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入门介绍(二)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2日

目录


微服务架构原则

????????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微服务应该只关注一个业务功能,实现单一的职责。这样可以提高微服务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2. 松耦合原则:微服务之间应该尽量减少依赖和关联,通过接口进行通信。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一个微服务的改动而导致其他微服务的修改。

3. 分布式自治原则:每个微服务都应该是独立的自治实体,有自己的数据库和业务逻辑。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容错性。

4. 可替代性原则:微服务应该可以被替换或者升级,但是对其他微服务和整个系统的影响要尽量减少。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5. 垂直划分原则:将系统按照业务功能进行垂直划分,每个微服务负责一个明确的业务功能。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高开发和部署的效率。

6. 服务自治原则:每个微服务都应该有自己的团队负责开发和维护,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这样可以提高团队的独立性和效率。

7. 服务编排原则: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应该通过服务编排进行管理,而不是直接进行点对点的通信。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观测性和监控性。

8. 水平扩展原则:微服务应该可以水平扩展,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服务实例的数量。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9. 设计优先原则:微服务的设计应该优先考虑业务需求和系统的可维护性,而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工程和浪费资源。

????????总之,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旨在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伸缩性和灵活性,同时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度。

微服务相关术语

????????以下是与微服务相关的一些常见术语:

  1. 微服务(Microservices):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微小的、独立部署的服务。
  2. 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每个微服务只关注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遵循单一职责原则。
  3. 服务拆分(Service Decomposition):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微服务的过程。
  4. 服务注册与发现(Service Registration and Discovery):微服务之间通过注册中心进行通信,服务提供者将自己的信息注册到注册中心,服务消费者从注册中心获取服务提供者信息。
  5. 服务间通信(Inter-Service Communication):微服务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RESTful API、消息队列等。
  6. 弹性设计(Resilience Design):微服务需要具备弹性,能够在面对故障、负载增加等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
  7. 弹性计算(Elastic Computing):一种自动伸缩的资源管理方式,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
  8. 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将每个微服务打包成独立的容器,
  9. 自动化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实现微服务的快速、可靠的部署。一种软件开发实践,通过自动化流程将代码部署到生产环境,以提高交付速度和减少错误。
  10. 异步通信(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微服务之间通过消息队列等方式进行异步通信,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11. 服务监控与管理(Servic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实时监控微服务的状态、性能和可用性,以及进行故障排查和容量规划等管理任务。
  1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一种机制,用于分发网络流量到多个服务实例,以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13. 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一种系统设计原则,旨在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可用。
  14. 容器化(Containerization):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打包为可执行的镜像,以便跨环境部署和运行。
  15.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一种基础设施层,提供了对微服务之间通信、安全性、监控和可观察性的细粒度控制。
  16. API网关(API Gateway):一种中间件,用于管理和路由对微服务的所有请求,提供安全性、性能和可伸缩性的增强。
  17.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一种架构模式,基于事件的发布和订阅机制,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和可扩展性。
  18. 分布式事务(Distributed Transaction):一种处理跨多个服务的事务一致性的机制,确保在失败或异常情况下数据的一致性。
  19. 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一种合同,定义了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之间关于服务质量的约定。
  20. 日志聚合(Log Aggregation):一种机制,将分布式系统中的日志收集和集中存储,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分析。

Java 搭建一个微服务

????????要在Java中搭建一个微服务,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选择一个适合的Java开发框架,如Spring Boot或Micronaut。这些框架提供了快速构建和部署微服务所需的功能和工具。

2. 在项目中设置和配置框架。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并将所选框架的依赖项添加到项目的构建文件中(如Maven、Gradle)。

3. 定义微服务的接口和功能。确定您的微服务需要提供的API和功能。使用框架提供的注解和工具来定义和实现这些接口和功能。

4. 配置微服务的路由和端点。使用框架提供的路由器配置和管理HTTP请求的路由规则,以及设置微服务的入口点和终端。

5. 实现微服务的业务逻辑。编写代码以实现微服务的业务逻辑,包括与数据库、外部服务的集成和处理业务规则。

6. 配置微服务的数据存储和持久化。使用框架提供的数据库集成工具或ORM框架,配置和管理微服务的数据存储和持久化。

7. 配置微服务的安全性。使用框架提供的安全性功能,配置和管理微服务的身份验证、授权和其他安全性措施。

8. 运行和测试微服务。使用框架提供的运行命令或插件,启动和运行微服务,并使用测试框架编写和运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9. 部署和扩展微服务。将微服务部署到适合的环境中,如云平台或容器(如Docker),并根据需要进行水平扩展。

10. 监控和管理微服务。使用监控工具和框架来监视和管理微服务的性能、可靠性和可伸缩性。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您可以在Java中成功地构建和部署一个微服务。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和工具,并根据您的需求和业务逻辑来配置和实现微服务的功能。

编写Springboot微服务项目

????????编写一个Spring Boot微服务项目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创建Spring Boot项目:使用IDE或者命令行工具创建一个新的Spring Boot项目。

