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缓存、OpenResty、Redis分布式缓存、进程缓存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一、预期表现

希望到达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台节点:node01、node02、node03、node04,系统都是ubuntu20.04 server

节点ip用途Value
node01192.168.1.101Openresty服务器、redis节点
node02192.168.1.102nginx反向代理服务器、redis节点
node03192.168.1.103web前端服务器、redis节点
node04192.168.1.104web后端服务器

请求流程
1、通过node03上的前端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post带请求体)http://192.168.1.102:8070/cache/xxxx
2、node02上的nginx服务器8070端口监听到/cache/,转发给Openresty服务器8081端口
3、node01上的8081端口监听到请求,交由Openresty服务器上我们编写的业务代码(lua语言)来处理:先查询Openresty本地缓存,命中失败查询redis集群缓存,命中失败查询web后端服务器,有结果后刷新本地缓存与redis缓存。
4、在node01、node02、node0节点上设置redis的主从集群+哨兵,并在Openresty上的lua文件里编码主从读写分离+自动故障转移。
5、node04上的web后端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如有),先查询进程缓存,进程缓存命中失败后查询数据库,有结果后会自动添加缓存,缓存淘汰策略使用LRU算法。
简而言之,从请求发出到数据返回一共经历四层循环:1 浏览器缓存(我们不涉及)、2 openresty缓存、3 redis集群缓存、4 进程缓存。

二、环境配置

1、nginx环境

我们在node02节点上配置nginx代理,请求从node04发过来之后直接到达nginx的8070端口上,只要请求是以/cache/开头的都会被捕获,然后转发到server 192.168.1.101:8081上,这是openresty的服务。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1;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sendfile    on;
    upstream nginx-cluster{
		server 192.168.1.101:8081;
	}	
	
	server {
        listen 807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cache/ {
			proxy_pass http://nginx-cluster;
		}
    }
}                  

2、OpenResty环境

因为有的人系统不一样,所以直接去它的官网上看安装教程就好。
https://openresty.org/cn/linux-packages.html
请求通过nginx转发到了这里,我们接收到后在这里进行缓存代码的实现 & 缓存的查询。
openresty目录

3、redis环境

我们在node01、node02、node03三台节点上都安装redis,并实现redis主从集群 + 哨兵,设置node03是主节点,哨兵quorum设置为2,超过半数就行了。

安装redis

sudo apt update  # 更新软件包列表(可选)
sudo apt install gcc tcl  # 安装 gcc 和 tcl
tar -xzf redis-6.2.6.tar.gz # 安装包放在/usr/local/src下
cd redis-6.2.6
sudo make && make install # 默认的安装路径是在 /usr/local/bin 目录下

# 任意目录 redis-server 都会启动,但这属于`前台启动`,会阻塞整个会话窗口,窗口关闭redis就会停止
# 指定后台启动方式,在之前解压的redis安装包路径下,/usr/local/src/redis-6.2.6  
cp redis.conf redis.conf.bck
vim redis.conf

# 允许访问的地址,默认是127.0.0.1,会导致只能在本地访问。修改为0.0.0.0则可以在任意IP访问,生产环境不要设置为0.0.0.0
bind 0.0.0.0
# 守护进程,修改为yes后即可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 密码,设置后访问Redis必须输入密码。(这个随意,我没有设置)
requirepass 123321
# 日志文件,默认为空,不记录日志,可以指定日志文件名
logfile "redis.log"
# 工作目录,默认是当前目录,也就是运行redis-server时的命令,日志、持久化等文件会保存在这个目录
dir .

