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核心内容整理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操作系统

目录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三)程序运行环境

1、CPU运行模式

2、中断和异常的处理

3、系统调用

4、程序的链接与装入

5、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与地址空间

(四)操作系统结构

(五)操作系统引导

(六)虚拟机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

2、进程/线程的状态与转换

3、线程的实现

4、进程与线程的组织与控制

5、进程间通信

(二)CPU调度与上下文切换

1、调度的基本概念

2、调度的目标

3、调度的实现

4、典型调度算法

5、上下文及其切换机制

(三)同步与互斥

1、同步与互斥的基本概念

2、基本的实现方法

3、锁

4、信号量

5、条件变量

6、经典同步问题

(四)死锁

1、死锁的基本概念

2、死锁预防

3、死锁避免

4、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2、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3、页式管理

4、段式管理

5、段页式管理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请求页式管理

3、页框分配

4、页置换算法

5、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s)

6、虚拟存储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式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

1、文件的基本概念

2、文件元数据和索引节点(inode)

3、文件的操作

4、文件的保护

5、文件的逻辑结构

6、文件的物理结构

(二)目录

1、目录的基本概念

2、树形目录

3、目录的操作

4、硬链接和软链接

(三)文件系统

1、文件系统的全局结构(layout)

2、外存空闲空间管理办法

3、虚拟文件系统

4、文件系统挂载(mounting)

五、输入输出(/0)管理

(一)I/0管理基础

1、设备

2、I/0控制方式

3、I/0软件层次结构

4、输入输出应用程序接口

(二)设备独立软件

1、缓冲区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假脱机技术(SPOOLing)

4、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三)外存管理

1、磁盘

2、固态硬盘


【考查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服务,理解操作系统所采用

的的策略、算法和机制。

2、能够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理解并描述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和计算机硬件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

3、能够运用操作系统原理,分析并解决计算机系统中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问题。

【考查大纲】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协调和分配系统资源、控制程序的执行、实现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资源: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设备等。它通过调度算法控制处理器的分配,通过内存管理机制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通过文件系统管理存储器中的文件和数据,通过设备管理机制控制外部设备的访问。

  2. 提供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命令或操作图形界面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3. 管理进程: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运行的进程。它通过进程调度算法控制进程的执行顺序,实现多任务和多用户的支持。操作系统还提供进程间通信机制,使不同进程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4. 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文件和目录,实现文件的存储、读写和删除等操作。它通过文件系统提供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管理,对文件进行索引和保护。

  5. 设备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输入输出设备。它通过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设备的初始化、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等。

  6. 错误处理: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错误和异常进行处理,保护系统资源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它通过错误检测和错误处理机制,如中断处理、异常处理和故障处理等,提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总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实现多任务和多用户的支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软件来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以下是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手动操作阶段(1940年代至1950年代初):在早期计算机系统中,用户需要手动设置计算机的开关和连接电缆。这种方式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2. 单道批处理系统阶段(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初):随着对计算机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开始开发单道批处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自动处理一批作业,不需要用户手动干预。典型的代表是IBM的OS/360。

  3. 多道批处理系统阶段(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初):多道批处理系统的出现使得多个作业可以同时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系统会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来决定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

  4. 分时系统阶段(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末期):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访问计算机。这种系统可以将CPU的时间划分为很小的时间片,以轮流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务。UNIX是该时期的重要操作系统。

  5.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开始流行。操作系统不再只是运行在服务器上,还可以运行在个人电脑等客户机上。

  6. 分布式操作系统阶段(1990年代至今):分布式操作系统是指运行在多个计算机之间的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资源可以被集中管理和利用。

  7. 虚拟化和云计算阶段(2000年代至今):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操作系统可以在物理硬件之上创建虚拟化的环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总体而言,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是从手动操作到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系统、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分布式操作系统,再到虚拟化和云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

(三)程序运行环境

1、CPU运行模式

内核模式,用户模式。

CPU运行模式分为内核模式和用户模式。

内核模式(也称为特权模式)是CPU的特权级别较高的运行模式,只有操作系统的内核可以在这个模式下执行特权指令和访问系统资源,如修改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管理等操作。内核模式通常用于操作系统内核的运行。

用户模式是CPU的特权级别较低的运行模式,普通应用程序在这个模式下运行,只能执行受限的指令和访问受限的系统资源。用户模式下的程序无法直接操作硬件设备和执行特权指令,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接口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用户模式通常用于普通应用程序的运行。

操作系统通过将CPU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来执行特权操作和管理系统资源,然后再将CPU切换回用户模式,继续执行应用程序。这种切换模式可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应用程序的错误操作对系统造成影响。

2、中断和异常的处理

中断和异常都是计算机系统发生错误或特殊事件时的处理机制。

中断是指外部设备请求处理器的一种机制。当外部设备发生某种特定事件时,例如键盘输入、定时器到期或硬件错误,会触发中断请求,使处理器暂时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并转而处理中断请求。处理中断请求包括保存当前任务的上下文、执行中断处理程序、恢复中断之前的任务状态等。

异常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或特殊情况。异常可以由指令执行错误、数据访问错误、资源不足等引起。当发生异常时,处理器会立即停止当前任务的执行,并转而执行异常处理程序。异常处理程序通常会尝试解决问题或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修复错误、恢复中断前的任务状态、向用户报告错误等。

