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预测的市场中,为何有人持续胜出?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5日

为什么经济学家和证券分析师难以预测经济或股价走势,而少数投资大师却能几十年持续复利?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既然无法预测,为何又能产生确定性的赚钱结果呢?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幸存者偏差。然而,三十年以上连续决策取胜恐怕不能仅仅依靠幸存者偏差来解释。探索问题,从来都是剥去层层迷雾,追求最深层次的原因。


01、问题的表象—经济模型的失灵

77826d18b8569c557709c67d1d641ec3.jpeg

曾经有人用“在过去的5次经济危机中,经济学家预测到了15次”这样一个段子嘲笑经济学家在经济危机预测方面的无力,不仅如此,经济学家在预测平常的经济事务也常常出错。经济学家和媒体人常使用经济模型失灵来解释这一问题。


的确,用经济模型失灵解释这一问题看起来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本身经济运行连接着许多要素,而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很难用经济模型去解释和预测。但是,如果将其作为根本原因恐怕有些站不住脚。特别是,很多人也可以通过与数理科学的比较,将经济学列为伪科学,从本质否定经济模型的作用。


同时,回归开头第二个问题,既然如此,怎么还是会有持续跑赢市场的人存在呢?


02、另类的解释—行为心理与反身性

cfdd68ea2258a4713f6489cc07d03879.jpeg

医学和心理学实验中都有一个要规避的效应——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的是假治疗,但却因为相信其治疗有效,而让病患获得了有用的治疗效果。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暗示,它的存在说明心理暗示有一种比较强大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也经常影响经济学家、分析师、甚至整个证券市场。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常因为掌握的相关知识超出普通人而过度自信,而曾有统计数据表明,越是自信的经济学家,越有可能预测经济现象,犯错的几率也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同时,心理暗示经常性的将人引入某种单一的线索,更容易遵从情感而非理智。一些分析师常会因为对某篇研报付出了相对较大的努力而对其赋予更强烈的意义;而那些热门股票随着调研机构数量增多,也会增强股民甚至分析师对它的信心,导致人们更容易忽略一些常识性的经营风险。


索罗斯曾用反身性理论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发生。他认为,当一件事情有人参与时,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始终是片面的、歪曲的,这是易错性原则。另一个命题则是,这些歪曲的观点能反过来影响到的与该观点有联系的事情,因为错误的观点会导致不适当的行动,从而影响事件本身。这就是反身性原则。例如,把吸毒成瘾者看成是罪犯导致他们真的产生犯罪行为。因为误解了问题并干扰了对吸毒者适当的治疗。


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可以稍微解释一下后面这个问题,首先,有经验的投资者往往已经掌握了怎样规避情绪对其投资行为的困扰。其次,他们要么顺应或者利用这种反身性,要么本身就成为反身性形成的参与者。第一条既可以对应一些技术分析派别,又可以对应价值投资派别。而后者,才是他们真正几十年持续复利的重要原因。即他们本身成为了反身性出现的促成者。


03、有趣的类比—蝴蝶效应与量子物理学

409441d669b37e02f2f88bb4044b6f06.jpeg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指的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都可能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这个效应可以用来解释一些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同时,大概也可以解释经济模型出现误差的部分现象。一般来讲,经济模型都是多因子的,随着建立的因子增多,出现误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用比较直观的词语解释就是非线性。可以结合企业多因素研究理解,支持一个企业的要素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任何一个节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节点的连锁反应,不能简单用原来我们认为的简单线性因果来解释。


除此以外,还有我们预测不到的不同维度的因素,也在影响着事物的变化。与此同时,虽然经典物理建立了确定的物理法则,被我们认知为科学,很多人也拿它与经济学的科学性做类比区分,然而,在量子物理层面,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有趣类比。 


第一个就是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就是粒子根本就不可能同时拥有确定的动量和确定的位置,同时,也有人认为粒子本身就是一种概率分布。第二个则是弦论引发的多维空间的猜想。根据这一理论,粒子是时空中振动的微小的弦。为了使这一理论与量子力学相容,这个理论要求时空是十维的。


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出这样一种思考,既然这个世界不可再分的物质都是一种概率分布,或者说是概率,那么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否本身也是一种概率形态呢?第二个问题则比较现实,技术图表可以说是通过量价关系来反映现实股价波动的一种升维,那么用这种升维的方式解释或者交易的话,它的误差和应用的范围具体在哪里?同样的技术图形会不会来自不同的动因从而影响结果呢?虽然,以上都只是一些尚未定论的猜想,然而,保持对事物本源的开放性探索似乎也是很多投资大师推崇的一点。


04、问题的回归—概率与确定性

dbf05e5e120ffd30b33f654a4b761ca7.jpeg

任何一个交易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会发现概率的重要性,不管是基金经理还是专业的个人投资者,都致力于找寻高胜率和低赔率的机会。然而,为什么这个人群之中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持续多年复利呢?答案也许就藏在从非线性到确定性的跳跃之中。


首先,遵循概率是第一位,虽然仅仅只有两个字,但了解胜率的背后要掌握丰富的知识,从金融到企业再到科技和人性,每一块拼图都是概率评估的一部分,假如某些部分有缺陷,即便具有短期业绩,长期来看也会受到时间和风格变化的考验。


其次,是具备干预或者促成确定性的能力。当资本达到一定程度,就如同大草原上的狮子,一举一动都有豺狼和秃鹫盯着,更加难以实现复利。这时候恐怕就需要传递理念、资本运作、创造价值了,这也就是企业家和投资者最后殊途同归的地方。上述每一步都对人的精力和兴趣有着极大地考验,不管是自我的认知还是外在的认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道很难通过的门槛。所以同任何行业一样,投资也处处充斥着二八法则,不仅如此,即便是经营优秀的企业,也常有其周期存在的,红火几年萧条几年都是常有的事。


结语:很多人长久以来并没有形成非线性思维,原因在于我们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全社会的努力构筑起了一个相对稳定有安全感的社会,绝大多数人从求学到成家再到老去,都有所差异但是差异不大,但那些不确定性的部分已经由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医疗从业者、军警等社会角色共同承担了下来,而回归人类最初危险的生存环境,不确定性才是本来面貌。所以,投资与其它行业没什么不同,一方面是为了资本寻求确定性的安全存放地,另一方面,也是在通过支持企业将无数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这样的云谲波诡,才是投资世界的常态吧。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u014782687/article/details/135596134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