配置启动命令

# 配置redis命令
sudo vi /etc/systemd/system/redis.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edis-server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6.2.6/redis.conf
PrivateTmp=tru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然后重载系统服务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现在我们可以用下面这组命令来操作redis了:
# 启动
systemctl start redis
# 停止
systemctl stop redis
# 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redis
#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redis

# 让redis开机自启
systemctl enable redis

4、进程缓存环境

这部分常用的实现是使用Caffeine,但因为本项目为python+django,所以使用了python中自带的lru_cache装饰器实现进程内缓存功能。
启动后端的时候,在内存中维护一份缓存,有请求过来时先查一下这个内存中有没有key命中,没有命中再去请求数据库并更新缓存。应用重启/宕机,缓存丢失

三 、主要编码工作

3.1、OpenResty编码

这里是我们进行编码的主要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ua文件夹是我们自己新建的,主要是放缓存处理的业务代码
lualib是本来就有的文件夹,我们把一些通用的代码抽取出来放里面

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

下面是OpenResty中nginx的配置文件,/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

#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es  1;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vents {
    worker_connections  1024;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sendfile        on;
    keepalive_timeout  65;
   
    #lua 模块
	lua_package_path "/usr/local/openresty/lualib/?.lua;;";
	#c模块     
	lua_package_cpath "/usr/local/openresty/lualib/?.so;;";  

	# 共享字典,也就是本地缓存,名称叫做:item_cache,大小150m
 	lua_shared_dict item_cache 150m; 

    server {
        listen       8081;
        server_name  localhost;
	# nginx转发过来的请求在这儿接收,返回的结果交由item.lua文件来处理返回
	location /cache/ {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json;
		content_by_lua_file lua/item.lua;
	}
	# 当openresty缓存和redis缓存都没有命中,需要去访问后端服务器时,就从这儿走
	location /xxxx/ {
		proxy_pass http://192.168.1.104:8002;
	}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html;
    	}
    }
}

lualib/redis_common.lua

重头戏来了
redis的相关操作都在lualib/redis_common.lua这个文件里,我们在里面实现了主从故障的动态切换、读写分离、redis连接池等。

local redis = require "resty.redis"

-- 定义 Redis 节点和哨兵配置
local sentinel_hosts = {
    { host = "192.168.1.101", port = 26379 },
    { host = "192.168.1.102", port = 26379 },
    { host = "192.168.1.103", port = 26379 }
}

local sentinel_group = "mymaster"

-- 以秒为单位定义缓存超时时间(例如 60 秒)
local CACHE_EXPIRATION = 60
local cached_master_address = nil
local cached_slave_address = nil
local last_master_cache_time = nil
local last_slave_cache_time = nil

-- 定义缓存节点信息的全局变量
local cached_master_address
local cached_slave_address

-- 关闭redis连接的工具方法,其实是放入连接池
local function close_redis(red)
    local pool_max_idle_time = 10000 -- 连接的空闲时间,单位是毫秒
    local pool_size = 100 --连接池大小
    local ok, err = red:set_keepalive(pool_max_idle_time, pool_size)
    if not ok then
        ngx.log(ngx.ERR, "放入redis连接池失败: ", err)
    end
end


-- 连接到哨兵节点
local function connect_to_sentinel()
    local red = redis:new()
    for _, sentinel_host in ipairs(sentinel_hosts) do
        local ok, err = red:connect(sentinel_host.host, sentinel_host.port)
        if ok then
            return red
        end
    end
    ngx.log(ngx.ERR, "【连接到哨兵节点失败: 】", err)
    return nil, "Failed to connect to any sentinel"
end

-- 获取 Redis 主节点地址
local function get_master_address()

    local current_time = ngx.now()
    if cached_master_address and last_master_cache_time and (current_time - last_master_cache_time <= CACHE_EXPIRATION) then
        return cached_master_address
    end

    local red_sentinel, err = connect_to_sentinel()
    if not red_sentinel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connect to Redis Sentinel: " .. err
    end

    local master_ip, master_port
    local master, err = red_sentinel:sentinel("get-master-addr-by-name", sentinel_group)
    close_redis(red_sentinel)
    for key, value in pairs(master) do
        if key == 1 then
            master_ip = value
        elseif key == 2 then
            master_port = value
            break;
        end
    end

    cached_master_address = { master_ip, master_port }
    last_master_cache_time = current_time
    return cached_master_address
end

