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虚拟机(JVM)内存结构包含堆和栈,而堆又被划分为新生代、老年代和持久代。新生代进一步分为 Eden 区和两个 Survivor 区(S0 和 S1)。这种内存划分有助于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和降低内存碎片化。
共享内存区划分: 共享内存区包括持久代和堆。持久代包括方法区和其他区域。
Java堆: Java 堆由新生代和老年代组成。
新生代: 主要用于存储新创建的对象,包括 Eden 区、S0 和 S1。
-XX:NewRatio
参数用于配置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大小比例,默认为 1:2。可以通过调整这个参数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XX:SurvivorRatio
参数用于配置 Eden 区和 Survivor 区的大小比例,默认为 8:1:1,即两个 Survivor 区相对于一个 Eden 区的比例。这个参数也可以根据应用的特性进行调整。
-XX:+MaxTenuringThreshold
参数用于配置对象在 Survivor 区中的最大复制次数,默认为 15。当对象经历了一定次数的 Minor GC 后,会被晋升到老年代。可以根据对象的生命周期和程序的特性进行调整。
对象生命周期假设: 大多数对象在被创建后很快就变得不可达,因此将新生代划分为 Eden 和 Survivor 区,可以更容易地对这些短命的对象进行垃圾回收。
复制算法: 针对新生代的垃圾回收使用了复制算法,将存活的对象复制到 Survivor 区,避免了老年代的全区扫描,提高了垃圾回收的效率。
没有Survivor的情况: 如果没有 Survivor 区,Eden 区每次进行一次 Minor GC,存活的对象就会被送到老年代。老年代很快被填满,触发 Major GC。而 Major GC 消耗的时间比 Minor GC 长得多。
Survivor的作用: Survivor 区的存在减少了被送到老年代的对象,降低了 Full GC 的发生频率。Survivor 的预筛选保证,只有经历一定次数的 Minor GC 仍然存活在新生代中的对象,才会被送到老年代。
JVM内存的划分及参数配置在垃圾回收效率和内存利用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通过新生代的划分和两个 Survivor 区的设计,JVM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内存,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调整参数可以根据应用的特性来灵活配置,以优化性能。这种划分和配置的方式使得JVM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对象行为,从而提供更好的应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