2. 添加依赖:在项目的pom.xml文件中添加需要的依赖,例如Spring Web、Spring Data JPA等。

3. 创建实体类:创建与业务逻辑相关的实体类,并使用注解标注实体类的属性和关系。

4. 创建Repository接口:创建用于访问数据库的Repository接口,并继承Spring Data JPA提供的相关接口。

5. 创建Service类:创建用于处理业务逻辑的Service类,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6. 创建Controller类:创建用于处理客户端请求的Controller类,使用@RestController注解标注类,使用@RequestMapping注解标注方法。

7. 配置数据库连接: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中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

8. 编写接口:在Controller类中编写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接口,可以使用@GetMapping、@PostMapping等注解标注。

9. 运行项目:使用IDE或者命令行工具运行项目,可以访问接口测试功能是否正常。

10. 部署项目:将项目部署到服务器上,可以使用Docker等工具进行打包和部署。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Spring Boot微服务项目的编写步骤,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业务逻辑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Spring Boot的微服务常用注解

Spring Boot的微服务注解主要有以下几种:

  1. @SpringBootApplication:用于标注主类,表示该类是一个Spring Boot应用程序的入口。
  2. @EnableEurekaClient:用于启用Eureka客户端,将应用注册到Eureka服务注册中心。
  3. @EnableFeignClients:用于启用Feign客户端,用于调用其他微服务。需要结合@FeignClient注解一起使用。
  4. @EnableDiscoveryClient:用于启用服务发现客户端,将应用注册到服务发现组件(如Consul、Zookeeper、Eureka等)。
  5. @EnableCircuitBreaker:用于启用熔断器功能。可以使用Hystrix实现服务的熔断与降级。
  6. @EnableHystrix:用于启用Hystrix断路器,实现服务的容错和熔断。
  7. @EnableZuulProxy:用于启用Zuul反向代理,实现服务网关的功能。
  8. @EnableSwagger2:用于启用Swagger,生成API文档。
  9. @RestController:用来标注一个Controller类,使其可以处理HTTP请求并返回JSON或XML格式的数据。
  10. @RequestMapping:用于处理HTTP请求的路径映射。可以用在类上和方法上,用于指定处理请求的URL路径。
  11. @PathVariable:用于获取URL中的参数。
  12. @RequestParam:用于获取请求参数。
  13. @ResponseBody:用于将方法的返回值序列化为JSON格式返回。
  14. @RequestBody:用于将请求体的JSON格式数据反序列化为方法的参数。
  15. @Service:用于标注服务类,表示该类是一个服务层组件。
  16. @Autowired:用于自动装配Bean,按类型进行匹配。可以用在构造方法、Setter方法、字段以及方法参数上。
  17. @Value:用于将配置文件中的属性值注入到Bean中。可以用在字段、方法参数和方法返回值上,支持SpEL表达式。
  18. @Component:用于标注组件类,表示该类是一个Spring组件。
  19. @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用于启用配置属性类的自动配置。可以将配置文件中的属性值注入到对应的属性类中。
  20. @EnableAsync:用于启用异步方法的支持。可以通过@Async注解将方法标记为异步方法,使其在调用时可以异步执行。

????????这些是常用的Spring Boot微服务注解,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的技术组件,可能会有其他的注解。

Springboot微服务注意事项

在开发Springboot微服务时,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 模块化划分:将不同的功能模块划分为独立的模块,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代码。每个模块应该具有清晰的职责,遵循单一职责原则。

2. 统一的异常处理:在微服务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异常情况。为了方便管理和统一处理异常,可以使用统一的异常处理机制,例如使用@ControllerAdvice注解定义一个全局的异常处理类,并在其中定义各种异常的处理方法。

3. 配置管理:微服务通常需要配置很多参数,如数据库连接信息、服务端口等。可以使用配置文件来管理这些参数,Springboot提供了方便的注解和配置文件来配置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属性。

4. 日志管理:在微服务中,日志记录非常重要。可以使用Springboot提供的日志框架来记录日志,例如logback或log4j。同时,为了方便定位问题,建议在日志中包含足够的上下文信息。

5. 安全性:对于有些敏感的接口和数据,需要进行安全性控制。可以使用Spring Security来实现认证和授权功能。

6. 监控和管理:在生产环境中,需要对微服务进行监控和管理。可以使用各种监控工具,如Spring Boot Actuator来监控微服务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等。

7.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为了保证微服务的质量,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可以使用JUnit等单元测试框架来编写和执行单元测试,确保每个模块和组件的功能正常。同时,还可以使用集成测试框架,如SpringBootTest来进行整体测试。

8. 高可用性和容错设计:在微服务架构中,应该考虑高可用性和容错设计。可以使用一些技术和框架,如Netflix的Hystrix来实现服务的容错和熔断。

9. 性能优化:在设计和实现微服务时,应该考虑性能优化。可以使用一些性能调优的技术和策略,如缓存、异步处理等来提升微服务的性能。

10. 文档和注释:为了方便他人理解和维护代码,应该编写清晰的文档和注释。文档可以包括API文档、设计文档等,注释要求简洁明了,清楚表达代码的意图。

????????总之,在开发Springboot微服务时,需要考虑到架构设计、异常处理、配置管理、日志管理、安全性、监控和管理、测试、性能优化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微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haohaizi_liu/article/details/135550462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