-- 获取 Redis 从节点地址
local function get_slave_address()
	local current_time = ngx.now()
    if cached_slave_address and last_slave_cache_time and (current_time - last_slave_cache_time <= CACHE_EXPIRATION) then
        return cached_slave_address
    end
    local red_sentinel, err = connect_to_sentinel()
    if not red_sentinel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connect to Redis Sentinel: " .. err
    end
    
    local slaves, err = red_sentinel:sentinel("slaves", sentinel_group)
    if not slaves then
        red_sentinel:set_keepalive(10000, 100)
        return nil, "Failed to retrieve slave addresses: " .. err
    end
    close_redis(red_sentinel)
    local slave_ip, slave_port
    for i, slave_info in ipairs(slaves) do
        if slave_info[10] and not (string.find(slave_info[10], "s_down") and string.find(slave_info[10], "disconnected")) then
            slave_ip = slave_info[4]
            slave_port = slave_info[6]
        end
    end
    cached_slave_address = { slave_ip, slave_port }
    last_slave_cache_time = current_time
    return cached_slave_address
end

-- 获取 Redis 读连接
local function read_redis(key)
    local ip, port
    
    local address = get_slave_address()
    if address then
        ip, port = unpack(address)
    else 
        ngx.log(ngx.ERR,  "【无法获取从节点地址】",address)
    end

    if not ip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get Redis address"
    end

    local red = redis:new()
    red:set_timeout(1000)  -- 设置超时时间

    local ok, err = red:connect(ip, tonumber(port))
    if not ok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connect to Redis: " .. err
    end
    ngx.log(ngx.INFO,"【当前连接redis从节点: 】", ip," 【当前redis从节点端口: 】", port)
    -- 查询redis
    local resp, err = red:get(key)
    -- 查询失败处理
    if not resp then
        ngx.log(ngx.ERR, "【查询Redis失败: 】", err, ", 【key = 】" , key)
    end
    --得到的数据为空处理
    if resp == ngx.null then
        resp = nil
    end
    close_redis(red)
    return resp

end

    -- 获取 Redis 写连接
local function write_redis(cacheKey, val, expirationKey)
    local ip, port
    
    local address = get_master_address()
    if address then
        ip, port = unpack(address)
    else 
        ngx.log(ngx.ERR, "【无法获取主节点地址:】",address)
    end
   
    if not ip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get Redis master address"
    end

    local red = redis:new()
    red:set_timeout(1000)  -- 设置超时时间

    local ok, err = red:connect(ip, tonumber(port))
    if not ok then
        return nil, "Failed to connect to master Redis: " .. err
    end
    ngx.log(ngx.INFO,"【redis主节点连接成功,开始执行操作。主节点IP:】", ip, " 【端口:】", port)

    -- 获取互斥锁
    local uuid = require("resty.uuid")
    local mutex = "mutex:" .. cacheKey
    local uniqueID = uuid.generate()
    local expiration = 30 -- 锁的过期时间(秒)
    local retryAttempts = 3 -- 尝试获取锁的次数
    local retryDelay = 0.5 -- 每次重试的间隔时间(秒)

    local scriptLock = [[
        local lockKey = KEYS[1]
        local lockValue = ARGV[1]
        local expiration = tonumber(ARGV[2]) -- 锁的过期时间(秒)

        local lockSet = redis.call("SET", lockKey, lockValue, "NX", "EX", expiration)

        if lockSet then
            return 1
        else
            -- 锁已经被其他客户端持有
            return 0
        end
    ]]

    local scriptReleaseLock = [[
        local lockKey = KEYS[1]
        local lockValue = ARGV[1]
        local currentLockOwner = redis.call("GET", lockKey)
        if currentLockOwner == lockValue then
            redis.call("DEL", lockKe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end
    ]]

