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工作是文字性、知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
。
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都要用到校对符号。
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
的。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编辑与校对工作是合一的,编书人同时又是校书人。
校对与编辑两者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在书刊生产过程中,校对与编辑的目标完全一致,即消灭差错,提高编校质量
。
校异同
订正排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
,可以保证编辑的工作成果不受损害。显真保值
。校是非又称“活校
”,相对于校异同来说,是一种层次更高、难度更大的校对功能。
发现原稿中可能存在的疏漏
,以校对质疑的方式向编辑提出问题,则能够帮助编辑把好稿件的质量关。纠错增值
,协助编辑纠正原稿中的错误,从而使原稿的价值得到提升,在初校时就应该校是非。??校是非和校异同具有互补性。
排版、校对和改版进程中不同环节打印出来的校样,可分为
毛校样
校对人员无权修改原稿
。
三级校对
和二级校对
三级校对
可以在 一级校对 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二级校对
可以在 一级校对 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现代著名学者陈垣在其所著《校勘学释例》一书中,将校对的基本方法分成四种类型,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这种分类,得到我国校勘界与校对界的普遍认同。
比照原稿
核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公式等内容与原稿完全相符
,版式符合设计要求的一种校对方法,主要用于校异同
,要求从校样与原稿(有时还有前次校样)的对照中分辨出它们的异同,消灭排版差错。折校
对校法的一种
也主要用于校异同。无关
。不利于校是非
;点校
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之一
。先看原稿,后看校样
,逐字逐句进行校对。并不适用于改动量较大的情况
。上下文的互证和比较
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以订正差错的一种校对方法。通读检查
采用的便是本校法。校对人员在脱离原稿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辨别校样上的文字,理解文句的含义,通过比较、前后互证来发现差错。某书校样多次出现古职官名“提点刑狱”,但前后写法有“提点刑狱”“指点刑狱”“提典刑狱”,校对对此提出疑问,这是采用了(
本校法
)。
判断正误
的一种校对方法。
利用《辞海》等工具书
判断校样中的用字用词正误,运用的校对方法是(他校法
)。
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读到“元和十年(851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矛盾,通过
翻阅有关工具书
后提出:“‘元和十年(851年)’应为‘元和十年(815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他校法
)。
理校法是通过推理分析
作出是非判断
的一种校对方法。
校对由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和对片等基本操作工序组成,其中某些工序需依次进行,某些工序可穿插进行。
需要严格依次进行
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是初校、二校、三校、通读和对片
。可以穿插进行
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有核红、誊样和文字技术整理
。三校所校对的校样一般是由初校样改版后新输出的二校样,校对人员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然后依据原稿对二校样进行校对。B项,计算机校对是人机结合校对模式的一道工序。
只有在完成“三校一读”之后才进行的校对工序是(
对片
)。
校异同
,达到本工序规定的质量标准,同时兼顾校是非
。三校人员
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
核红。责任编辑
承担,责任校对复核检查。
根据规定,担任
责任编辑
和责任校对
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
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编辑、作者
审读。初级校对人员不能承担(
誊样
)工序的工作。
体例格式方面
检查和整理书刊全部校样的工作。责任校对
承担。对片是指将排版单位输出的胶片与付印清样核对。该工作可由校对承担,也可由出版部门的技术编辑承担,它是经三校和通读以后的一道校对工序,并不是各级校对人员都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