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B全称Redis Database Backup file(Redis数据备份文件),也被叫做Redis数据快照。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存中的所有数据都记录到磁盘中。当Redis实例故障重启后,从磁盘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快照文件称为RDB文件,默认是保存在当前运行目录。
RDB持久化在四种情况下会执行:
执行save命令
执行bgsave命令
Redis停机时
触发RDB条件时
?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立即执行一次RDB:由Redis主进程来执行RDB,会阻塞所有命令,跟mysql的全局锁类似,会直接阻塞所有命令,只有在数据迁移才会用到。
这个命令执行后会开启独立进程完成RDB,主进程可以持续处理用户请求,不受影响。
Redis停机时会执行一次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
# 900秒内,如果至少有1个key被修改,则执行bgsave , 如果是save "" 则表示禁用RDB
save 900 1 ?
save 300 10 ?
save 60 10000?
bgsave开始时会fork主进程得到子进程,子进程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这里fork所复制的数据,只是复制主进程的页表(内存的映射,相当于指针),并不是真正的数据,速度较快,创建子进程的过程不会太久,完成fork后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RDB 文件。
fork采用的是copy-on-write技术:
当主进程执行读操作时,访问共享内存;
当主进程执行写操作时,则会拷贝一份数据,执行写操作。
?
?
RDB方式bgsave的基本流程:
fork主进程得到一个子进程,共享内存空间,从而异步处理磁盘IO这种耗时较长的过程
子进程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新的RDB文件
用新RDB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
?RDB会在什么时候执行?save 60 1000代表什么含义?
默认是服务停止时
代表60秒内至少执行1000次修改则触发RDB
?RDB的缺点:
RDB执行间隔时间长,两次RDB之间写入数据有丢失的风险
fork子进程、压缩、写出RDB文件都比较耗时
AOF全称为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每一个写命令都会记录在AOF文件,可以看做是命令日志文件。类似于Mysql的undo log用于记录命令的逻辑而非具体的数据。
?
?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来开启AOF:
# 是否开启AOF功能,默认是no
appendonly yes
# AOF文件的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AOF的命令记录的频率也可以通过redis.conf文件来配:
# 表示每执行一次写命令,立即记录到AOF文件
appendfsync always?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然后表示每隔1秒将缓冲区数据写到AOF文件,是默认方案
appendfsync everysec?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回磁盘
appendfsync no
?三种策略对比: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文件会比RDB文件大的多。而且AOF会记录对同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通过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可以让AOF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如图,AOF原本有三个命令,但是set num 123 和 set num 666
都是对num的操作,第二次会覆盖第一次的值,因此第一个命令记录下来没有意义。
所以重写命令后,AOF文件内容就是:mset name jack num 666
Redis也会在触发阈值时自动去重写AOF文件。阈值也可以在redis.conf中配置: ?
# AOF文件比上次文件 增长超过多少百分比则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文件体积最小多大以上才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RDB和AOF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会结合两者来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