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Decouple an abstraction from its implementation so that the two can vary independently.(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桥接模式4个角色
Abstraction 抽象化角色
它的主要职责是定义出该角色的行为,同时保存一个对实现化角色的引用,该角色一般是抽象类
Implementor 实现化角色 它是接口或者抽象类,定义角色必须的行为和属性
RefinedAbstraction 修正抽象化角色 它引用实现化角色对抽象化角色进行修正
ConcreteImplementor 具体实现化角色 它实现接口或抽象类定义的方法和属性
桥接模式中的几个名词比较拗口,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成:抽象角色引用实现角色,或者说抽象角色的部分实现是由实现角色完成的。
抽象和实现分离
它完全是为了解决继承的缺点而提出的设计模式。在该模式下,实现可以不受抽象的约束,不用再绑定在一个固定的抽象层次上。
优秀的扩充能力
想增加抽象,也没有问题!只要对外暴露的接口层允许这样的变化,我们已经把变化的可能性减到最小。
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客户不用关心细节的实现,它已经由抽象层通过聚合关系完成了封装。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or {
// 基本方法
void doSomething();
void doAnything();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 定义对实现化角色的引用
private 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约束子类必须实现该构造函数
public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this.implementor = implementor;
}
// 自身的行为和属性
public void request() {
this.implementor.doSomething();
}
public Implementor getImplementor() {
return implementor;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1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TODO 业务逻辑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Anything() {
// TODO 业务逻辑处理
}
}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2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TODO 业务逻辑处理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Anything() {
// TODO 业务逻辑处理
}
}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public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mentor) {
super(implemen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uper.request();
super.getImplementor().doAnything();
}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 定义一个实现化角色
Implementor imp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1();
// 定义一个抽象化角色
Abstraction abs = new RefinedAbstraction(imp);
// 执行行文
abs.requ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