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由于存在视觉暂留效应,所以看运动的物体时,看到的每一帧画面都包含了一段时间内 (大约 1/24 秒) 的运动过程,所以这帧画面事实上是模糊的。对电影的截图来说,动态画面的每一帧也都是模糊的,例如图 1 为某部电影截图,展现的是在高速飞行中的拍摄效果,所以俯拍到的路面字迹是模糊的。但是一般来说,电脑游戏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以清晰的静态方式绘制出的,所以需要较高的帧率才能感觉到平滑,否则感觉会不够流畅。为了以较低的帧率能够取得较流畅的感受,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人们开发出了能够模拟动态模糊效果的算法。
??第一阶段问题: 当我们给出一张动态模糊的图片时,很难看清被摄景观的细节。请设计合理的数学模型,以恢复出尽可能清晰的画面。为简单起见,我们可以假设摄像机的运动导致了模糊,也就是图中的全部景观都以一个相同的速度运动。在论文中可以使用图 1,也可以另行选用动态模糊的图像作为算例。
??为了以较低的帧率能够取得较流畅的感受,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人们开发出了能够模拟动态模糊效果的算法。在此我们假设摄像机的运动导致了模糊,也就是图中的全部景观都以一个相同的速度运动,利用模糊图像复原算法复原出高清晰、高分辨率的图像。
??针对问题一建立 PSF 点扩散函数:通过采取傅里叶变换得到图片每点处的梯度大小,用来反映三维图像中的第三个量,然后灰度化处理频谱图S(𝑢, 𝑣)。以 R、G、B 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 Radon 变换计算图像矩阵在某一特定方向的积分,较准确的得出运动模糊图像运动方向𝜃。
??针对问题二同样建立 PSF 点扩散函数:利用得到二维模糊图像𝑔的一维频谱图像S,将二维问题降维成一维问题并结合估计出的运动方向角度𝜃,将频谱图像反向旋转𝜃。对旋转后的一维频谱图像S进行 SPF 滤波与二值化处理,按列累加进行微分运算计算出自相关图像,估计出拍摄的物体与实际物体的位移差L。
??针对问题三建立点扩展函数:利用问题一、二所求的模糊方向和模糊尺度,建立相应的运动模糊图像点扩展函数。用 Lucy-Richardson 滤波算法建立基于MATLAB 平台的仿真对附件图片 1 进行复原。引入 PSNR 的定义将图像的清晰度与其相关联,分析清晰度与迭代次数的相关性,进而转化为分析迭代次数与 PSNR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简化了模型。
??针对问题四将小波变换理论与 Lucy-Richardson 算法相结合:选取适当的阀值将图片进行多级分解,并将每一级的高低频部分单独分离:将低频部分与 L-R 算法结合利用 Lucy-Richardson 算法恢复图像;高频部分进行阀值降噪后,将噪声分离出去,最大可能地降低噪声对 Lucy-Richardson 算法的影响。在多次分级运算后,高低频的不同频域采取不同的复原方法,完成对模糊图片的复原。
??问题一的分析
??为了减少所拍图片的还原难度,我们需要得出拍摄相机与物体之间的模糊角度,通过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好的沿着指定方向进行还原。首先我们要创建出图片退化的线性数学模型,接着选择准则函数,并以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然后进行数学推演。推演过程中通常要进行表达形式(即空域形式、频域形式、矩阵-矢量形式或变换域形式)的相互转换,最后得到图像复原的公式。
??就一张单纯图片而言,我们无法得知这张图片的频率大小,因为所拍摄的物体是空间的,而图片是平面的。因此需要引入第三个量,使图片能够反映出三维的信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用梯度来反映第三个量,而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傅里叶变换得到图片每点处的梯度大小。即将一些看似紊乱的函数,用很多条正弦波组合表现出来。从图片表示上,可以说是把图片上的信息用频率的方式给表示出来。表现出来的频率用灰度梯度的形式显示到电脑屏幕上。比如说,在一个温度变化不大,空间变化不大的区域如沙漠,其表现出来的灰度梯度就会比较平稳;而对于像大陆表面温度,变化是相对明显的,因此表现出来的灰度会呈现较为剧烈的现象。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先把图形进行灰度化处理。以 R、G、B 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RGB图的每个象素的颜色可以用该三维空间的一个点来表示,而Gray 图的每个象素的颜色可以用直线R = G = B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于是rgb转gray 图的本质就是寻找一个三维空间到一维空间的映射,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射影(即过rgb空间的一个点向直线R = G = B做垂线),事实上Matlab也是这样做的,并且有Gray = 0.29900 ? R + 0.58700 ? G + 0.11400 ? B。
