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全称电子数据交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从供应链和物流到医疗保健和金融都可以看到EDI的身影,没有任何行业限制。尽管EDI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国内自研EDI软件产品也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国内目前的普及度还不高,很多企业尚未接触到EDI技术!
当两家企业希望进行交易时,他们必须交换某些商业文件或交易,其中包含开展手头业务所需的信息。为了应对各种不同的业务场景,需要提供数百种交易类型作为支撑。有些在许多行业中都能够看到,例如采购订单和发票,有些特定于某一种业务,例如装载招标或提单,它们仅与物流有关。
现代企业使用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来记录商业交易,以促进运营,如Oracle,SAP,ERP,SRM等。
每个业务系统使用不同的内部数据格式,使得无法将数据从一个业务系统直接导入另一个业务系统。这要求在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之前,需要转换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标准格式。
传统的数据转换方法是人工数据输入。企业 A 在其业务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 n,并将采购订单 n 的 PDF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供应商 B。供应商 B 雇用的业务人员将采购订单 n 中的数据输入 SAP(其业务系统)。业务人员根据需要将数据从一种格式“映射”到另一种格式 – 例如,如果企业 A 的 PDF 包含名为“PO 编号”的字段,而供应商 B 的业务系统需要名为“采购订单”的字段。
由指定的业务人员手动处理这些映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但手动输入数据成本高昂、容易出错,并且在大量数据下不切实际,因此企业通常选择采用某种事务自动化或贸易合作伙伴集成方法,以便借助外部工具实现数据的“映射”,避免手动数据输入。
由于每个企业都有多个贸易伙伴,并且其每个贸易伙伴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上运营,因此这些交易在进行“点对点”集成时(例如沃尔玛的内部数据库格式直接映射到QuickBooks JSON API)需要企业详细了解许多不同的交易格式。
例如一家公司向在NetSuite上运行的三个客户销售产品,分别需要理解NetSuite XML,SAP IDoc和QuickBooks JSON。同时熟悉如此多系统是不切实际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复杂需求,企业转而使用普遍接受的中间格式,这些格式被广泛称为电子数据交换—— EDI。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很大一部分具备EDI能力的企业是为了满足其合作伙伴的要求,被动接入EDI。对于IT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选择将EDI系统集成其内部业务系统,能够实现一个标准的EDI流程,数据在企业和其交易伙伴的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了完全自动化的交互。
但对于IT能力较为薄弱的企业而言,内部可能都没有业务系统,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客户要求,只能选择折中的方案:EDI系统将数据接收过来之后,将业务数据导入提前设计好的Excel模板中。业务人员通过Excel文件获取业务信息,要给客户发数据的时候也是需要填写Excel。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但却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既满足了客户EDI对接的要求,也减轻了内部的IT压力。
对于IT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EDI不仅可以用于对接上游客户,还能用于对接下游供应商。搭建EDI数据中心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国内很多知名企业都拥有自己的EDI系统,并计划在其合作伙伴之间推行EDI。这时面临的挑战则是企业需要评估下游供应商的IT水平,是否能够搭建EDI系统。此外搭建EDI数据中心,对于EDI软件产品本身也有着较高要求,企业在选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与技术评估。
扩展阅读:EDI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