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模式:Prototype
链接:原型模式实例代码 + 注解
模式定义
使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然后通过拷贝这些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设计模式》GoF
目的
-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面临这“某些结构复杂的对象”的创建工作;由于需求的变化,这些对象经常面临着剧烈的变化,但是它们却拥有比较稳定一致的接口。
-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如何向“客户程序(使用这些对象的程序)”隔离出“这些易变对象”,从而使得依赖这些”易变对象“的客户程序不随着需求改变而改变。
P.s.
原型模式本质上也是类似于工厂模式的创建模式,我们先从
-
底层结构上来看
-
工厂是将创建新的对象这一子模块完全独立
-
原型模式是将对象本身和创建它的接口耦合在一起
-
从逻辑上来看
- 工厂是只根据输入的初始化和默认参数来创建新的对象
- 原型是根据已有的对象拷贝构造/克隆(深拷贝)一个状态一样的对象
从以上来看原型模式适用于对象内部复杂,初始化麻烦的情况。
注:由于原型模式是加深了耦合,且必须有已有对象才能创建等诸多弊端,所以工厂模式在实际环境中使用的会更多。
要点总结
- Prototype模式同样用于隔离对象的使用者和具体类型(易变类)之间的耦合关系,它同样要求这些“易变类”拥有稳定的接口。
- Prototype模式对于“如何创建易变类的实体对象“采用”原型克隆“的方法来做, 它使得我们可以非常灵活地动态创建”拥有某些稳定接口“的新对象——所需工作仅仅是注册一个新类的对象(即原型), 然后在任何需要的地方Clone。
- Prototype模式中的Clone方法可以利用某些框架中的序列化来实现深拷贝。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