中断和异常的处理机制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及时响应外部设备的请求或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错误,可以及时处理问题,防止系统崩溃或出现严重错误。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也是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中重要的概念,需要合理地设计和处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体验。

3、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是指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访问其服务的一种机制。应用程序通过调用特定的系统调用接口函数,请求操作系统执行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文件操作、进程管理、网络通信等。系统调用是用户态程序与内核态之间的接口,用户态程序通过系统调用将需要操作系统来完成的任务发送给内核,然后等待内核处理完成后返回结果。

系统调用的执行过程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步骤:

  1. 用户态程序通过软件中断或特定指令触发系统调用,将控制转移给内核态。
  2. 内核态根据系统调用的类型,将用户态程序的参数复制到内核中保存。
  3. 内核执行系统调用对应的操作,可能会访问和修改内核数据结构,完成对应功能。
  4. 内核将结果返回给用户态程序。
  5. 用户态程序继续执行后续的指令。

常见的系统调用有:

  1. 文件相关的系统调用,如打开文件、读写文件、关闭文件等。
  2. 进程管理相关的系统调用,如创建进程、结束进程、进程间通信等。
  3. 网络通信相关的系统调用,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等。
  4. 内存管理相关的系统调用,如分配内存、释放内存等。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的重要接口,应用程序通过系统调用可以获得操作系统底层的功能支持,实现更为复杂和高级的功能。

4、程序的链接与装入

程序的链接与装入指的是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程序时,将程序的代码与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并进行地址重定位和符号解析的过程。

链接是指将程序中的各个模块(代码段、数据段等)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文件的过程。在传统的链接过程中,链接器将各个模块的代码和数据段合并成一个连续的内存块,并将各个模块中的跳转和调用指令的地址进行修正,使其指向正确的地址。链接的过程还包括符号解析,即将程序中使用到的变量名、函数名等符号与其在内存中的地址进行关联。

装入是指将链接后的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内存中的过程。装入器负责将可执行文件中的代码和数据加载到内存中的合适位置,并为其分配地址空间。装入器还会进行地址重定位,即将程序中存储的相对地址转化为绝对地址,确保程序能正确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链接和装入的过程可以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两种方式。

静态链接是在编译时将程序的各个模块链接成一个可执行文件,包括代码段和数据段,并将符号的地址解析为绝对地址。这样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可以直接在操作系统中加载并执行。

动态链接是在程序运行时才进行的链接过程。在动态链接中,程序依赖的外部库函数不会在编译时被链接进可执行文件,而是在程序运行时才通过动态链接库加载进内存,并进行链接和装入。这样可以减小可执行文件的体积,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但相应的执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性能开销。

5、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与地址空间

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是指将程序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时,内存中的布局和结构。这包括代码段、数据段、堆、栈等。每个段都有特定的起始地址和大小。

地址空间是指进程可访问的内存范围。在32位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为4GB(2^32),而在64位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为16EB(2^64)。

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和地址空间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可以看作是地址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例如,代码段在内存中的位置和大小由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确定,而代码段在地址空间中的位置和大小由操作系统分配。

地址空间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重要的部分,如操作系统保留的区域、动态链接库、堆、栈等。这些部分的位置和大小也由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决定。

总的来说,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描述了程序在内存中的布局和结构,而地址空间是进程可访问的内存范围。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程序运行时内存映像决定了地址空间中各个部分的位置和大小。

(四)操作系统结构

分层,模块化,宏内核,微内核,外核。

操作系统结构是指操作系统的组织方式和架构设计。常见的操作系统结构有以下几种:

  1. 分层结构(Layered Structure):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上层的应用程序通过调用底层的服务来完成任务。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但层次间的通信开销较大。

  2. 模块化结构(Modular Structure):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定义接口和消息传递来进行通信。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但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较大。

  3. 宏内核结构(Monolithic Kernel Structure):将操作系统的功能集成到一个大型的内核中。所有的系统资源和功能都由内核管理和调度。这种结构效率较高,但可维护性较差,增加新功能需要修改内核代码。

  4. 微内核结构(Microkernel Structure):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放在微内核中,其他功能以独立的服务的形式运行在微内核之上。微内核只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如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但由于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较大,性能较差。

  5. 外核结构(Exokernel Structure):将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放在硬件层,应用程序直接控制硬件资源。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系统性能,但应用程序需要自行管理资源,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不同的操作系统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五)操作系统引导

操作系统引导是指在计算机启动时,由计算机固件(例如BIOS或UEFI)加载并运行的软件,用于引导和初始化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引导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加载固件:计算机启动时,固件会被加载到内存中,并开始执行。

  2. 初始化固件:固件会初始化计算机硬件,并进行自检和配置。

  3. 加载引导程序:固件会根据设定的启动顺序(通常是从硬盘、光盘或网络中加载),从预设的位置读取引导程序文件。

  4. 运行引导程序:引导程序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内核和其他必要的组件到内存中,并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5. 启动操作系统:引导程序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开始初始化和运行。

操作系统引导的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和固件进行适配和配置。例如,在传统的BIOS系统中,引导程序常常位于硬盘的引导扇区(MBR),而在现代的UEFI系统中,引导程序则存储在ESP(EFI System Partition)分区中。