    local attempts = 0
    local mutexSet = 0
    while attempts < retryAttempts and mutexSet ~= 1 do
        local result, evalErr = red:eval(scriptLock, 1, mutex, uniqueID, expiration)
        if result == 1 then
            local scriptSet = [[
                redis.call("SET", KEYS[1], ARGV[1])
                redis.call("EXPIRE", KEYS[1], ARGV[2])
            ]]
            mutexSet = 1
            -- 获取到锁,执行操作
            local setResult, setResultErr = red:eval(scriptSet, 1, cacheKey, val, expirationKey)
            if not setResult then
                ngx.log(ngx.ERR,"【Error setting key: 】", setResultErr)
                return
            end

            -- 释放锁
            local releaseResult, releaseErr = red:eval(scriptReleaseLock, 1, mutex, uniqueID)
            if not releaseResult then
                ngx.log(ngx.ERR, "【互斥锁释放失败:】", mutex, ", ", uniqueID)
            end

            -- 返回新值
            return setResult
        else
            attempts = attempts + 1
            if attempts < retryAttempts then
                -- 未获取到锁,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
                ngx.sleep(retryDelay)
            end
        end
    end

    close_redis(red)

end

-- 将方法导出
local _M = {  
    read_redis = read_redis,
    write_redis = write_redis
}  
return _M

lualib/common.lua

lualib/common.lua这个文件里主要是封装了发送http请求的代码,在我的流程里主要是openresty和redis缓存都命中失败时,通过这个方法去访问后端服务器。

-- 封装函数,发送 HTTP 请求,并解析响应
local function read_http(path, body)
    local resp = ngx.location.capture(path, {
        method = ngx.HTTP_POST,  -- 修改为 POST 方法
        body = body  -- 设置请求体数据
    })

    if not resp then
        -- 记录错误信息,返回404
        ngx.log(ngx.ERR, "HTTP请求查询失败, path: ", path)
        ngx.exit(404)
    end

    return resp.body
end

-- 将方法导出
local _M = {  
    read_http = read_http,
    read_redis = read_redis
}  
return _M

nginx/lua/item.lua

下面是我们的业务代码nginx/lua/item.lua这也是重头戏。我们在里面调用上面common文件夹里封装的redis_common和http文件,然后实现查询openresty失败->查询redis失败->查询后端->更新缓存->返回结果的操作,缓存穿透也通过缓存null值简单实现了一下。

ngx.req.read_body()
local jsonBody = ngx.req.get_body_data()
local cjson = require "cjson"
local bodyData = cjson.decode(jsonBody)
bodyData = cjson.decode(bodyData)
local requestURI = ngx.var.uri
ngx.log(ngx.ERR,"=======================一次请求开始=======================")
local coords_str = cjson.encode(bodyData["coords"])
local key = bodyData["database"] .. ":" .. bodyData["dataset"] .. ":" .. bodyData["time"] .. ":" .. bodyData["function"] .. ":" .. coords_str

-- 引入自定义common工具模块,返回值是common中返回的 _M
local common = require("common")
local redis_common = require("redis_common")

local read_redis = redis_common.read_redis
local write_redis = redis_common.write_redis

--local read_redis = common.read_redis
local read_http = common.read_http
-- 导入共享词典,本地缓存
local item_cache = ngx.shared.item_cache

-- 封装查询函数
function read_data(key, expire, path, params)
    -- 查询本地缓存
    local val = item_cache:get(key)
    if not val then
        ngx.log(ngx.ERR, "【本地缓存查询失败,尝试查询Redis】 key: ", key)
        -- 查询redis
	    val = read_redis(key)
        -- 判断查询结果
        if not val then
            ngx.log(ngx.ERR, "【redis查询失败,尝试查询后端进程】 key: ", key)
            -- redis查询失败,去查询http
            val = read_http(path, params)
        else
            ngx.log(ngx.ERR, "【Redis缓存命中!】 key: ", key)
        end
    else
        ngx.log(ngx.ERR, "【本地缓存命中!】 key: ", key)
    end
    -- 只在查询到非null值时,才把数据写入本地缓存, 并缓存续期
    if val then
        item_cache:set(key, val, 30)
    end
    
