker stop f5332ebce695
# 容器再启动
docker start f5332ebce695
# 容器重启
docker restart f5332ebce695
# 容器导出
docker export f5332ebce695 > ubuntu-pdai-v2.tar
# 容器导入
docker import ubuntu-pdai-v2.tar pdai/ubuntu:v2.0.2
# 容器强制停止并删除
docker rm -f f5332ebce695
# 容器清理
docker container prune
# 容器别名操作
docker run -itd --name pdai-ubuntu-202 pdai/ubuntu:v2.0.2 /bin/bash
#例:实时查看docker容器名为user-uat的最后10行日志
docker logs -f -t --tail 10 user-uat
#例:查看指定时间后的日志,只显示最后100行:
docker logs -f -t --since="2018-02-08" --tail=100 user-uat
#例:查看最近30分钟的日志:
docker logs --since 30m user-uat
#例:查看某时间之后的日志:
docker logs -t --since="2018-02-08T13:23:37" user-uat
#例:查看某时间段日志:
docker logs -t --since="2018-02-08T13:23:37" --until "2018-02-09T12:23:37" user-uat
#例:将错误日志写入文件:
docker logs -f -t --since="2018-02-18" user-uat | grep error >> logs_error.txt
[root@pdai docker-test]# docker run -itd pdai/ubuntu:v2.0.1 /bin/bash
-it
可以连写的,表示 -i -t
-t
: 在新容器内指定一个伪终端或终端。-i
: 允许你对容器内的标准输入 (STDIN) 进行交互-d
: 后台模式docker attach
[root@pdai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f5332ebce695 pdai/ubuntu:v2.0.1 "/bin/bash" 38 minutes ago Up 2 seconds 22/tcp, 80/tcp jolly_kepler
[root@pdai ~]# docker attach f5332ebce695
root@f5332ebce695:/# echo 'pdai'
pdai
root@f5332ebce695:/# exit
exit
[root@pdai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看到没,使用docker attach
进入后,exit便容器也停止了。
docker exec
[root@pdai ~]# docker exec -it f5332ebce695 /bin/bash
Error response from daemon: Container f5332ebce69520fba353f035ccddd4bd42055fbd1e595f916ba7233e26476464 is not running
[root@pdai ~]# docker restart f5332ebce695
f5332ebce695
[root@pdai ~]# docker exec -it f5332ebce695 /bin/bash
root@f5332ebce695:/# exit
exit
[root@pdai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f5332ebce695 pdai/ubuntu:v2.0.1 "/bin/bash" 42 minutes ago Up 8 seconds 22/tcp, 80/tcp jolly_kepler
注意:
docker exec
,是让你看到docker exec
是在容器启动状态下用的,且注意下错误信息;docker exec
命令,因为此退出容器终端,不会导致容器的停止。CI的英文名称是Continuous Integration,中文翻译为:持续集成。
CI中,开发人员将会频繁地向主干提交代码,这些新提交的代码在最终合并到主干前,需要经过编译和自动化测试流进行验证。 持续集成(CI)是在源代码变更后自动检测、拉取、构建和(在大多数情况下)进行单元测试的过程。持续集成的目标是快速确保开发人员新提交的变更是好的,并且适合在代码库中进一步使用。CI的流程执行和理论实践让我们可以确定新代码和原有代码能否正确地集成在一起。
通俗点讲就是:通过持续集成, 开发人员能够在任何时候多次向仓库提交作品,而不是独立地开发每个功能模块并在开发周期结束时一一提交。这里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让开发人员更快更、频繁地做到这一点,从而降低集成的开销。 实际情况中,开发人员在集成时经常会发现新代码和已有代码存在冲突。 如果集成较早并更加频繁,那么冲突将更容易解决且执行成本更低。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权衡,这个流程不提供额外的质量保障。 事实上,许多组织发现这样的集成方式开销更大,因为它们依赖人工确保新代码不会引起新的 bug 或者破坏现有代码。 为了减少集成期间的摩擦,持续集成依赖于测试套件和自动化测试。 然而,要认识到自动化测试和持续测试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很重要。
CI 的目标是将集成简化成一个简单、易于重复的日常开发任务, 这样有助于降低总体的构建成本并在开发周期的早期发现缺陷。 要想有效地使用 CI 必须转变开发团队的习惯,要鼓励频繁迭代构建, 并且在发现 bug 的早期积极解决。
这里的CD可对应多个英文名称,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和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上面是持续交付和持续部署。
持续交付(CD)实际上是 CI 的扩展,其中软件交付流程进一步自动化,以便随时轻松地部署到生成环境中。 成熟的持续交付方案也展示了一个始终可部署的代码库。使用 CD 后,软件发布将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紧张感的例行事件。 开发团队可以在日常开发的任何时间进行产品级的发布,而不需要详细的发布方案或者特殊的后期测试。