总而言之,操作系统引导是计算机启动时的关键步骤,它确保了操作系统能够顺利加载和运行。

(六)虚拟机

虚拟机是一种基于软件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多台虚拟计算机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虚拟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虚拟机可以分为两类: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全虚拟化是指在虚拟机中运行的操作系统与底层硬件进行完全隔离,虚拟机对于操作系统来说就像是一台真实的计算机。而半虚拟化则是指虚拟机与底层硬件进行部分隔离,虚拟机需要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来与底层硬件进行通信。

虚拟机可以提供许多优势,例如:

1.资源隔离:不同的虚拟机可以独立分配计算资源,互不干扰。

2.快速部署:虚拟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创建和销毁,方便进行开发和测试工作。

3.容灾备份:虚拟机可以通过快照和复制功能,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的能力。

4.资源共享:多个虚拟机可以共享物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5.环境隔离:不同的虚拟机可以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相互之间互不干扰。

虚拟机技术在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开发和测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见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VirtualBox和Hyper-V等。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它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如内存、文件等)的基本单位。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互不干扰。进程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和协作。

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中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来进行通信和协作。由于线程之间的切换消耗资源较少,所以多线程的程序通常会比单线程的程序执行效率更高。

进程和线程之间的区别可以总结如下:

  1. 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
  2. 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
  3. 进程之间的切换开销较大,而线程之间的切换开销较小。
  4.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中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多个进程之间需要通过进程间通信来进行协作。
  5. 进程之间相互独立,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而线程之间共享进程的资源,一个线程的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进程的崩溃。
2、进程/线程的状态与转换

进程和线程在操作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可以相互转换。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进程和线程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

  1. 创建(New):当进程被创建时,它的状态就是新建状态。

  2. 就绪(Ready):一旦进程被创建,它就可以被调度执行。在等待CPU执行之前,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3. 运行(Running):当进程获得CPU时间片并正在执行时,它的状态变为运行状态。

  4. 阻塞(Blocked):一个进程可能因为等待某些资源(如I/O操作、信号量等)而被阻塞。在等待结束之后,进程的状态将转换为就绪状态。

  5. 终止(Terminated):进程执行完毕或者被提前终止,进程的状态将变为终止状态。

线程的状态和转换:

  1. 创建(New):当线程被创建时,它的状态就是新建状态。

  2. 就绪(Ready):一旦线程被创建,它可以被调度执行。在等待CPU执行之前,线程处于就绪状态。

  3. 运行(Running):当线程获得CPU时间片并正在执行时,它的状态变为运行状态。

  4. 阻塞(Blocked):一个线程可能因为等待某些资源(如I/O操作、锁等)而被阻塞。在等待结束之后,线程的状态将转换为就绪状态。

  5. 终止(Terminated):线程执行完毕或者被提前终止,线程的状态将变为终止状态。

进程和线程的状态转换是由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调度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操作系统的策略,进程和线程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3、线程的实现

内核支持的线程,线程库支持的线程。

线程的实现可以分为两种:内核支持的线程和线程库支持的线程。

  1. 内核支持的线程: 内核支持的线程,也称为原生线程,是由操作系统内核进行管理和调度的线程。在这种实现中,每个线程都由操作系统内核分配资源和调度执行。内核支持的线程具有以下特点:

    • 线程之间切换的开销较大,需要进行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
    • 线程的创建、销毁和切换等操作都需要系统调用,因此开销较大;
    • 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原语(如锁、信号量等)进行。
  2. 线程库支持的线程: 线程库支持的线程,也称为用户线程,是由线程库实现的线程模型。在这种实现中,线程库负责调度线程的执行,并提供与操作系统内核之间的接口。线程库支持的线程具有以下特点:

    • 线程之间切换的开销较小,不需要进行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
    • 线程的创建、销毁和切换等操作都在用户态完成,开销较小;
    • 线程库提供了自己的线程管理和调度机制,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线程的执行;
    • 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可以使用线程库提供的同步机制(如互斥锁、条件变量等)进行。

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对于线程的实现方式有所差异,常见的线程库包括POSIX线程库(pthread)、Java线程库(java.lang.Thread)等。无论是内核支持的线程还是线程库支持的线程,都可以用于实现多线程编程,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运行效率。

4、进程与线程的组织与控制

进程和线程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组织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并且可以在操作系统上独立运行。进程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彼此不能直接访问对方的内存空间和资源。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进程的创建、调度、切换和销毁等操作。

线程是进程中的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创建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线程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共享的内存,因此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响应性。不同线程之间的切换更快,因为它们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

进程和线程之间有以下关系:

  1. 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一个进程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线程。

  2.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单位。

  3. 线程可以共享进程的资源,包括内存空间和打开的文件等,但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栈空间和寄存器。

  4. 线程之间的切换比进程之间的切换更快,因为线程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

组织和控制进程和线程的目的是确保它们的有序执行、资源分配和数据共享的正确性。操作系统通过调度算法来决定进程和线程的执行顺序,确保每个进程或线程都有公平的机会使用CPU资源。操作系统还提供了各种同步和互斥机制来保护共享资源,以避免并发访问导致的数据异常和不一致。

5、进程间通信

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管道。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简称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方式。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共享内存、消息传递和管道。

  1.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高效方式,它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实现数据共享。共享内存通常由操作系统提供支持,通过将内存区域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使得多个进程可以直接访问该内存区域。不过,由于共享内存是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数据的,因此需要额外的同步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斥性。