    -- 写入redis缓存,即使值为null,防止缓存穿透,也将null值添加进redis
    local flag = write_redis(key, val, expire)
    -- 返回数据
    return val
end 


-- 使用 read_http 函数发送 POST 请求并传递解析后的 JSON 数据
local itemJSON = read_data(key, 60, "/api/data_node/file_path/", cjson.encode(bodyData))
-- itemJSON是string,decode后是table,encode后是string

--local aa = cjson.encode(itemJSON)
--local bb = cjson.decode(itemJSON)
ngx.say(itemJSON)
ngx.log(ngx.ERR,"最终获得的值:", itemJSON)
ngx.log(ngx.ERR,"=======================一次请求结束=======================")

3.2、进程缓存编码

我们使用python里的lru_cache装饰器(Least Recently Used Cache,最近最少使用缓存),存储函数的输入参数和对应的输出结果,函数输入参数会被哈希之后作为缓存的键,所以要求输入参数必须能被哈希。后续调用中,如果相同的输入参数再次出现,直接返回缓存的输出结果,而不需要重新执行函数体,也就不需要再去数据库里查询。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lru_cache(maxsize=10)  # 注解在需要执行的函数上面

print(f"【进程内缓存信息:{query.cache_info()}】")
#【进程内缓存信息:CacheInfo(hits=6, misses=7, maxsize=10, currsize=7)】
# 命中6次,有请求来但未命中7次,缓存最大存储容量10,当前容量7
query.cache_clear()	# 清除缓存

四、结果分析

我们在这一部分把整个流程跑一下,把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模拟一下,来验证实现的多级缓存架构的可用性。
我们在上面的编码部分设置的各缓存情况为:openresty本地缓存时间为30s,redis缓存时间为60s,进程内缓存无时间限制,不过缓存的最大数量限制为10。

4.1 初始无缓存

初始条件下,所有缓存里都是null,我们在前端服务器发起请求,请求后打开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可以看到在初次查询时,【openresty缓存查询失败,redis查询失败,查询后端进程成功
,写入openresty缓存成功,写入redis缓存成功】。
这里我们还需要看一下后端缓存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缓存命中0,错过1,最大缓存数10,已缓存数1】,这个错过1就是我们刚发的这个请求,请求来了但是进程缓存里没有这个key,只能往下去数据库查询。已缓存数1是我们现在已经缓存了这个ke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也写入成功,TTL从60开始计时

4.2 第二次访问(30s内)

我们在第一次访问过的基础上,在30s时间内(因为openresty本地缓存时间设置的是30s)再次访问同一个数据,返回结果如下。我们在缓存命中后依旧刷新openresty和redis缓存,进行缓存续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第二次访问(30s后60s内)

我们在第一次访问过的基础上,在30s外但60s内(因为openresty本地缓存时30s,redis60s)再次访问同一个数据,返回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4 第二次访问(60s外)

我们在第一次访问过的基础上,在60s外再次访问同一个数据,此时openresty和redis缓存应该都已经过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的确是走了后端服务器,但是走了后端进程缓存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实是走了进程缓存,因为错过数没有增加,并且多了一次命中。

4.5 自由访问

我们这里重启服务,连续自由访问6条新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0s后再次连续访问这6条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部命中!

