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考虑供热的热惯性,并根据室内供热效果进行柔性供热,发挥热温度负荷的“储能”能力;针对普适性参数的室内空调进行集群研究,深入剖析温度设定值调整导致负荷波动的机理,并提出一种新的温度调整方法,平抑负荷波动;利用P2G装置实现电-气网络间能源双向协调调度,降低园区的碳排放量,建立聚合温度调控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微电网/虚拟电厂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程序中算例丰富、注释清晰、干货满满,创新性很高!下面对文章和程序做简要介
适用平台/参考文献:Matlab+Yalmip+Cplex/Gurobi;
温度控制部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聚合空调负荷的温度调节方法改进及控制策略》
优化调度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冷热电气多能互补的微能源网鲁棒优化调度》
主要工作: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进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区域性综合能源系统(微网/虚拟电厂)得到了稳步发展,关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何进一步细化系统内设备模型及不同网络间的耦合特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首先将热网引入到园区中,考虑热能的热惯性及用户用能舒适度,建立可调温控的供热模型(可供冷,模型考虑季节性);其次,根据室内供热效果进行柔性供热,发挥热温度负荷的“储能”能力,平抑负荷波动;针对普适性参数的室内空调进行集群研究,深入剖析温度设定值调整导致负荷波动的机理;利用P2G装置实现电-气网络间能源双向协调调度,降低园区的碳排放量,建立聚合温度调控策略的综合能源系统/微电网/虚拟电厂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程序创新点:
建立园区供热模型,考虑室内外温度变化,可以自由调控室内温度;
含电转气设备,降低系统碳排放,实现电网-气网互通;
考虑了供热和供冷的迟滞性效果,所建立的热网模型精确性高;
建立碳排放-运行成本多目标优化模型,可以分别获得经济和环境约束下最优结果。
供热/冷惯性:
电能效果一般在秒级,而供热效果则不同,时间尺度一般在分钟到小时级。如冬天使用空调制热,一般十几分钟之后才有热感,而且与室外温度、建筑材料和空调制热效果有关,故热惯性值得被考虑,热能和电能的使用一直存在时间匹配的问题!
PMV(预计热指标)方程:
全面的考虑人体热舒适感等相关因素的评价指标,也是目前通用的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包括四个室内气候因素: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速度以及平均辐射温度;也包括了两个人为因素:着装和新陈代谢率。
式中:M和W分别为人体能量代谢率和所作的机械功率;fcl为人体覆盖服装面积与裸露面积之比;hc为表面传热系数;Pa为人体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ta,tr和tcl分别为人体周围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服装外表面温度。
程序框架:
程序结果:
(1)运行成本最优结果
(2)碳排放最优结果
部分程序:
%% 读取数据
shuju=xlsread('data.xlsx'); %数据读入
load_e=shuju(2,:); %电负荷
load_g=shuju(3,:); %气负荷
P_PV=shuju(4,:); %光电出力预期值
P_WT=shuju(5,:); %风电出力预期值
T_out=shuju(6,:); %室外温度
?
%% 各变量及常量定义
P_G3=sdpvar(1,24,'full'); %燃气轮机电功率出力
e_G3=0.95; %燃气轮机电效率
h_G3=0.70; %燃气轮机热效率
?
P_EH=sdpvar(1,24,'full');%余热锅炉输出热功率
EH=0.5; %余热回收效率
P_GH=sdpvar(1,24,'full');%燃气锅炉输出热功率
GH=096; %燃气锅炉效率
?
%% 温度控制模块
%热负荷
T_out_hot=sdpvar(1,26); %供热时室外温度
for i=3:26
C=[C,T_out_hot(1)==0;T_out_hot(2)==0];%0时刻的供热室外温度
C=[C,T_out_hot(i)==T_out(i-2)];
end
% 冷负荷
load_c=sdpvar(1,24);%冷负荷
T_in_cold=sdpvar(1,25);%供冷时室内温度,初始为-20
for i=2:25
C=[C,T_in_cold(1)==-15];
C=[C,-20<=T_in_cold(i)<=-15];
C=[C,load_c(i-1)*(1-exp(-1/(R*cc)))==-T_in_cold(i)*R+T_out(i-1)*(1-exp(-1/(R*cc)))+T_in_cold(i-1)*exp(-1/(R*cc))]; %公式3
end
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关注,小编会不定期更新高质量的学习资料、文章和程序代码,为您的科研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