  2. 消息传递:消息传递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在消息传递中,进程之间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消息队列或信号量等机制来发送和接收消息。发送方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接收方从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并进行处理。消息传递的优点是进程之间的数据相对独立,不会引起数据的竞争和冲突,但是由于涉及到消息的拷贝和操作系统调用的开销,可能会影响通信的效率。

  3. 管道:管道是一种单向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可以将一个进程的输出作为另一个进程的输入。管道可以分为有名管道和无名管道两种。有名管道是一种文件系统内的特殊文件,进程可以通过打开该文件来进行通信;无名管道则是在创建进程时自动创建的,是一种进程专用的通信管道。管道一般只能实现一对一的通信关系,如果需要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多个管道进行串联或者采用其他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以上是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来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二)CPU调度与上下文切换

1、调度的基本概念

调度是指根据一定的算法和策略,将资源分配给任务或作业,以实现任务的执行顺序和优先级的管理。调度通常发生在操作系统中,包括进程调度、线程调度和作业调度等方面。

进程调度是指对正在运行的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以决定哪个进程将占用处理器资源。常见的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线程调度是指将线程分配给处理器资源以实现并发执行。由于线程与进程共享了资源,因此线程调度通常发生在进程调度的基础上。线程调度算法包括抢占式调度和非抢占式调度。

作业调度是指根据作业的特点和资源需求,将作业分配给处理器资源以实现并发执行。作业调度算法通常考虑作业的优先级、资源需求和系统负载等因素。

调度的目标是实现高效利用系统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响应时间,以及保证系统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不同的调度算法和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2、调度的目标

调度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安排和优化资源的使用,以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好的工作结果。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任务,减少资源浪费和工作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出。

  2. 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资源,如人力、设备和原材料,使其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充分发挥作用。

  3. 缩短等待时间:通过合理调度和优化工作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4.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合理调度和安排工作,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5. 提高资源利用的公平性:通过公平合理地调度资源,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不均衡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调度的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以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调度的实现

调度器/调度程序(scheduler),调度的时机与调度方式(抢占式/非抢占式),闲逛进程,内核级线

程与用户级线程调度。

调度是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用于确定运行在计算机上的可执行任务的执行顺序和时间分配。调度器是负责执行调度算法的程序,它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和算法确定任务的执行顺序。

调度程序可以按照不同的时机进行调度,包括进程创建时、进程终止时、等待事件结束时、时间片用完时等。根据调度时机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调度方式。

抢占式调度是指当一个任务正在执行时,有更高优先级的任务进入系统时,会中断当前任务的执行,将CPU分配给更高优先级的任务,直到该任务执行完成或被抢占。非抢占式调度是指任务一旦开始执行后,只有在任务主动释放CPU或运行结束后,才能将CPU分配给其他任务。

闲逛进程是指在系统中没有可执行任务时,系统会创建一个空闲进程来占用CPU,并进行一些空闲状态下的处理。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内核级线程调度是指操作系统内核根据预设的调度算法进行线程的切换,以使线程能够充分利用CPU资源。用户级线程调度则是由用户程序自己来进行线程切换,这种调度方式相对于内核级线程调度更加灵活,但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开销。

4、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多级队列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典型调度算法是一种操作系统中用于决定进程执行顺序的算法。以下是典型的调度算法:

  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即先到达的进程先执行。

  2. 短作业(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SJF):根据进程的执行时间进行调度,执行时间短的进程先执行。

  3.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用完后,进程被暂停执行并放入就绪队列的末尾,然后下一个进程开始执行。

  4. 优先级调度算法(Priority):每个进程被赋予一个优先级,优先级高的进程先执行。

  5.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RRN):根据进程的响应比进行调度,响应比是等待时间与执行时间之和的比值,响应比高的进程先执行。

  6. 多级队列调度算法(MLQ):将就绪队列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优先级,进程按优先级分配到不同的队列中,每个队列按FCFS调度。

  7.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MFQ):将就绪队列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优先级和时间片大小,进程按优先级分配到不同的队列中,每个队列按照时间片轮转调度。

这些调度算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5、上下文及其切换机制

上下文是指在机器学习模型中存储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上下文通常被定义为当前语言单位的前后环境。它是理解词语或句子含义的重要因素。当我们阅读或者听到一句话时,我们会考虑前面的句子、段落或者对话的内容来理解当前句子的含义。

在机器学习中,上下文切换机制是指在模型中切换或存储上下文信息的方式。常见的上下文切换机制包括隐藏状态和注意力机制。

隐藏状态是一种在循环神经网络(RNN)中使用的上下文切换机制。它是通过在模型中引入一个隐藏状态向量来存储和更新上下文信息。隐藏状态向量会根据前一个时间步的输入和之前的隐藏状态计算得到,并在当前时间步的计算中使用。

注意力机制是一种在神经网络中使用的上下文切换机制。它在模型中引入一个注意力向量来存储和获取上下文信息。注意力向量会根据输入的序列和当前时间步的隐藏状态计算得到,并根据注意力权重对输入序列进行加权求和。

上下文切换机制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和生成文本。通过引入上下文信息,模型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语句的含义,甚至整个对话的含义。这有助于提高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性能。