后面还有其他的测试情况,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涉及到的redis知识点

内存淘汰机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存穿透问题

*现象:用户请求的数据在缓存中和数据库中都不存在,不断发起这样的请求,给数据库带来巨大压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存空对象:如果大量的请求同时过来访问这种不存在的数据,这些请求就都会访问到数据库,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即使这个数据在数据库中也不存在,我们也把这个数据存入到redis中去,这样,下次用户过来访问这个不存在的数据,那么在redis中也能找到这个数据。

布隆过滤:布隆过滤器其实采用的是哈希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个庞大的二进制数组,走哈希思想去判断当前这个要查询的这个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布隆过滤器判断存在,则放行,这个请求会去访问redis,哪怕此时redis中的数据过期了,但是数据库中一定存在这个数据,在数据库中查询出来这个数据后,再将其放入到redis中,假设布隆过滤器判断这个数据不存在,则直接返回。
这种方式优点在于节约内存空间但存在误判,误判原因在于:布隆过滤器走的是哈希思想,只要哈希思想,就可能存在哈希冲突。
我们后面使用缓存空对象方式

缓存雪崩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这里解决缓存雪崩的方法是redis集群+多级缓存

缓存击穿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举例:线程1在查询缓存不存在后需要去查询数据库,然后把这个数据加到到缓存里。但是在线执行的过程中,后面的n个线程同时访问当前方法,同时来查询缓存,又要同时去访问数据库,对数据库访问压力过大。

解决方案1、使用互斥锁
假设线程过来,只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来访问数据库,从而避免对于数据库访问压力过大,但这也会影响查询的性能,因为此时会让查询的性能从并行变成了串行
首先线程1来访问,没有命中缓存,去拿互斥锁然后去执行逻辑。线程2再来,并没有获得互斥锁,那么线程2就进行休眠。直到线程1把锁释放后,线程2获得到锁,然后再来执行逻辑,此时就能直接从缓存中拿到数据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决方案2、逻辑过期方案
在key的value里加一个逻辑过期时间,第一个线程发现当前数据已经过期,就去获取互斥锁,然后新开一个线程去重构逻辑,而它不等了直接返回当前的过期数据。在新线程执行的期间有其他线程来访问时,它们发现获取互斥锁失败那就也直接返回过期数据。

互斥锁方案:实现简单且保证了互斥性,因为仅仅只需要加一把锁而已。缺点在于有锁就有死锁问题的发生,而且只能串行执行,性能肯定受到影响。
逻辑过期方案: 线程读取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性能好,有一个额外的线程持有锁去进行重构数据,但是在重构数据完成前,其他的线程只能返回脏数据,且实现麻烦。

多线程安全问题

分布式锁的核心思想在于所有线程或进程共享同一把锁。只要它们使用相同的锁,就能够阻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关键资源,确保程序串行执行。这种设计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并发访问,保障了共享资源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锁超时问题: 如果获取锁后,持有锁的客户端执行时间超过了锁的过期时间,那么 Redis 将会自动删除这个已过期的锁。这可能导致其他客户端误以为锁被释放了,进而导致并发问题。

原子性问题:在执行业务逻辑过程中,线程的拿锁,比锁,删锁,并不能保证原子性。

解决方法
1、在存入锁时,放入自己线程的标识,在删除锁时,判断当前这把锁的标识是不是自己存入的,如果是,则进行删除,如果不是,则不进行删除。
2、Lua脚本解决多条命令原子性问题

基于Redis的分布式锁实现思路:

  • 使用 SET NX EX 命令获取锁,确保互斥性,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获取锁。
  • 设置锁的过期时间,即使发生故障也能保证锁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释放,避免死锁情况的发生,提高系统安全性。
  • 存储线程标识,在释放锁时,使用 Lua 脚本先验证线程标识是否与当前线程一致,确保只有持有锁的线程才能释放锁。
  • 利用 Redis 集群特性保证高可用性和高并发性,确保在集群环境下锁依然可靠且有效地工作。

