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探空业务无线电频率获批,进一步为气象探空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3日

北斗探空业务无线电频率获批,进一步为气象探空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北斗探空业务无线电频率,将400.35—400.95兆赫兹频段规划用于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气象探空业务。这一批复为全国131个北斗卫星导航气象探空站和390个地面探空接收站的规范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并持续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年初,中国气象局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了申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支持下,经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成功获批。这一成果是中国气象局不懈努力及工业和信息化部鼎力支持、共同促成的硕果,将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持续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我国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探空气象观测业务的大国。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将建成全国观测无缝隙的地-空物联网,基本完成P频段北斗卫星导航气象探空业务系统的升级换代和业务准入。

dd0cbd710524f907ee2bc7fd129fdee9.jpeg

探空气球(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斗卫星通过其精确的定位系统,为气象探空提供了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探空气球和微型气象探测器可以通过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行定位,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北斗卫星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三维定位信息,还能够实现较高的时间同步精度,满足气象探空对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要求。

北斗卫星具备全球覆盖的能力。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北斗卫星信号都能够稳定地覆盖到,这为气象探空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观测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海洋气象观测中,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能力保证了探测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了海洋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北斗卫星还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北斗卫星系统采用了多星座、多频点的技术,可以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提高定位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北斗卫星还采用了自主导航和时钟校准技术,保证了信号的可靠传输和定位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北斗卫星在气象探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斗卫星可以通过与探空气球和微型气象探测器的组合使用,实现对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气象数据的全面观测。同时,北斗卫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传输和监测,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重要依据。另外,北斗卫星还支持各种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的联合观测,进一步提高了气象观测和预报的精度和效果。

总结起来,北斗卫星在气象探空中具备高精度定位、全球覆盖、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为气象探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北斗卫星的使用,气象探空的数据采集、传输和监测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QXWZ_/article/details/135355753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