(三)同步与互斥

1、同步与互斥的基本概念

同步是指多个进程或线程按照一定顺序执行,协调彼此的操作,确保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互斥是指多个进程或线程不能同时访问某个共享资源,以避免数据的冲突和不一致。

2、基本的实现方法

软件方法,硬件方法。

软件方法:通过编程实现临界区、互斥锁等机制来保证同步与互斥。

硬件方法:通过硬件支持的原子操作、中断屏蔽等方式来实现同步与互斥。

3、锁

锁是一种基本的同步机制,用于确保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临界区代码。常见的锁包括互斥锁、读写锁、条件变量等。

4、信号量

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工具,它可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常见的信号量包括二元信号量和计数信号量。

5、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用于线程间等待和唤醒,使得线程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进行等待和唤醒操作,从而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

6、经典同步问题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者写者问题;哲学家进餐问题。

  •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生产者生产数据放入缓冲区,消费者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消费,要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操作不会冲突。
  • 读者写者问题:多个读者可以同时读取共享数据,但写者在写入数据时需要独占访问,且读者与写者之间互斥。
  • 哲学家进餐问题:多个哲学家围坐在桌子周围,每个哲学家左右两边各有一支筷子,需要拿到两支筷子才能进餐,但只有一定数量的筷子可用,需要避免死锁和饥饿情况的发生。

(四)死锁

1、死锁的基本概念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在争夺系统资源(如内存、I/O设备等)时,由于资源被互斥地占用,导致进程无法继续执行,并且也无法释放所占用的资源,从而陷入相互等待的状态,无法推进的情况。

2、死锁预防

死锁预防是通过破坏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来避免死锁的发生。这四个条件是互斥、占有和等待、不可剥夺和环路等待。为了预防死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破坏互斥条件: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某些资源,如读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不会产生互斥冲突。
  • 破坏占有和等待条件:要求进程在申请资源时要一次性获取所有需要的资源,而不是逐个申请,这样可以避免进程占有一部分资源后等待其他资源的情况。
  • 破坏不可剥夺条件:对于某些进程占有的资源,如果其他进程申请失败,可以强制剥夺这些占有资源的进程,以满足其他进程的需求。
  • 破坏环路等待条件:为资源编号,规定进程只能按照编号递增的顺序申请资源,避免形成环路等待。
3、死锁避免

死锁避免是通过系统分析和资源状态预测来避免可能导致死锁的进程运行。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银行家算法,即在系统运行时为进程分配资源时,先检查分配后的状态是否会导致死锁的发生,如果会,则不予分配。

4、死锁检测和解除

死锁检测是在系统运行时周期性地检测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常用的方法是资源分配图算法。如果检测到存在死锁,则需要进行解除。解除死锁的方法有资源剥夺法和进程回退法。资源剥夺法是选择一些进程,剥夺其占有的某些资源,以解除死锁;进程回退法是将一些进程回退到之前的某个状态,使得资源可以被其他进程使用,从而解除死锁。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地址变换,内存共享,内存保护,内存分配与回收。

内存管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资源。以下是一些内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1. 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逻辑地址空间是指程序在运行时逻辑上可访问的地址范围,而物理地址空间是指计算机实际的内存地址范围。通过地址变换机制,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2. 地址变换: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通常使用分段或分页技术进行地址变换,将逻辑地址划分为不同的段或页,并将它们映射到物理地址。

  3. 内存共享:多个进程可以共享相同的物理内存区域,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内存共享可以通过共享库、映射文件等方式实现。

  4. 内存保护:通过设置合适的权限位或使用硬件机制,保护进程的内存空间不被其他进程非法访问。内存保护可以防止程序的错误或恶意行为对系统造成危害。

  5. 内存分配与回收:操作系统需要为不同的进程分配合适的内存空间,并在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回收已分配的内存。常用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差适应等。

这些基本概念是内存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内存资源,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是一种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连续的分区,并将分区分配给不同的进程使用的方式。其中包括固定分区分配、可变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等不同的分配方式。

3、页式管理

页式管理是将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并通过页表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页式管理可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地址空间的灵活性。

4、段式管理

段式管理是将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划分为不同大小的段,并通过段表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段式管理可以提高程序的模块化和共享代码的灵活性。

5、段页式管理

段页式管理是将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结合起来,将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段,并将每个段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通过段表和页表,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段页式管理综合了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的优点,可以更好地管理大型程序的内存

(二)虚拟内存管理

1、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虚拟内存是一种将辅助存储器(通常是硬盘)作为主存储器的扩展的技术。它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并将不常用的数据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只在需要时再加载到主存储器中。

2、请求页式管理

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虚拟内存管理技术,它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同时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框。当进程访问一个未加载到主存的页面时,会触发一个缺页异常,操作系统负责将所需页面加载到主存中。

3、页框分配

页框分配是指操作系统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框,并根据需要分配给不同的进程。常见的页框分配策略包括等分分配、比例分配和多级分配等。

4、页置换算法

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操作系统需要选择一个页面将其换出到辅助存储器,以腾出空间加载新的页面。常见的页置换算法包括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和第二次机会算法等。

5、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s)

内存映射文件是一种将文件的内容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的方法。通过内存映射文件,进程可以直接访问文件的内容,而不需要通过读取和写入操作进行。

6、虚拟存储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式

虚拟存储器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页面置换开销、缺页中断频率、页面局部性和页面大小等。为了提高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式:优化页置换算法、提高页面局部性、增加物理内存大小、使用更大的页面大小和使用预取技术等。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