基于setnx实现的分布式锁存在下面的问题:
1、重入问题:重入问题是指 获得锁的线程可以再次进入到相同的锁的代码块中,可重入锁的意义在于防止死锁,比如HashTable这样的代码中,他的方法都是使用synchronized修饰的,假如他在一个方法内,调用另一个方法,那么此时如果是不可重入的,不就死锁了吗?所以可重入锁他的主要意义是防止死锁,我们的synchronized和Lock锁都是可重入的。
2、主从一致性问题: 如果Redis提供了主从集群,当我们向集群写数据时,主机需要异步的将数据同步给从机,而万一在同步过去之前,主机宕机了,就会出现死锁问题。
正常我们可以使用Redission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的项目并发很少,且读多写少,所以就还是用了基于setnx实现的分布式锁

分布式缓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持久化,为了解决数据丢失问题

RDB

RDB全称Redis Database Backup file Redis数据备份文件,也被叫做Redis数据快照。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存中的所有数据都记录到磁盘中。当Redis实例故障重启后,从磁盘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快照文件称为RDB文件,默认是保存在当前运行目录。

save # save命令会导致主进程执行RDB,这个过程中其它所有命令都会被阻塞
bgsave # 异步执行RDB
# Redis停机时会执行一次save命令,实现RDB持久化
# 触发RDB条件,比如redis.conf里的save 900 1 ,在 9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 个键被修改,则执行快照保存

bgsave开始时会fork主进程得到子进程,子进程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完成fork后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 RDB 文件。
fork采用的是copy-on-write技术

当主进程执行读操作时,访问共享内存;
-当主进程执行写操作时,则会拷贝一份数据,执行写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DB方式bgsave的基本流程?

  • fork主进程得到一个子进程,共享内存空间
  • 子进程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新的RDB文件
  • 用新RDB文件替换旧的RDB文件。

RDB会在什么时候执行?save 60 1000代表什么含义?
默认是服务停止时。代表60秒内至少执行1000次修改则触发RDB

RDB的缺点?

  • RDB执行间隔时间长,两次RDB之间写入数据有丢失的风险
  • 如果两次 RDB 之间发生故障或意外,如系统崩溃、断电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在最近一次 RDB 快照之后产生的数据丢失
  • fork子进程、压缩、写出RDB文件都比较耗时

AOF

AOF全称为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每一个写命令都会记录在AOF文件,可以看做是命令日志文件。
AOF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来开启AOF:

# 是否开启AOF功能,默认是no
appendonly yes
# AOF文件的名称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表示每执行一次写命令,立即记录到AOF文件
appendfsync always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然后表示每隔1秒将缓冲区数据写到AOF文件,是默认方案
appendfsync everysec 
# 写命令执行完先放入AOF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回磁盘
appendfsync 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文件会比RDB文件大的多。而且AOF会记录对同一个key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通过执行bgrewriteaof命令,可以让AOF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比如set num 123 和 set num 666,第二次会覆盖第一次的值,因此第一个命令记录下来没有意义。
所以重写命令后,AOF文件内容就是:mset name jack num 666

# Redis也会在触发阈值时自动去重写AOF文件。阈值也可以在redis.conf中配置:
# AOF文件比上次文件 增长超过多少百分比则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AOF文件体积最小多大以上才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主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前面已经记录了怎么装redis,在上面的基础上,192.168.1.101、192.168.1.102和192.168.1.103都装一下,每个节点的端口都是默认的6379,
开启主从关系:我们设置192.168.1.103为主节点,在其他两个配置文件中添加:replicaof <192.168.1.103> <637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只有103能写数据,101和102节点只能读操作

数据同步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述全量同步的流程?

