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 生成式 AI 如何重塑开发流程和开发工具?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生成式 AI 如何重塑开发流程和开发工具?

  •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AI)是一种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学习,从而生成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各种形式的数据,包括文本、语音、图像和代码等,特别是对话型人工智能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生成自然而有意义的对话。主要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 2023年春节后,人工智能在国内掀起一股热潮,生成式AI大模型的突破,让其具备重新定义生产力的潜力。但是单独AI模型的突破只是第一步,真正要形成生产力,导入到一个工业化的制造过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 在智能化软件工程领域,大模型近两三年来备受瞩目。Copilot的惊人首发,让人们意识到大模型在代码生成、代码审查和代码缺陷检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再加上ChatGPT的优秀交互式对话能力,AI技术为基础软件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人工智能自动生成代码发展现状
  • 代码自动生成的作用在于自动化生成代码,以实现用户所需的功能。举个例子,假如用户需要一个实现整型数组快速排序的算法,只需使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并提交给代码自动生成系统,系统便能够自动生成相应的代码。这种方式比较常见。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代码生成形式。以排序功能为例,此时代码自动生成系统接收一个形式化需求规约,规约表明给定输入为任意整型数组,输出为排序后的数组。系统会自动生成实现排序功能的代码,不限定使用哪种排序算法。
  • 目前,代码补全(也称为代码续写)已成为软件开发领域常用的工具辅助。它类似于我们使用输入法工具时的感受,当输入前几个字时,工具会自动提供后续内容的提示。代码补全是代码自动生成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已经在产业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上,这两者存在一些本质区别。代码自动生成适用于使用者无法理解生成的代码或者不知道自己要编写什么样的代码的情况下进行使用,而代码补全通常要求使用者知道自己要输入的代码,并且AI只是为了加快敲代码的速度。

方向一:自动化和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神经网络框架:TensorFlow、PyTorch等。这些框架提供了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使科学家们能够更容易地开发和部署AI模型。优点: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缺点: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
  • 深度学习平台:Keras、Scikit-learn等。这些平台为AI科学家提供了易于使用的接口,以便他们能够快速构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优点:简单易用;缺点:可能缺乏灵活性。
  • 数据处理工具:Pandas、NumPy等。这些工具用于处理、分析和准备训练数据,以便用于AI模型。优点:数据处理效率高;缺点:对于大规模数据可能存在性能问题。
  • 计算机视觉库:OpenCV、TensorFlow等。这些库提供了用于处理图像和视频的功能,包括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和图像分类等。优点:适用于计算机视觉任务;缺点:对于其他类型的数据可能不适用。
  • 自然语言处理库:NLTK、spaCy等。这些库用于处理自然语言文本数据,包括分词、词性标注和句法分析等。优点: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缺点:对于其他类型的数据可能不适用。
  • 强化学习框架:Gym、DeepMind等。这些框架用于开发和测试强化学习算法,以解决各种任务和游戏。优点:适用于强化学习任务;缺点:可能缺乏通用性。
  • 分布式计算框架:Apache Spark、Dask等。这些框架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和训练模型,以加速AI开发和部署。优点:提高计算效率;缺点:可能增加复杂性。
  • 模型优化工具:TensorBoard、TensorFlow等。这些工具用于监控和优化AI模型的性能,包括训练损失和准确率等指标。优点:优化模型性能;缺点: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资源。
  • 可视化工具:Matplotlib、Seaborn等。这些工具用于生成和展示AI模型的结果和预测,包括分类和回归等任务。优点:结果可视化;缺点:可能缺乏交互性。
  • 自动化工具:AutoML、Google Cloud AI等。这些工具用于自动化AI模型的训练、评估和部署,以减少人工干预和成本。优点:自动化流程;缺点:可能缺乏定制性。
  •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工具和库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领域。通过结合这些工具和库,AI科学家们可以更高效地开发和部署生成式AI模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创新和实用的工具出现,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便利和价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向二:理解和解决问题

生成式AI的黑盒性质使得它们的工作原理难以理解和解释,这限制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可解释性的生成式AI技术,以提高它们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方向三:安全和隐私

生成式AI可能存在版权、隐私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在应用生成式AI时加强法律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和约束,以确保其合法和道德的使用。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u011344545/article/details/135635144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