1、文件的基本概念

文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基本数据单元。它可以是文本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形式。文件通常由一系列字节组成,每个字节都有一个特定的地址。

2、文件元数据和索引节点(inode)

文件元数据是文件的描述性信息,如文件名、文件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索引节点是文件系统中特有的数据结构,用来存储文件的元数据和文件数据的位置信息。

3、文件的操作

建立,别除,打开,关闭,读,写。

  • 建立:创建一个新文件,分配存储空间,并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文件名。
  • 删除:从文件系统中删除一个文件,释放其占用的存储空间。
  • 打开:打开一个文件以便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
  • 关闭:关闭一个已打开的文件,释放相关资源。
  • 读: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 写: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4、文件的保护

文件的保护控制了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可以分为读、写、执行三个权限。文件的保护可以通过文件系统的权限控制机制来实现,通过授权和用户组来确定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5、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指的是文件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可以是顺序结构、索引结构、链式结构等。顺序结构是将文件划分为块,按照块的顺序存储数据;索引结构使用索引表来记录数据的位置;链式结构使用链表将数据块连接起来。

6、文件的物理结构

文件的物理结构指的是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存储方式。常见的物理结构有连续存储、分块存储、索引存储等。连续存储将文件连续地存放在存储介质上;分块存储将文件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进行存储;索引存储使用索引表记录数据的位置。不同的文件系统使用不同的物理结构来实现文件的存储。

(二)目录

1、目录的基本概念

目录是计算机存储文件的一种方式,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目录包含文件的名称和文件所在的路径。

2、树形目录

树形目录是一种将目录组织成树状结构的形式。根目录位于最顶层,下面可以有多个子目录,每个子目录又可以包含更多的子目录,以此类推。

3、目录的操作

目录操作是指对目录进行创建、删除、复制、重命名、移动等操作。一些常见的目录操作命令包括mkdir(创建目录)、rmdir(删除空目录)、cp(复制目录)、mv(移动目录)、rm(删除目录)等。

4、硬链接和软链接

硬链接和软链接是两种创建文件或目录链接的方式。硬链接是指通过物理方式将一个文件或目录链接到另一个位置,而软链接是指通过创建一个指向原始文件或目录的快捷方式。

硬链接的特点:

  • 硬链接可以像原文件一样被访问,没有区别。
  • 硬链接不能链接到一个目录,只能链接到文件。
  • 硬链接只是增加了原文件的一个链接,不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 当原文件被删除时,硬链接依然存在,直到所有链接都被删除才会释放磁盘空间。

软链接的特点:

  • 软链接是一个指向原文件或目录的快捷方式。
  • 软链接可以链接到文件或目录。
  • 软链接自身占用磁盘空间,大小取决于链接的原文件或目录的大小。
  • 当原文件或目录被删除时,软链接失效。

硬链接和软链接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需求。硬链接适合用于创建多个拥有同样内容的文件,软链接适合用于创建指向其他文件或目录的快捷方式。

(三)文件系统

1、文件系统的全局结构(layout)

文件系统在外存中的结构,文件系统在内存中的结构。

文件系统的全局结构(layout) 文件系统的全局结构是指文件系统在外存中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说,文件系统会将外存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包括引导块、超级块、inode、数据块等。引导块用于系统的启动和引导操作系统,超级块存储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inode存储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信息,数据块存储文件的实际数据。

文件系统在内存中的结构是指文件系统在操作系统内存中的表示方式。一般来说,操作系统会为每个已挂载的文件系统分配一个虚拟内存地址空间,用于缓存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和数据,以提高文件系统的访问效率。

2、外存空闲空间管理办法

外存空闲空间管理办法是指文件系统如何管理外存中的空闲空间,以便于存储新的文件和数据。常见的管理办法包括位图管理、链表管理和自由空间表管理。

位图管理将外存空间划分为一定大小的块,使用一个位图来表示每个块的使用情况,1表示已被使用,0表示空闲。

链表管理使用链表的方式来表示空闲块之间的关系,每个块中存储下一个空闲块的位置。

自由空间表管理将空闲块的位置信息存储在一个表中,供文件系统进行查找和分配。

3、虚拟文件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抽象层,用于统一管理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它隐藏了底层文件系统的差异,提供了一致的接口供上层应用程序使用。虚拟文件系统通过定义一套标准的文件操作接口,如打开、读写、关闭等,使得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关心底层文件系统的情况下操作文件。

虚拟文件系统还可以提供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缓存、文件系统安全等功能。

4、文件系统挂载(mounting)

文件系统挂载(mounting) 文件系统挂载是指将文件系统连接到操作系统的指定目录上,使得该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和数据可以通过该目录进行访问。在Linux系统中,通过使用mount命令可以将外部存储设备或其他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的目录上。

挂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 检查目标目录是否为空,如果不为空则需要先卸载该目录下的文件系统。
  • 在目标目录上创建一个目录项,并为该目录项关联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
  • 根据文件系统的类型和设备信息,读取该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信息,如超级块、inode等。
  • 将元数据信息加载到内存中,以便于操作系统对文件系统的访问。
  • 更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表,记录该文件系统的挂载状态。

文件系统挂载可以使得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统一的文件操作接口来访问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提高了文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五、输入输出(/0)管理