??我们可以用matlab求出已知图像的傅里叶频谱图,其会表现出来明暗不一的亮点,这种现象就是梯度,就是这个点的频率与相邻点的频率差异大小(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空间上的高矮程度)。那么空间上的三维向量全给表现出来了。在亮度较大的地方,它的梯度也就较大;在亮度较小的地方,其梯度也就相对较小。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出能量的分布大小。如果变换后的图像亮点很多,说明原图片很多点与相邻点的梯度差异较大,说明原图像比较刺眼,比较尖锐。如果变换后的图像暗点很多,说明很多点与相邻点的梯度差异较小,说明原图像比较平稳,比较柔和。
??因为所拍图像可能含有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将傅里叶频谱图放在原点,这样图像就是以原点为中心对称分布。如果出现还有其他的对称点,那么这个就是干扰因素,可能受到了其他正弦函数的干扰。从图像上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图像是否收到干扰。当然这种方式只能较为粗略的观察图像的干扰情况,因此精度不高,但是也能满足实验要求了。设暗纹与x轴正向夹角为φ,运动模糊方向与x轴夹角为θ,图像尺寸为M × N,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时频特性可以知道,可通过公式tan 𝜃 = tan(𝜑 ? 90°) × M/N 得到模糊角度 θ ,因此只要通过 Radon 变换检测出频谱暗条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即可到运动模糊方向。
??问题二的分析
??在多数情况下,导致运动模糊是因为拍摄的设备与场景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例如无人机低空侦察,抓拍高速汽车等等。这类的运动模糊都具有速度较大、曝光时间较短的特点,因而在拍摄时间内,运动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文依据运动模糊图像和原始图像在频谱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直接在二维方向进行考虑,但 x,y 坐标下都会有位移,不方便考虑。我们可以结合估计出的运动方向角度,对图像进行旋转变换,运用微分自相关方法,将二维问题降维成一维问题,之后应用一维频谱的方法估计出拍摄的物体与实际物体的位移差(即模糊尺度)。
??问题三的分析
??问题三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考虑到利用 Lucy-Richardson 滤波法会和点扩散函数的两个参数有关,所以基于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求解结果,得到附件图片 1的模糊尺度和模糊长度,利用模糊图像的运动模糊角度和运动模糊长度,可以得到相应图片的点扩散函数。同时基于matlab软件,设计相应的程序,利用Lucy-Richardson 滤波算法对该图片进行图片复原,在复原的同时,还要考虑迭代次数对于复原图形的影响,不同的迭代次数的图片会呈现出怎么的清晰度,同时引入一个关于 PSNR 的定义,将图像的清晰度与其相关联,分析清晰度与迭代次数的相关性,也就进而转化为分析迭代次数与 PSNR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简化了模型,使问题三进而得以解决。
??问题四的分析
??由于附录图片 1 是有噪音的运动模糊图像,在考虑该条件的同时,我们采取与问题三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采用小波变换理论与 Lucy-Richardson 算法相结合的算法,将图片进行多级分解,并将每一级的高低频部分单独分离,对于低频的这部分,利用 Lucy-Richardson 算法恢复图像,对于高频的部分,我们进行阀值降噪,将噪声分离出去,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噪声对 Lucy-Richardson 算法的影响,在进行多次分级运算后,高低频的不同频域采取不同的复原方法,从而在多次分级运算后,完成对模糊图片的复原。
??1、假设摄像机的运动导致了模糊,也就是图中的全部景观都以一个相同的速度运动。
??2、摄像机的运动是匀速的。
??3、天气晴朗照片轮廓清晰。
??4、摄像机运作正常,数据保存完整。
??5、模糊图像像素在可傅里叶变换、radon 范围内。
filename = 'C:\Users\hasee\Desktop\图片.jpg';
I = imread(filename);
7
8 figure
9 imshow(uint8(I));
10 title('原图');
