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目录
第一次系统架构视图正式出现,是1995年Philippe在IEEE发表论文《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并演变为RUP 4+1系统架构视图方法。下图是论文原图对4+1的阐释。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这5种视图来表达【软件架构是什么】。
论文原图
Philippe的4+1,分别为逻辑视图、开发视图、处理视图、物理视图及场景视图。
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示软件系统的设计。眼耳鼻舌身意,感知世界也总要分那么多的类型。
每个分类和具体的应用,可以看下涛哥的?架构蓝图--软件架构的“4+1”视图模型 - 知乎
毕竟是95年提出的概念,4+1视图很多方面并不能适应现代的软件工程了。
????????描述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业务功能,重点在于业务逻辑。类似于4+1视图中的场景视图。但其组织形式和美观程度不是用例图可以提供的。
????????类似与4+1中的【逻辑视图】。客户端和前端的领域逻辑架构。
? ? ?后端的逻辑架构,又叫后端架构、技术架构。
【个人理解】:系统架构个人认为应该包含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来表示软件系统提供什么样的业务能力、解决方案,同时这个系统的子模块、子系统的组成。让技术人员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认知。
? ? ?描述后端系统由哪些应用组成。有点类似开发视图。应用架构有时和系统架构等价的。但如果软件系统更大更复杂, 系统架构则看起来需要使用业务架构+应用架构等多个来组成。
? ? ?描述后端系统具体如何部署。对应4+1视图的物理视图。
组成角色 Role、角色关系 Relation
动态架构图 需要用系统序列图表示。(时序图)
参考引用
Kruchten P. Architectural Blueprints—The “4+ 1” View Model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1995[J]. IEE Software, 2005,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