(一)I/0管理基础

1、设备

设备的基本概念,设备的分类,I/0接口,I/0端口。

设备的基本概念: 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外部硬件组件或外部设备,用于输入、输出、存储、处理和控制信息。它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的I/O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设备的分类: 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

  1.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2.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输出到外部,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频设备等。
  3.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例如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4. 处理设备:用于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和控制,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处理器(GPU)等。
  5. 通信设备: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例如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等。

I/O接口: I/O接口(Input/Output Interface)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I/O接口通常由硬件电路和软件驱动程序组成。

I/O端口: I/O端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物理或逻辑接口。它们可以是计算机系统上的物理插孔、插槽或在线路上的逻辑地址。每个I/O端口通常对应一种特定类型的设备,并通过I/O接口与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2、I/0控制方式

轮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

I/O控制方式是指实现输入/输出操作的方法。常见的I/O控制方式有轮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

  1. 轮询方式(Polling):在轮询方式中,CPU通过不断地查询I/O设备的状态来确定是否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CPU周期性地查询每个I/O设备,直到设备准备好数据传输为止。轮询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但缺点是占用CPU资源较高。

  2. 中断方式(Interrupt):在中断方式中,I/O设备通过发送中断信号来通知CPU准备好了进行数据传输。当I/O设备准备好后,会触发一个中断请求,CPU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暂停当前的任务,保存现场,并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来处理该I/O设备的数据传输。中断方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CPU时间,但缺点是中断处理程序的开销较大。

  3. DMA方式(Direct Memory Access):在DMA方式中,I/O设备通过直接访问主存储器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CPU的干预。DMA控制器负责管理数据传输,CPU只需要对DMA控制器进行设置和启动,并在数据传输完成后进行相应的处理。DMA方式的优点是减少了CPU的负担,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但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

不同的I/O设备和应用场景可能适用不同的I/O控制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3、I/0软件层次结构

中断处理程序,驱动程序,设备独立软件,用户层I/0软件。

I/O软件层次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 中断处理程序:负责处理硬件设备发送的中断请求。当设备发生输入/输出操作时,它会发送一个中断请求给CPU,中断处理程序会响应并处理该请求。这一层负责管理中断请求的优先级、调度以及响应。

  2. 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硬件设备的控制程序,负责与硬件交互并提供对硬件的访问功能。驱动程序直接与设备的硬件接口进行通信,将设备的输入/输出操作转换成适合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使用的接口。

  3. 设备独立软件:设备独立软件是对硬件设备的抽象层,它屏蔽了硬件的细节,提供统一的接口给上层的用户层I/O软件使用。设备独立软件是操作系统内核的一部分,它负责管理不同类型设备的驱动程序,并提供一致性的I/O接口给用户层程序。

  4. 用户层I/O软件:用户层I/O软件是应用程序访问和使用硬件设备的接口。它提供了用户友好的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用户层I/O软件封装了底层的设备独立软件接口,使应用程序与硬件设备隔离,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4、输入输出应用程序接口

字符设备接口,块设备接口,网络设备接口,阻塞/非阻塞I/O。

输入输出应用程序接口(IO API)是一组函数和工具,用于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它定义了如何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以及如何访问和管理不同类型的设备。

字符设备接口是用于与字符设备进行通信的API。字符设备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读写的设备,例如终端、串口、打印机等。字符设备接口提供了读取和写入字符数据的函数,以及控制设备属性和状态的函数。

块设备接口是用于与块设备进行通信的API。块设备以固定大小的数据块(通常是512字节)进行读写,例如硬盘、SSD等。块设备接口提供了读取和写入数据块的函数,以及控制设备属性和状态的函数。

网络设备接口是用于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API。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网卡、无线网卡等。网络设备接口提供了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的函数,以及设置和管理网络连接的函数。

阻塞/非阻塞I/O是指IO操作是否会阻塞应用程序的执行。在阻塞I/O中,应用程序在IO操作完成之前会被阻塞,无法执行其他操作。而非阻塞I/O则允许应用程序在IO操作进行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操作。

这些接口和机制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一部分,使得应用程序能够与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通过使用这些接口,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各种输入输出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设备独立软件

1、缓冲区管理

缓冲区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功能,用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缓冲区是一个存储数据的区域,它位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缓冲区可以减少对外部设备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缓冲区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缓冲区的分配和释放、缓冲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以及缓冲区的管理策略。

对于缓冲区的分配和释放,操作系统需要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动态分配和释放缓冲区。分配缓冲区时,操作系统需要考虑缓冲区的大小、数量和位置等因素,并确保分配的缓冲区不会超出系统的容量。

缓冲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是缓冲区管理的核心任务。当数据需要从外部设备读取到主存储器时,操作系统会将数据先读取到缓冲区中,再从缓冲区中读取到主存储器中。同样地,当数据需要从主存储器写入到外部设备时,操作系统会将数据先写入到缓冲区中,再从缓冲区中写入到外部设备中。

缓冲区的管理策略涉及到缓冲区的替换算法和写入策略。常见的缓冲区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FIFO)、最近最少使用(LRU)和最不经常使用(LFU)等。写入策略可以是延迟写入(Delayed Write)或立即写入(Immediate Write),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应用程序的需求来确定。

