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14题目-2章选择、解答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7日

学习目标:

性能指标-和参考模型

  • 计算机网络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
    3.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读者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地记忆。重点掌握网络的分层结构(包括5层和7层结构),尤其是ISO/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及相关协议、接口和服务等概念。掌握有关网络的各种性能指标,特别是时延、带宽、速率和吞吐量等的计算。

学习内容:

  1. 题目
  2. 扩展

目录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题目

1.()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2.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延迟时间

B.提高错误控制效率

C.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

D.有效数据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所占比例更大

3.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具有()功能。

A.物理寻址

B.流量控制

C.差错校验

D.拥塞控制

4.下列能够最好地描述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5.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会话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6.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的功能的是();传输层提供()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及过程的是()

7.在OSI参考模型中,(①)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那么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部后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③)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4)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⑤)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用户B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用户 B.

8.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

A.用户界面

B.网卡接口

C.IP 地址

D.MAC地址

9.协议

?编辑

10.假设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400B 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外,其他各层在封装PDU时均引入20B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的数据传输效率约为()。

A.80%

B.83%

C.87%

D.91%

———————————————————————————————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12.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其结构模型,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B.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OSI/RM参考模型,即实际执行的标准

D.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

13.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送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14.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15.下列说法中,正确描述了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

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仅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

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

D.表示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相应的源和目的端口信息

16.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A.TCP/IP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17.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18.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2.解答:1)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正确、透明地传输比特流(0、1)。2)网络层。网络层的 PDU 称为分组,分组转发是网络层的功能。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帧的差错检测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4)应用层。打印机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行的是应用层的程序。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进程进行会话。

2.扩展

学习时间:

学习产出:


1.题目

1.()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2.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不包括()。

A.减少延迟时间

B.提高错误控制效率

C.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

D.有效数据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所占比例更大

3.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不具有()功能。

A.物理寻址

B.流量控制

C.差错校验

D.拥塞控制

4.下列能够最好地描述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

B.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

C.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

D.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

5.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会话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6.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的功能的是();传输层提供()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及过程的是()

7.在OSI参考模型中,(①)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网络向用户B传送数据,那么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上头部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部后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③)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4)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数据以(⑤)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用户B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用户 B.

8.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

A.用户界面

B.网卡接口

C.IP 地址

D.MAC地址

9.协议

10.假设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欲发送400B 的数据(无拆分),除物理层和应用层外,其他各层在封装PDU时均引入20B的额外开销,则应用层的数据传输效率约为()。

A.80%

B.83%

C.87%

D.91%

———————————————————————————————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12.关于计算机网络及其结构模型,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B.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计出了OSI/RM参考模型,即实际执行的标准

D.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

13.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送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14.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15.下列说法中,正确描述了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封装过程的是().

A.数据链路层在分组上仅增加了源物理地址和目的物理地址

B.网络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封装成分组,并增加第三层的地址和控制信息

C.传输层将数据流封装成数据帧,并增加可靠性和流控制信息

D.表示层将高层协议产生的数据分割成数据段,并增加相应的源和目的端口信息

16.因特网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A.TCP/IP

B.局域网技术

C.远程通信技术

?D.光纤技术

17.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18.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1,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2.解答:
1)物理层。物理层负责正确、透明地传输比特流(0、1)。
2)网络层。网络层的 PDU 称为分组,分组转发是网络层的功能。
3)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帧的差错检测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应用层。打印机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运行的是应用层的程序。
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主机上的进程进行会话。

2.扩展

协议大多都是两点之间

两台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则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结点进行接收、存储和转发,直至目的结点。——点对点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是点到点可以理解为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一个点是指一个硬件地址或IP地址,网络中参与通信的主机是通过硬件地址或IP地址标识的;端到端的通信是指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一个进程由一个端口来标识,所以称为端到端通信

服务是指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每层只能调用紧邻下层提供的服务(通过服务访问点),而不能跨层调用。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其作用包括物理寻址、成帧、流量控制、差错校验、数据重发等。网络层和传输层才具有拥塞控制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帧界定和帧同步;差错检测等。提供用户和网络的接口是应用层的功能,处理信号通过介质的传输是物理层的功能,控制报文通过网络的路由选择是网络层的功能,保证数据正确的顺序和完整性才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只有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通信才能称为端到端。会话层管理不同主机间进程的对话,而传输层实现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通过端口号),即端到端的通信。数据链路层负责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这个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称为端系统——主机。

网络层负责主机到主机的逻辑通信。

服务访问点(SAP)是在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N层的SAP是N+1层可以访问N层服务的地方。一般而言,物理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网卡接口”,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是"MAC地址网卡地址)”,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IP地址(网络地址)”,传输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端口号”,应用层提供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

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又称同步)三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了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即规定了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了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即规定了所要完成的功能,如通信双方要发出什么控制信息、执行的动作和返回的应答。时序规定了信息交流的次序。由图可知发送方与接收方依次交换信息,体现了协议三要素中的时序要素。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协议和服务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详细这里http://t.csdnimg.cn/AyCLK

? ? ? ? ? ? ??http://t.csdnimg.cn/KNZg8


学习时间:

上课时


学习产出:

  • 技术笔记 1遍
  • 有错误请指出,作者会及时改正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2301_79807099/article/details/13558062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