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OSPF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7日

1.实验目的

  • 掌握OSPF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原理
  • 理解OSPF的多区域模式和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的作用
  • 学习使用OSPF的认证、汇总和默认路由功能
  • 能够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和故障排除

2.实验内容

  •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个开放式的最短路径优先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它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计算最短路径树,并根据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生成路由表。
  • OSPF支持多区域模式,即将一个自治系统(AS)划分为多个区域(area),每个区域内部运行OSPF协议,区域之间通过区域边界路由器(ABR)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区域0是骨干区域,所有非骨干区域都必须与骨干区域相连。
  • OSPF支持报文验证功能,可以在接口或区域级别配置认证方式,包括简单认证(simple)和MD5认证(MD5)。认证方式可以保证OSPF报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OSPF支持汇总功能,可以在ABR上对不同区域的路由进行汇总,从而减少路由表的大小和路由更新的开销。
  • OSPF支持默认路由功能,可以在AS边界路由器(ASBR)上向其他路由器发布默认路由,从而使得其他路由器可以访问外部网络。

? \boxtimes ? 基础性实验 □ \square 综合性实验 □ \square 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正文

实验过程

搭建如下图所示的网络拓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机SW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表中看到有1.1.1.1/32 OSPF这一项。

交换机SW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验结果

电脑上ping 1.1.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根据实验步骤,成功搭建了如图所示的网络拓扑,并完成了相应的配置
  • 在每个设备上可以查看到OSPF邻居状态、LSDB、路由表等信息,并与预期结果一致
  • 在PC上可以ping通AR3的环回地址,表明网络连通性良好

实验反思

  •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习了OSPF协议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原理,理解了OSPF的多区域模式和区域边界路由器(ABR)的作用,学习了使用OSPF的认证、汇总和默认路由功能,能够通过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和故障排除。
  • 我觉得这次实验很有意义,让我对OSPF协议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我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配置OSPF时,有时会忘记指定router-id或网络类型,导致邻居状态不稳定或收敛速度慢。我需要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注意细节,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m0_52065936/article/details/13499793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