完成 CI 中构建及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自动化流程后,持续交付可自动将已验证的代码发布到存储库。为了实现高效的持续交付流程,务必要确保 CI 已内置于开发管道。持续交付的目标是拥有一个可随时部署到生产环境的代码库。
在持续交付中,每个阶段(从代码更改的合并,到生产就绪型构建版本的交付)都涉及测试自动化和代码发布自动化。在流程结束时,运维团队可以快速、轻松地将应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或发布给最终使用的用户。
CD 集中依赖于部署流水线,团队通过流水线自动化测试和部署过程。此流水线是一个自动化系统, 可以针对构建执行一组渐进的测试套件。CD 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并且在一些云计算环境中也易于配置。在流水线的每个阶段,如果构建无法通过关键测试会向团队发出警报。否则,将继续进入下一个测试, 并在连续通过测试后自动进入下一个阶段。流水线的最后一个部分会将构建部署到和生产环境等效的环境中。 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因为构建、部署和环境都是一起执行和测试的,它能让构建在实际的生产环境可部署和可验证。
持续部署扩展了持续交付,以便软件构建在通过所有测试时自动部署。在这样的流程中, 不需要人为决定何时及如何投入生产环境。CI/CD 系统的最后一步将在构建后的组件/包退出流水线时自动部署。 此类自动部署可以配置为快速向客户分发组件、功能模块或修复补丁,并准确说明当前提供的内容。采用持续部署的组织可以将新功能快速传递给用户,得到用户对于新版本的快速反馈,并且可以迅速处理任何明显的缺陷。 用户对无用或者误解需求的功能的快速反馈有助于团队规划投入,避免将精力集中于不容易产生回报的地方。
随着 DevOps 的发展,新的用来实现 CI/CD 流水线的自动化工具也在不断涌现。这些工具通常能与各种开发工具配合, 包括像 GitHub 这样的代码仓库和 Jira 这样的 bug 跟踪工具。此外,随着 SaaS 这种交付方式变得更受欢迎, 许多工具都可以在现代开发人员运行应用程序的云环境中运行,例如 GCP 和 AWS。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CI/CD管道(Pipeline)来说,最后的阶段是持续部署。作为持续交付——自动将生产就绪型构建版本发布到代码存储库——的延伸,持续部署可以自动将应用发布到生产环境。
CI / CD管道是与自动化工具和改进的工作流程集成的部署管道。 如果执行得当,它将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错误,并增强整个SDLC的反馈循环,使团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交付较小的发行版。
典型的CI / CD管道必须包括以下阶段:
DevOps是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应用开发、应用运维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以期打破传统开发和运营之间的壁垒和鸿沟。
由于必须回滚/撤消对所有用户的部署可能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情况(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用户的感知),已经有许多技术允许“尝试”部署新功能并在发现问题时轻松“撤消”它们。这些包括:
在这种部署软件的方法中,维护了两个相同的主机环境 —— 一个“蓝色” 和一个“绿色”。(颜色并不重要,仅作为标识。)对应来说,其中一个是“生产环境”,另一个是“预发布环境”。
在这些实例的前面是调度系统,它们充当产品或应用程序的客户“网关”。通过将调度系统指向蓝色或绿色实例,可以将客户流量引流到期望的部署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切换指向哪个部署实例(蓝色或绿色)对用户来说是快速,简单和透明的。
当新版本准备好进行测试时,可以将其部署到非生产环境中。在经过测试和批准后,可以更改调度系统设置以将传入的线上流量指向它(因此它将成为新的生产站点)。现在,曾作为生产环境实例可供下一次候选发布使用。
同理,如果在最新部署中发现问题并且之前的生产实例仍然可用,则简单的更改可以将客户流量引流回到之前的生产实例 —— 有效地将问题实例“下线”并且回滚到以前的版本。然后有问题的新实例可以在其它区域中修复。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蓝/绿发布切换整个部署可能不可行或不是期望的那样。另一种方法是为金丝雀测试/部署。在这种模型中,一部分客户流量被重新引流到新的版本部署中。例如,新版本的搜索服务可以与当前服务的生产版本一起部署。然后,可以将 10% 的搜索查询引流到新版本,以在生产环境中对其进行测试。
如果服务那些流量的新版本没问题,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的流量会被逐渐引流过去。如果仍然没有问题出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对新版本增量部署,直到 100% 的流量都调度到新版本。这有效地“更替”了以前版本的服务,并让新版本对所有客户生效。
对于可能需要轻松关掉的新功能(如果发现问题),开发人员可以添加功能开关。这是代码中的 if-then 软件功能开关,仅在设置数据值时才激活新代码。此数据值可以是全局可访问的位置,部署的应用程序将检查该位置是否应执行新代码。如果设置了数据值,则执行代码;如果没有,则不执行。
这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远程“终止开关”,以便在部署到生产环境后发现问题时关闭新功能。
在暗箱发布中,代码被逐步测试/部署到生产环境中,但是用户不会看到更改(因此名称中有暗箱一词)。例如,在生产版本中,网页查询的某些部分可能会重定向到查询新数据源的服务。开发人员可收集此信息进行分析,而不会将有关接口,事务或结果的任何信息暴露给用户。
这个想法是想获取候选版本在生产环境负载下如何执行的真实信息,而不会影响用户或改变他们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调度更多负载,直到遇到问题或认为新功能已准备好供所有人使用。实际上功能开关标志可用于这种暗箱发布机制。
持续测试是一个过程,它将自动化测试作为软件交付通道中内嵌的一部分,以尽快获得软件发布后业务风险的反馈。
持续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的侧重点?
