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可以从多个不同系统中提取数据并进行清理,保证数据正确性。
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数据仓库、数据ETL、数据统计输出(报表)、分析功能。
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商业智能的实现有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1、数据仓库: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访问方式。
2、数据ETL:支持多平台、多数据存储格式的数据组织,要求能自动地根据描述或者规则进行数据查找和理解。包括:数据迁移、数据合并、数据同步、数据交换、数据联邦等。
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能快速地完成数据统计的设计和展示,可以很好地输出给其他应用程序或者以HTML形式表现和保存。
4、分析功能:可以通过业务规则形成分析内容,并且展示样式丰富,具有一定的交互要求。
OLTP: 在线事务处理( OLTP)侧重于对数据库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日常事务操作。
MOLAP:表示基于多维数据组织的OLAP实现,是产生多维数据报表的主要技术。
实施商业智能的步骤依次是: 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用户培训和数据 拟测试、系统改进和完善。
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上送来的信号(原始信息与噪声的叠加)转换成信宿能接受的信号,可包括解调器、译码器、数模转换器等。
EDI 是连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电子商务的纽带。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 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地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国家信息化六要素:
①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
②信息资源——核心任务
③信息网络—应用基础
④信息技术和产业—建设基础
⑤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⑥信息化法规—保障
图形记忆法:
鹰上(应用)、下鸡(技术)、左人(人才)、右龟(规范)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决策 信息化、商务信息化等过程,而实施 两化深度融合 是企业落实《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 的重要途径。
数据挖掘 :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中,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
报文和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负责提供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方式,包括电子邮件系统、在线交流系统、基于HTTP 和HTPPS 的信息传输系统、流媒体播放系统等。
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信息化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信息化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信息化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信息化从“小”到“大”分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包括: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2)信息化与企业 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3)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4)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 性互动;
(5)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6)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7)因地制宜推进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结构包括: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记忆:产品作业一管理决策)。
CRM应用设计特点: 包括可伸缩性(可拓展)、可移植性(复用和移植)。
客户数据:描述性、促销性、交易性数据的区别:
典型的CRM体系结构:
根据供应链其网状结构分为:有发散型的供应链网(V型供应链)、会聚型的供应链网(A型供应链)和介于上述两种模式之间的供应链网(T型供应链)。
V型供应链:是供应链网状结构中最基础的结构,例如化工、造纸、纺织等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其客户往往要多于其供应商,呈发散状。
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 内存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和桌面虚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