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基础知识 | 编辑的能力要求与编辑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5日

本期笔记根据圣才电子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整理。


编辑

最早出现的编辑活动是书籍编辑活动。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报纸、期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文化产品相继出现,编辑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活动的不断普及,编辑活动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出版物的编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由此派生出了“编辑”一词的其他一些用法,如

  • 指称从事编辑活动的职业、岗位、人员,以及这类人员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 其他专业性的编辑活动,如影视编辑、网络编辑等,与出版物编辑的含义基本相同,只是具体的编辑手段、编辑方式有所区别。
  • 日常生活中的编辑活动不是专业性的编辑活动,是专业性编辑活动的普及和延伸,泛指一切对已有作品的加工整理活动。

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
(1)编辑工作对出版工作的全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由出版工作特有的性质、特点和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所决定的。出版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编辑工作来实现的。
(2)编辑工作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在出版过程的矛盾运动中,编辑工作常常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出版全过程发生影响,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是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复制和发行效果的因素。当然,出版物的复制和发行对编辑工作具有反作用。
(3)编辑工作对出版单位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出版单位经营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出版物是否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能否创造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出版单位竞争力的提高在根本上取决于编辑工作的持续努力和不断创新

🐋🐋🐋🐋🐋🐋🐋🐋🐋🐋🐋🐋🐋🐋🐋🐋🐋🐋

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官是我国历史上有案可稽的早期编辑活动的开创者和推动者。

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

从编辑工作的整体来说,其基本功能包括

  • 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
  • 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引导功能;
  • 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既有原创的成分,又有再创的成分,主要表现有

  • 设计、策划精神文化产品的选题,开拓和发展精神文化生产的新空间;
  • 设计、组织文化精品的生产或精神文化重点工程的实施;
  • 选择、优化精神文化作品,或把优秀的作品组合起来,创造精神文化作品的整体效应;
  • 协调和促进精神文化产品的总体发展,参与精神文化生产的宏观调控。

编辑创造与其他精神文化创造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包含编辑人员独自的创新,又存在一定的依附性。

在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精神生产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中介

  • 作者创作的作品,只有经过编辑人员的选择、加工,才能进入物质生产过程,转化成为出版物。
  • 出版物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编辑工作是联系作者和消费者的中介。
  • 编辑工作发挥的中介作用,能使作者的创作与消费者的需要相适应,能保证精神文化生产与精神文化消费达到平衡和协调。

🐋🐋🐋🐋🐋🐋🐋🐋🐋🐋🐋🐋🐋🐋🐋🐋🐋🐋

  • 作为一项社会文化工作,编辑工作具有文化工作共有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等特点。
  • 作为一种社会专门职业,编辑工作又具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包括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等。

编辑人员的七个能力

编辑人员不能作为合作作者参与作品创作,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也没有专门的专业规范。

编辑人员要做好编辑工作,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七个方面的能力。

不包括技术开发能力

政治认知能力

要求编辑人员对于政治形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思想动向有较高的认识和辨析能力,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关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能比较熟悉和准确把握,并能在工作实践中坚决认真贯彻执行。

策划能力

编辑的策划能力主要体现在选题策划方面。编辑策划以选题策划为主,也包括市场营销策划、出版单位形象宣传策划等。

如创办于1917年的出版机构世界书局,为了引起人们关注,创办人沈知方将发行所房屋漆成夸张的红色,对外以“红屋”称名,果然经营得红红火火,跃居当时全国第三大书局。这就属于出版单位形象宣传策划。

编辑的策划能力,反映了编辑对出版工作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成功的策划有助于出版物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出版单位竞争实力的增强。

编辑策划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

  • 是否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
  • 能否别出心裁,富有创新意识。
  • 是否熟悉出版实务,懂得经济核算。
  • 是否了解消费者,把握出版物市场变化趋势。

语言文字能力

编辑工作也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是当好编辑的基本条件之一。

编辑要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建立自己的职业优势,熟练、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

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 规范能力
    • 规范能力是指敏锐辨别语言文字应用中常见差错的能力。
  • 加工能力
    • 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越强,加工稿件的水平就越高。
    • 作者写稿,作品中难免会出现用字、用词、用语、造句、修不规范的现象,或者标点符号、量和单位、数字形式等使用有误的情况。编辑要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建立和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比作者更熟悉相关语言文字规范,能在加工整理稿件时把不规范之处一一改正。
    • 加工能力虽然也体现为对稿件中一些具体差错的纠正,但更重要的是优化稿件的表达效果,如合理调整语序和节奏,保持语言风格和文体风格的统一,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以及避免可能产生的义现象,等等。有些编辑的加工能力不到位,往往以错改错,甚至改正为误,犯了编辑工作的大忌,有的还因此而铸成大错。这些都是应该引以为戒的。
  • 写作能力
    • 编辑不能代替作者写作,但写作能力同样也是编辑的基本功。编辑写作能力的强或弱,往往决定着他编辑加工整理水平的高或低,以及在作者面前发言权的大或小。凡是写作能力强的编辑,加工整理稿件往往能恰到好处,从而很快取得作者的信任;否则,就容易被作者轻视,有的作者甚至会因对编辑的能力不满意而把稿件撤回。
    • 编辑工作业务常常要求编辑写作一些文字,如选题报告、审稿意见(审读报告)、约稿信、退修信、出版说明、出版物评论、书刊辅文(图书内容提要的撰写、期刊编者按的撰写、书刊评论),等等。
      • 一般不包括图书正文的改编、序言写作

