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及arp欺骗实验和mac泛洪实验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4日

网络通信的例子

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根网线相连,就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络。

由一台路由器(或交换机)和多台计算机设备组成的小型网络。在这样的网络中,通过路由器的中转,每两台计算机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传递文件。

当计算机想从某个网址获取文件时,必须先接入Internet,然后才能下载。

常见术语

?数据载荷:可以理解为最终想要传递的信息,但实际上,在具有层次化结构的通信过程中,上一层协议传递给下一层协议的数据单元(报文)都可以称之为下一层协议的数据载荷。
?报文:网络中交换与传输的数据单元,具有一定的内在格式,通常都具有头部+数据载荷+尾部的基本结构。传输过程中,报文的格式和内容可能发生改变。
?头部:为了更好的传递信息,在组装报文时,在数据载荷的前面添加的信息段统称为报文的头部。
?尾部:为了更好的传递信息,在组装报文时,在数据载荷的后面添加的信息段统称为报文的尾部。注意,很多报文是没有尾部的。
?封装:分层协议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底层协议收到来自上层协议的消息时,将该消息附加到底层帧的数据部分。
?解封装:是封装的逆过程,也就是去掉报文的头部和尾部,获取数据载荷的过程。
?网关:是在采用不同体系结构或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互通时,用于提供协议转换、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等功能的网络设备。网关是一种根据其部署位置和功能而命名的术语,而不是一种特定的设备类型
?路由器:为报文选择传递路径的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数据通信系统的端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者或接收者,提供用户接入协议操作所需必要功能,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等。
<!--报文到达目的计算机所在网络的网关-->,解封装和封装,然后根据目的地址发往相应的计算机。计算机收到报文后,对报文进行校验处理,校验无误后,接收下报文,并将其中的数据载荷交由相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一次完整的网络通信过程就结束了。

数据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无线接入点,以及个人电脑、网络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构成的通信网络。

两种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或用户请求提供各种请求服务。OSI参考模型最高层,也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计算机用户、各种应用程序以及网络提供接口,也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表示层:数据编码、格式转换、数据加密。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格式转换成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会话层:创建、管理和维护会话。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支持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该层的通信由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请求和响应组成。

传输层:数据通信。建立主机端到端的链接,为会话层和网络层提供端到端可靠的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能完整的传输到网络层。

网络层:IP选址及路由选择。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控制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的连接。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封装成帧,传送到网络层;将网络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物理层:管理通信设备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联互通。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屏蔽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TCP/IP参考模型

TCP/IP标准参考模型将OSI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网络接入层,这种划分方式其实是有悖于现实协议制定情况的,故融合了TCP/IP标准模型和OSI模型的TCP/IP对等模型被提出,后面的讲解也都将基于这种模型。

TCP/IP常见协议

应用层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用来访问在网页服务器上的各种页面。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为文件传输提供了途径,它允许数据从一台主机传送到另一台主机上。

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称解析服务):用于实现从主机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传输层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目前,许多流行的应用程序都使用TC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了无连接通信,且不对传送数据包进行可靠性的保证。

网络层

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将传输层的数据封装成数据包并完成源站点到目的站点的转发,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服务。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负责IP组播成员管理的协议。它用来在IP主机和与其直接相邻的组播路由器之间建立、维护组播组成员关系。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报文控制协议):基于IP协议在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反馈。通过这些信息,使管理者可以对所发生的问题作出诊断,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数据链路层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一种点对点模式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多用于广域网。

Ethernet( 以太网协议 ):一种多路访问广播型数据链路层协议,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承载PPP协议):PPPoE提供通过简单桥接访问设备(接入设备)把一个网络的多个主机连接到远程访问集中器的功能。常见的应用有家庭宽带拨号上网。

地址解析协议 ARP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数据链路层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主要功能是:

  1. 将IP地址解析为MAC地址;
  2. 维护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的缓存,即ARP表项;
  3. 实现网段内重复IP地址的检测。

arp欺骗实验

桥接模式:相当于在物理主机与虚拟机网卡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从而可以通过物理主机的网卡访问外网 NAT 模式:让 VM 虚拟机的网络服务发挥路由器的作用,使得通过虚拟机软件模拟的主机可以通过物理主机访问外网,在真机中 NAT 虚拟机网卡对应的物理网卡是VMnet8 仅主机模式:仅让虚拟机内的主机与物理主机通信,不能访问外网,在真机中仅主机模式模拟网卡对应的物理网卡是 VMnet1

mac泛洪实验

泛洪攻击的目标就是想获取主机之间的通信数据。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强迫交换机进行数据广播,那就要实现mac表中没有目标主机的mac和端口绑定。 泛洪攻击的实现方法就是通过伪造大量的未知mac地址进行通信,交换机进行不断的学习,很快mac表就会被充满,这样正常的主机的mac地址在经过老化之后,就无法再添加到mac地址表中,导致之后的数据都变成了广播。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2402_82548931/article/details/135557010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