总之,缓冲区管理在操作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性能。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缓冲区,可以减少对外部设备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2、设备分配与回收

设备分配与回收是指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合理分配和回收利用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设备分配与回收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和运维工作。

设备分配是指将计算机设备分配给不同的用户、部门或场所使用。在分配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情况,合理地分配计算机设备。例如,对于一家公司而言,需要根据员工的数量和工作需要,分配足够数量的计算机设备给每个员工使用。设备分配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配置,使得每个用户或部门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工作的设备。

设备回收是指对不再需要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回收和重新利用。在设备回收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使得设备能够重新投入使用。设备回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和分类,将能够继续使用的设备重新分配给其他用户或部门,而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需要进行合适的处理,例如进行适当的报废或回收。

设备分配与回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设备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管理。合理的设备分配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而设备回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同时,设备分配与回收还需要注意合法合规的问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总之,设备分配与回收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乎计算机设备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还关系到企业的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设备分配与回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效果和效益。

3、假脱机技术(SPOOLing)

假脱机技术,也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eral Operations On-Line),是一种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技术。它允许多个任务同时向输入/输出设备发送数据,而不需要等待设备完成当前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使得任务可以并发执行。

在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中,当一个任务需要与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通信时,它必须等待设备完成当前操作,然后才能继续执行下一个操作。这种方式效率较低,特别是当任务需要频繁地与设备通信时。

通过使用假脱机技术,系统可以将任务的输入/输出数据先存储到一个临时的虚拟设备(称为SPOOL),然后让设备自行处理这些数据。这样,任务可以快速地将数据发送到SPOOL,并立即继续执行下一个操作,而无需等待设备的实际操作完成。设备则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从SPOOL中读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假脱机技术通常用于打印任务,其中打印数据被发送到打印机的SPOOL中,然后由打印机自行处理打印任务,而不会阻塞主机系统。这样,主机系统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而打印机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从SPOOL中获取打印数据并进行打印。

除了打印任务,假脱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与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频繁交互的任务,比如磁盘操作、网络通信等。

总之,假脱机技术允许系统在数据的输入/输出过程中实现并发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响应性。

4、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Device Driver Interface,简称DDI)是一种允许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DDI是在操作系统中实现的一组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提供对硬件设备的访问和控制。

DDI通常包含以下功能:

  1. 设备的初始化和配置:DDI提供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初始化设备并配置其各种属性和功能。
  2. 设备的读写操作:DDI提供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读取和写入设备的数据。这些操作可以包括从设备读取数据、向设备写入数据以及控制设备的各种操作。
  3. 设备的中断处理:DDI提供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处理设备产生的中断信号。这些函数和数据结构可以注册中断处理程序,并在设备产生中断时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
  4. 设备的状态查询和控制:DDI提供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查询设备的状态和控制设备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查询设备是否可用、查询设备的工作模式、查询设备的错误状态等。
  5. 设备的资源管理:DDI提供函数和数据结构,用于管理设备的资源,如内存、IO端口、中断等。这些功能包括分配和释放设备的资源,以及管理设备的资源冲突。

通过DDI,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和使用相应的数据结构与设备进行通信。这样,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对硬件设备的访问和控制,从而实现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与硬件设备的接口。

(三)外存管理

1、磁盘

磁盘结构,格式化,分区,磁盘调度方法。

磁盘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的重要设备,它由若干个磁性盘片叠加在一起构成。每个盘片都会被划分成若干个磁道,而每个磁道则被划分成若干个扇区。

磁盘结构指的是磁盘的物理布局。一般来说,磁盘上的数据是按磁道存放的,每个磁道上包含若干个扇区,而一个扇区则是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磁盘上还会包含一些额外的信息,如引导记录、文件系统等。磁盘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效率和可靠性。

格式化是指对磁盘进行划分和初始化,以便于操作系统能够识别并使用磁盘。格式化会清除磁盘上的所有数据,并对磁盘进行分区,以便于数据的组织和管理。通常情况下,磁盘格式化会选择一种文件系统格式进行。

分区是指将磁盘划分成多个逻辑部分,每个部分被称为一个分区。每个分区可以独立地格式化、挂载和使用。分区的目的是将磁盘空间分割成多个部分,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磁盘空间。

磁盘调度方法指的是操作系统对磁盘访问请求进行调度的方法。由于磁盘的访问速度相对于 CPU 的速度较慢,所以磁盘调度方法的目的是优化磁盘的访问顺序,以提高磁盘的读写效率。常见的磁盘调度方法包括先来先服务 (FCFS)、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SSTF)、电梯算法 (SCAN) 等。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策略来选择下一个要访问的磁道,以最小化磁盘的寻址时间。

2、固态硬盘

读写性能特性,磨损均衡。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是一种采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拥有较高的读写性能和更低的访问延迟。

读写性能是固态硬盘的一个重要特性。由于固态硬盘采用闪存芯片进行数据读写,因此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快地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另一个特性是磨损均衡。由于SSD中的闪存芯片具有有限的写入寿命,频繁的写入操作可能导致某些闪存块的寿命提前耗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固态硬盘通常使用磨损均衡算法,它会将数据在不同的闪存块之间进行平衡写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某些闪存块的写入次数,延长整个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因此,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特性和磨损均衡使其成为现代计算机中流行的存储设备之一。它们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的性能,并且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LYX_WIN/article/details/13508727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