不要求编辑人员是语言文字学研究专家。

社会活动能力

编辑必须有甘于寂寞、埋首案头的工作精神,同时又必须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编辑要善于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聚会和讨论,尤其要创造条件接近消费者,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

判断能力

编辑工作包含一连串的判断过程。对每一份稿件,编辑都要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以一定的标准衡量,分析判断其是否可以出版。这种判断能力是学识、经验、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

信息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表现为具有必要的信息观念,并能及时把握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细的分析和利用。编辑被称为“信息加工工程师”,就是指与信息的关系特别密切。

审美能力

编辑应具备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使出版物具备应有的美感。这里所说的编辑,不仅指美术编辑,也包括非美术编辑。

编辑的责任

政治责任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物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编辑在工作中必须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的一致。

社会责任

出版物的使用价值可能对社会的思想意识产生积极或是消极的不同影响,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把关责任

编辑人员需要把好方向关、保密关、质量关。

  • 把好方向关。
    • 出版什么作品,不出版什么作品,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谨慎加以选择,凡是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作品,一定不能放行。
  • 把好保密关。
    • 编辑对于稿件中涉及国家事务重大决策、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等方面的内容,编辑应该注意分析其是否属于需要保密的范围,如果对涉密界限不清或无法自行判断,必须及时提请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或报请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 把好质量关。

宣传引导责任

编辑人员应该对消费者的阅读热点和欣赏趣味,进行必要的引导。

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的关系,是经常影响编辑工作进程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做好编辑工作、提高出版物质量,编辑人员要做好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作者工作

其中,作者工作对于开发作者资源和提高出版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编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者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 发现作者
  • 选择作者
  • 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
  • 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
  • 为作者服务
  • 维护作者权益。

其中,为作者服务大多是围绕作品的构思、修改、出版进行的。如向作者反映读者需求和同类出版物的出版情况,为作者提供参考资料,帮助作者解决创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为作者拾遗补缺,等等。

读者工作

读者工作是编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读者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进行读者调查。
    • 出版物是否适合读者需要,会不会受到读者欢迎,这与编辑人员是否了解读者有直接关系。
  • 为读者服务。
    • 为读者服务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出版物促销的重要方式。把出版物介绍给读者,帮助读者了解出版物的内容和价值,为读者提供信息和方便条件,是编辑人员应尽的责任。
  • 处理读者来信。
    • 编辑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对待读者来信。凡是需要直接答复读者的问题都要认真答复。编辑对读者负有宣传引导责任。

编辑学研究

最早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中国开始的。据现有资料,1949年在广州出版的李次民所著《编辑学》,是世界上最早以“编辑学”命名的专著。
出版学要从整体上研究各类出版活动的共性和规律,必然要涉及众多的学科,必须借助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与编辑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有:出版学、逻辑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献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编辑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其包括

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编辑人员的兴趣爱好。

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

编辑活动是从事出版物生产的精神生产劳动。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起点和中心环节,对于保证出版物的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因此,编辑学必须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以深刻了解它的本质。

研究编辑活动的任务及其实现手段

(1)从宏观而言,编辑活动是出版活动的中心环节,因而出版活动的任务也主要就是编辑活动的任务。
(2)从微观而言,编辑活动承担策划选题,组织作者创作,审读作品以作出选择,对选定的已有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等任务。
(3)编辑学不仅要研究编辑活动所承担的任务,而且要研究用怎样的措施、方法来完成编辑活动的任务,尤其要研究作为编辑活动主体的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成才规律及其工作特点和规律。

编辑学尤其要研究作为编辑活动主体的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成才规律及其工作特点和规律。

研究编辑活动的作用

(1)编辑学在研究社会如何制约编辑活动的同时,又要研究编辑活动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
(2)编辑学还要研究编辑活动在出版活动内部的作用,特别是它与复制活动、发行活动的相互作用。

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

研究和把握编辑活动的规律,是编辑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深入研究编辑活动的历史与现状,并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编辑活动进行比较,从而揭示编辑活动的规律。

编辑学的学科内容

从编辑学的发展历史看,一般编辑学主要以研究图书编辑活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并同时吸纳了有关其他编辑活动研究的共性内容,其学科内容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编辑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开发

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编辑学研究要求在认清编辑活动与其他活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并正确阐明编辑活动的社会性质与编辑活动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过程

编辑学通过对编辑过程各个环节的分析研究,揭示编辑过程各环节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使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在理性总结的基础上得到科学的规范。

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贯穿于编辑过程的始终,是各种编辑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矛盾,是推进编辑活动的重要动力。

编辑活动的创造性及其特点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既与其他创造性劳动有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研究编辑活动创造性的共性和个性,从理论上指导编辑人员有效地提高创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是编辑学的重要内容。
一些出色的出版单位和编辑人员在不断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辑风格。研究编辑风格的形成,能有力地推进关于编辑创造性的研究。

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编辑活动离不开编辑人才的培养、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编辑人员管理机制的改善。为此,除了加强业务培训以外,还应该加强对编辑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44250700/article/details/135148810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