11
12 %% 生成运动模糊图像
13 PSF = fspecial('motion',80, 150);
14 g = imfilter(I, PSF, 'circular');
15 figure
16 imshow(uint8(g));
17 title('运动模糊图');
18
19 %% 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灰度化,并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其
频谱图
20 gb = rgb2gray(g);
21 figure
22 imshow(uint8(gb));
23 PQ = paddedsize(size(gb));
24 F = fft2(gb, PQ(1), PQ(2));
25 figure
26 imshow(uint8(F));
27
28 %% 作出倒频谱
29 F1 = log(1+abs(F));
30 F2 = abs(F1).^2;
31 F3 = real(ifft2(F2));
32 figure
33 imshow(uint8(F3));
34
35
36 %% 将倒频谱压缩,居中
37 H = log(1+abs(F3)); % 将倒频谱动态范围进行压缩
38 Hc = fftshift(H); % 将压缩结果进行循环移位,使低频成分居中
39 figure
40 imshow(uint8(Hc));
41
42 %% 通过阈值处理,边缘检测“canny”算子二值化倒频谱
43 T = graythresh(Hc);
44 bw=edge(Hc, 'canny', T);
45 figure
46 imshow(bw);
47
48 %% 对倒频谱从 1°到 180°作 radon 变换,以求出模糊角度
49 theta = 1:180;
50 R = radon(bw, theta);
51 figure
52 imshow(R);
53
54 %% 计算出通过倒频谱 radon 变换估计出的模糊角度
55 MAX = max(max(R));
56 [m, n] = find(R == MAX);
57 if 90 < n <= 180
58 beita = n - 90;
59 else if 0 < n < 90
60 beita = n + 90;
61 else if n == [90;90] | n == [180;180]
62 beita = n(1);
63 end;
clc;
I=imread('C:\Users\lenovo\Desktop\图 1.png');
PSF1=fspecial('motion',40,100);
MF=imfilter(I,PSF1,'circular');
gb=rgb2gray(MF);
f1=im2double(gb);
h=fspecial('Sobel');
J=conv2(f1,h,'same');
IP=abs(fft2(J));
%图像能量谱密度
s=fftshift(real(ifft2(IP)));
figure,plot(s);
title('自相关图');
m=size(s,1);
S=sum(s);
mid=floor(m/2);
len=0;
ru=0;l=0; p =0;q =0;
for i=mid-10:-1:2
if (S(i+5)>S(i))&&(S(i+2)>S(i))&&(S(i-2)>S(i))&&(S(i5)>S(i))&&(S(i+10)>S(i))&&(S(i10)>S(i))&&(S(i+1)>S(i))&&(S(i+3)>S(i))&&(S(i+4)>S(i))&&(S(i-3)>S(i))&&(S(i-
4)>S(i))
ru=i; p=p+1;
if p==2
break;
end
end
end
for i=mid+10:1:m-2
if
(S(i+2)>S(i))&&(S(i+1)>S(i))&&(S(i+3)>S(i))&&(S(i+4)>S(i))&&(S(i+5)>S(i))&&(
S(i-2)>S(i))&&(S(i-1)>S(i))&&(S(i-3)>S(i))&&(S(i4)>S(i))&&(S(i+10)>S(i))&&(S(i-10)>S(i))
l=i;q = q+1;
if q ==2
break;
end
end
end
len=(l-ru)/2
j=imread('图片.jpg');
figure(1),imshow(j);
title('原图像');
len=40;
theta=83;
PSF = fspecial('motion',len,theta);
lucy=deconvlucy(j,PSF,i);%i 为迭代次数
figure,imshow(lucy);
title(' Lucy richardson 图像复原');
function PSNR = psnr(f1, f2)%计算两幅图像的峰值信噪比
k = 8; %k 为图像是表示每个像素点所用的二进制位数,即位深。
fmax = 2.^k - 1;
a = fmax.^2;
e = im2uint8(f1) - im2uint8(f2);
[m, n] = size(e);
b = mean(mean(e));
PSNR = 10*log10(a/(b*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