  • slave节点请求增量同步
  • master节点判断replid,发现不一致,拒绝增量同步
  • master将完整内存数据生成RDB,发送RDB到slave
  • slave清空本地数据,加载master的RDB
  • master将RDB期间的命令记录在repl_baklog,并持续将log中的命令发送给slave
  • slave执行接收到的命令,保持与master之间的同步

全量同步需要先做RDB,然后将RDB文件通过网络传输个slave,成本太高了。因此除了第一次做全量同步,其它大多数时候slave与master都是做增量同步。什么是增量同步?就是只更新slave与master存在差异的部分数据

简述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区别?
全量同步:master将完整内存数据生成RDB,发送RDB到slave。后续命令则记录在repl_baklog,逐个发送给slave。
增量同步:slave提交自己的offset到master,master获取repl_baklog中从offset之后的命令给slave

什么时候执行全量同步?
slave节点第一次连接master节点时
slave节点断开时间太久,repl_baklog中的offset已经被覆盖时

什么时候执行增量同步?
slave节点断开又恢复,并且在repl_baklog中能找到offset时

master如何知道slave与自己的数据差异?

这就要说到全量同步时的repl_baklog文件了
这个文件是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只不过数组是环形,也就是说角标到达数组末尾后,会再次从0开始读写,这样数组头部的数据就会被覆盖。
repl_baklog中会记录Redis处理过的命令日志及offset,包括master当前的offset,和slave已经拷贝到的offset。
slave与master的offset之间的差异,就是salve需要增量拷贝的数据了。
随着不断有数据写入,master的offset逐渐变大,slave也不断的拷贝,追赶master的offset,直到数组被填满。
此时,如果有新的数据写入,就会覆盖数组中的旧数据。不过,旧的数据只要是绿色的,说明是已经被同步到slave的数据,即便被覆盖了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未同步的仅仅是红色部分。
但是,如果slave出现网络阻塞,导致master的offset远远超过了slave的offset:
如果master继续写入新数据,其offset就会覆盖旧的数据,直到将slave现在的offset也覆盖:
棕色框中的红色部分,就是尚未同步,但是却已经被覆盖的数据。此时如果slave恢复,需要同步,却发现自己的offset都没有了,无法完成增量同步了。只能做全量同步。

优化Redis主从就集群:

  • 在master中配置repl-diskless-sync yes启用无磁盘复制,避免全量同步时的磁盘IO。
  • Redis单节点上的内存占用不要太大,减少RDB导致的过多磁盘IO
  • 适当提高repl_baklog的大小,发现slave宕机时尽快实现故障恢复,尽可能避免全量同步
  • 限制一个master上的slave节点数量,如果实在是太多slave,则可以采用主-从-从链式结构,减少master压力

哨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在/usr/local/src/sentinel/目录下新建sentinel.conf文件

port 26379
sentinel announce-ip "192.168.1.103"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1.103 6379 2  # 选举master时的quorum值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60000
dir "/usr/local/src/sentinel"

可以使用sudo redis-sentinel sentinel/sentinel.conf --daemonize yes命令启动哨兵

Sentinel基于心跳机制监测服务状态,每隔1秒向集群的每个实例发送ping命令:
主观下线:如果某sentinel节点发现某实例未在规定时间响应,则认为该实例主观下线。
客观下线:若超过指定数量(quorum)的sentinel都认为该实例主观下线,则该实例客观下线。quorum值最好超过Sentinel实例数量的一半。

一旦发现master故障,sentinel需要在salve中选择一个作为新的master,选择依据是这样的:
首先会判断slave节点与master节点断开时间长短,如果超过指定值(down-after-milliseconds * 10)则会排除该slave节点
然后判断slave节点的slave-priority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如果是0则永不参与选举
如果slave-prority一样,则判断slave节点的offset值,越大说明数据越新,优先级越高
最后是判断slave节点的运行id大小,越小优先级越高。

Sentinel的三个作用是什么?
监控
故障转移
通知

Sentinel如何判断一个redis实例是否健康?
每隔1秒发送一次ping命令,如果超过一定时间没有相向则认为是主观下线
如果大多数sentinel都认为实例主观下线,则判定服务下线

故障转移步骤有哪些?
首先选定一个slave作为新的master,执行slaveof no one
然后让所有节点都执行slaveof 新master
修改故障节点,执行slaveof 新master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104529/article/details/13538822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