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每天都被各种新闻热点、短视频牵着走,我们的信息来源都是被动接收的,系统推荐什么给我们,我们就看什么,我们很少主动去找自己想要看的信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散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生活中的关注点永远是那些毫无营养的垃圾信息。
完蛋!我被垃圾信息包围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跳出包围圈,拿回主动权,重新掌握我们的关注焦点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就是不断判断:什么更好?什么最好?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垃圾信息,我要做什么事,我想获得什么成就?
进而决定,你的时间要花在哪里?该如何去做?
其次,通过正确的方法论来实现具体的目标。所谓方法论就是不断思考:如何去做?如何不断改进做得更好?它不仅包括做事的方法,还包括不断改进和优化这些方法的过程。清晰正确的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实现目标。
价值观决定选择的质量,选择是人生头等大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选错了,那么越努力就越糟糕,正确的价值观能避免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方法论决定选择后行动的质量,实践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于是很自然地就引出了下面的公式:
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选择就在哪里–>你的时间就花在哪里–>你的行动就在哪里–>你的成就也在哪里。
这里的成就不一定是好的成就,结果也可能是更糟糕的“成就”,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最开始你的关注点是不是放对了地方?
所以最关键的是关注点,也就是你的注意力。
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顺便介绍下李笑来老师经常说的一个公式:注意力>时间>金钱
比如说赚钱,我们总是在想怎么赚钱,于是我们把关注点都放在了钱上,然而赚钱只是一系列活动的结果,不是原因,显然我们的关注点放错了地方。
关于赚钱,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做什么事对别人有用?如何满足别人的需求?
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做让别人乐于付费的事情,才是赚钱的关键点,不是吗?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我们的关注点?也就是如何提高我们的选择能力呢?
我觉得有两点比较关键,供你参考:
这就要引入时间的维度:长期。
我们要多关注长期的价值,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因为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
1、你晚上饿了,想吃夜宵,短期来看吃了夜宵更舒服,但长期来说不吃夜宵更健康。
2、你晚上想出去跑步,一开门感觉好冷,还是算了吧,短期来看在家里多舒服,但长期来说去跑步收益更大。
3、周末在家,想看会书,但是追剧多香啊,先看部剧再说。
凡事多从长期的角度看,不要太在意短期的结果,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选择能力。
转换关注焦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试错,最终选择出来的。
这里还有更深入的关键:每一次的选择,都多多少少有点风险,万一还有更好的选择呢?
如果我们什么险都不敢冒,追求100%的安全感,那我们就会被困在当下,从而停止进步。
仔细想想,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是不是越来越不敢做大的改变了?
不敢换工作,不敢换城市,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新事物,于是我们就被困在了原地。
我们一定要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用于承担一点风险,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人生是场马拉松的话,最重要的不是起跑要快,也不是耐力要持久,而是方向要对,方向要是错了,不就白跑了吗?
而我们调整方向的方法就是要不断调整我们的关注点,调整关注点的时候要多从长期的时间维度考虑,并且适当放弃一定的安全感。
最后,再看下这条公式:
你的关注点在哪里–>你的选择就在哪里–>你的时间就花在哪里–>你的行动就在哪里–>你的成就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