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制冷冷冻设备是用在商用服务场所(如:酒店、酒吧、咖啡厅、餐厅、迪厅、KTV、游艇、学校、实验室、医院等特殊应用场所)的各种制冷设备(食品保鲜、冷冻、冷藏以及饮料保鲜、展示和销售)。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冷设备企业科研投入较低,检测手段也相对落后,影响了制冷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制冷设备市场虽然是全球行业关注的焦点,但是国产设备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还远远无法和进口设备相媲美,尤其是关键部件,需要大量进口,削弱了国产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大技术研发、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升国内制冷行业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性能,才能为国产设备赢得与进口设备竞争的主动地位。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的飞速发展,制冷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不同行业领域对设备规格要求也各有不同。近年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冷库总容量为5224万吨,其中冷库百强企业总库容量为2037万吨,约占全国总库容量的39%,同比下降4%。随着我国冷链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商用冷链设备2021年迎来全线增长。自“十一五”起,在政策引导刺激下我国冷库容量持续增长,大型冷库建设持续推进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超3800亿元,随着生鲜新零售的长期爆发,以及连锁便利店持续扩张,终端低温消费提升,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将持续得到释放。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至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00亿元。
尽管冷链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却仍然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从地域分布来看,据中冷联盟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库容量最大的地区为华东地区,总容量达到了1860.5万吨,占全国冷库总容量的37.8%;排在第二位的是华中地区,冷库容量为752.7万吨;西北地区的冷库容量为268.2万吨。
冷链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冷链效率,各方都在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以冷库建设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1年,我国的冷库容量已经由3609万吨增长至522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7%。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冷冻冷藏需求日益凸显,制冷设备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制冷需求量的增加及制冷技术的不断进步背景下,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冷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制冷行业成本结构主要来自于设计及研发费用占比20%,制造费用占比50%,销售费用占比18%,管理费用占比12%。制冷设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15%左右,制冷及冷藏、冷冻相关冷库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在50%左右。
制冷设备的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增长,规模达到2387亿元,同比增长12.6%;从行业发展长周期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冷链设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0%、5.5%,2021年市场规模创新高。分应用领域来看,2021年家用制冷1567亿元,占据行业66%的市场份额;商用制冷738亿元,占据行业31%的市场份额;工业制冷82亿元,占据行业3%的市场份额。增速上,商用制冷同比增长18.8%,领先于家用和工业冷冻。
目前,中国制冷设备行业不断提升技术和积累行业经验,整个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我国拥有的是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良好。因此制冷设备市场发展仍然乐观。近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基建”政策,“新基建”上下联动效应很强,推动着各产业链及冷链体系间的优化重组,冷链体系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商用制冷行业目前的品牌集中度较低,一般品类的品牌集中度不足50%,部分品类品牌集中度甚至不足30%,这与聚集效应明显的家用制冷产品还有很大区别。
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开拓冷链物流发展新空间。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十四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为冷链物流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