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理解机器学习中的关键算法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4日

决策树:理解机器学习中的关键算法

决策树是一种流行而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它从数据中学习并模拟决策过程,以便对新的未知数据做出预测。由于其直观性和易理解性,决策树成为了分类和回归任务中的首选算法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决策树的工作原理、如何构建决策树、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树模型

决策树:从根节点开始一步步走到叶子节点(决策)

所有的数据最终都会落到叶子节点,既可以做分类也可以做回归

例子:一个家庭里面找出玩游戏的人(通过年龄和性别两个特征)

如何切分特征(选择节点)

问题:根节点的特征该用哪个特征?如何切分?

假设:我们目标应该是根节点就像一个老大一样能够更好的切分数据(分类的效果更好),根节点下面的节点自然就是二当家。

目标:通过一种衡量指标,来计算通过不同特征进行分支选择后的分类情况,找出最好的那个当成根节点,以此类推。

衡量指标——

熵: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说白了就是物体内部的混乱程度,熵的值越高,物体的混乱程度越高)

公式:H(X)= -\sum pi_{}*\log2_{}i(i=1,2,3,4,5...)

树的组成

根节点:第一个选择点

非叶子节点与分支:中间过程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过程

决策树的基本原理

决策树通过一系列问题将数据集分割成越来越小的子集,最终达到一个可以做出预测的点。每个问题都基于特征和特征值,并且将数据集分割成两个或更多的同质子集,这些子集在目标变量上具有更高的纯度。

构建决策树的步骤

  1. 选择最佳特征:选择最佳分割特征是通过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或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来决定的。

  2. 分割数据:使用上一步选定的特征,将数据集分割成子集。分割可以基于一个阈值(用于连续特征)或特征的分类。

  3. 重复分割过程:在每个子集上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到每个子集达到一个停止标准(比如所有的记录都属于同一个类别,或者达到了树的最大深度)。

  4. 剪枝:为了避免过拟合,通过剪掉那些对模型预测能力提升不大的分支来简化决策树。

决策树的优点

  • 直观易懂:决策树的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解释,它们的决策规则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来。

  • 不需要很多数据预处理:不需要标准化或归一化数据,也不需要处理缺失值。

  • 可以处理非线性关系:由于分割过程的非参数性质,决策树能够捕捉到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

  • 多功能性:既可以处理分类问题,也可以处理回归问题。

决策树的缺点

  • 容易过拟合:决策树可能会创建过于复杂的树结构,完美地匹配训练数据,但对新数据的泛化能力差。

  • 稳定性较差:小的数据变动可能导致生成完全不同的树。

  • 偏向于多类别的特征:使用信息增益作为分割标准时,决策树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更多类别的特征。

应用实例

决策树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医疗诊断、信用评分、股票市场分析、农业研究等。它们的直观性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理解模型的预测结果。

结论

决策树由于其简单和有效性,在解决分类和回归问题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虽然单独的决策树可能容易过拟合,但通过组合多个决策树构成的集成方法,如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决策树,可以大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学习和掌握决策树不仅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机器学习原理,还为进一步探索更复杂的算法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44709053/article/details/135574972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