为什么我们需要持续测试?
今天,整个行业的变化要求测试更多,同时使自动化测试更难实现(至少使用传统工具和方法):
既然软件是业务的主要接口,那么应用程序故障就是业务失败, 如果它影响用户体验,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故障也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与应用相关的风险已成为即使是非技术性商业领袖的主要关注点。
监控的目标?
具体而言?
1、硬件监控 通过SNMP来进行路由器交换机的监控(这些可以跟一些厂商沟通来了解如何做)、服务器的温度以及其它,可以通过IPMI来实现。当然如果没有硬件全都是云,直接跳过这一步骤。
2、系统监控 如CPU的负载,上下文切换、内存使用率、磁盘读写、磁盘使用率、磁盘inode使用率。当然这些都是需要配置触发器,因为默认太低会频繁报警。
3、服务监控 比如公司用的LNMP架构,Nginx自带Status模块、PHP也有相关的Status、MySQL的话可以通过Percona官方工具来进行监控。Redis这些通过自身的info获取信息进行过滤等。方法都类似。要么服务自带。要么通过脚本来实现想监控的内容,以及报警和图形功能。
4、网络监控 如果是云主机又不是跨机房,那么可以选择不监控网络。当然你说我们是跨机房以及如何如何,推荐使用smokeping来做网络相关的监控,或者直接交给你们的网络工程师来做,因为术业有专攻。
5、安全监控 如果是云主机可以考虑使用自带的安全防护。当然也可以使用iptables。如果是硬件,那么推荐使用硬件防火墙。使用云可以购买防DDOS,避免出现故障导致down机一天。如果是系统,那么权限、密码、备份、恢复等基础方案要做好。Web同时也可以使用Nginx+Lua来实现一个Web层面的防火墙。当然也可以使用集成好的OpenResty。
6、Web监控 Web监控的话题其实还是很多。比如可以使用自带的Web监控来监控页面相关的延迟、js响应时间、下载时间、等等。这里我推荐使用专业的商业软件监控宝或听云来实现。毕竟人家全国各地都有机房(如果本身是多机房那就另说了)。
7、日志监控 如果是Web的话可以使用监控Nginx的50x、40x的错误日志,PHP的ERROR日志。其实这些需求无非是,收集、存储、查询、展示,我们其实可以使用开源的ELKStack来实现。Logstash(收集)、Elasticsearch(存储+搜索)、Kibana(展示)。
8、业务监控 上面做了那么多,其实最终还是保证业务的运行。这样我们做的监控才有意义。所以业务层面这块的监控需要和开发以及总监开会讨论,监控比较重要的业务指标,(需要开会确认)然后通过简单的脚本就可以实现,最后设置触发器即可 。
9、流量分析 平时我们分析日志都是拿awk sed xxx一堆工具来实现。这样对我们统计IP、PV、UV不是很方便。那么可以使用百度统计、Google统计、商业,让开发嵌入代码即可。为了避免隐私也可以使用Piwik来做相关的流量分析。
10、可视化 通过Screen以及引入一些第三方的库来美化界面,同时我们也需要知道,订单量突然增加、突然减少。或者说突然来了一大波流量,这流量从哪儿来,是不是推广了,还是被攻击了。可以结合监控平来梳理各个系统之间的业务关系。
11、自动化监控 如上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当然不能是一台一台的来加key实现。可以通过Zabbix的主动模式以及被动模式来实现。当然最好还是通过API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