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写入缓存的点:redo log 8.0之前通过两个锁及队列的方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8.0之后,去掉锁,采用了区间的方式,区间内的所有日志是原子性的,都是串行化执行,以此来提高性能)
redo log是重做日志,提供前滚操作,他是innodb事务日志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undo log,提供回滚操作。
redo log是一种物理日志,记录的是数据页的物理修改,而undo是行记录。
redo log分为两部分,一是写入内存的日志,二是从内存写入磁盘的日志。
在8.0版本以前,这两部分日志在写入时都需要加锁,也是性能瓶颈所在,而MySQL8.0版本去掉了这个锁,采用异步操作,用户线程只需要把日志写入缓存,刷盘的操作由其他的线程完成,提高了整体的运行效率。
对于InnoDb存储引擎,Redo Log的处理是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关键,在MySQL 5.7 及以前,通过两个全局锁,实际上使MTR的提交过程串行化保证了RedoLog以及脏页处理的正确性,这使得MTR的提交过程因为锁竞争的缘故无法充分的发挥多核的优势。8.0 中通过引入的 Link_buf 数据结构将整个模块变成了 Lock_free 的模式,必然会带来性能上的提升。
(DDL操作,8.0之后开启原子性)
简洁的来看就是这样,有一个sql:
DROP TABLE table1,table2;
如果删除了table1之后服务挂了,
8.0之前:table1成功删除,table2没有删除。非原子操作。
8.0之后:table1和table2都不会删除。原子操作。
暂时只有innoDB引擎支持原子DDL。
(类似索引,提高查询等操作的性能)
MySQL中的直方图实际上是对表的某个字段数据分布的统计,借此可以向查询优化器提供更精确的字段信息,帮助优化器得到更优的查询计划。
(提供hash join 以供两个表在关联时没有提供索引来使用的)
Hash Join可以在被驱动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进行快速的连接并查询。
MySQL8.0开始真正支持降序索引,之所以说是真正,是因为相关的语法在之前的版本中就出现了,像这样的:
ALTER TABLE tableA
ADD INDEX indexA
(columnA
desc) ;
但是实际上8.0之前MySQL会忽略这个desc的定义,依然创建一个普通的升序索引。
对于单个字段的索引,升序索引和降序索引其实差不多,因为索引的数据结构是个B+树,一个升序索引倒着查询就能当降序索引用,效率比正着查低一点。
降序索引的意义:
引入降序索引后,降序查询的效率和正序可以一致了。
降序索引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在于联合索引,可以应对一个sql中有的字段升序排列有的字段降序排列的场景。
举个例子:
当我们建立一个包含两个字段的联合索引:
ALTER TABLE tableA
ADD INDEX indexA
(columnA
, columnB
) ;
显然索引中的两个字段都是升序索引,那么我们使用下面的sql查询:
select * from tableA
order by columnA
asc, columnB
desc;
上面建立的索引会被用到,MySQL会给columnB做一个排序操作,优化器会在Extra字段中展示:
Using index; Using filesort。
所以,如果我们对columnA使用升序索引,columnB使用降序索引:
ALTER TABLE tableA
ADD INDEX indexA
(columnA
, columnB
desc) ;
再次执行上面的查询语句,MySQL8.0就不会再进行排序了,explain之后的结果里Extra字段也只会有:
Using index
注意:
暂时只有InnoDB引擎支持降序索引。
降序索引只能用于BTREE索引,不能用于Hash索引。
所谓隐藏索引,意思就是建了索引之后可以设为隐藏,不让查询优化器用。
设置隐藏索引和非隐藏索引使用的是INVISIBLE和VISIBLE关键字。
隐藏索引可以用来测试索引效率,比不断新增删除索引效率高的多。
主键索引不能被设为隐藏。
当一个表没有显式定义主键索引,而且有一个NOT NULL的列有UNIQUE索引时,第一个这种UNIQUE索引不能被设为隐藏索引:
CREATE TABLE t2 (
i INT NOT NULL,
j INT NOT NULL,
UNIQUE j_idx (j)
) ENGINE = InnoDB;
mysql> ALTER TABLE t2 ALTER INDEX j_idx INVISIBLE;
ERROR 3522 (HY000): A primary key index cannot be invisible.
把主键索引设为隐藏索引时也会有这个提示。
上面的场景,先给表加个主键索引,然后这个UNIQUE索引就可以被设为隐藏了。
建表语句中的sql是这样的:
CREATE TABLE t1 (
i INT,
j INT,
k INT,
INDEX i_idx (i) INVISIBLE
) ENGINE = InnoDB;
CREATE INDEX j_idx ON t1 (j) INVISIBLE;
ALTER TABLE t1 ADD INDEX k_idx (k) INVISIBLE;
修改表语句中的sql是这样的:
ALTER TABLE t1 ALTER INDEX i_idx INVISIBLE;
ALTER TABLE t1 ALTER INDEX i_idx VISIBLE;
查看索引是否是隐藏的,可以从INFORMATION_SCHEMA.STATISTICS表中获取,或从SHOW INDEX获取:
mysql> SELECT INDEX_NAME, IS_VISIBLE
FROM INFORMATION_SCHEMA.STATISTICS
WHERE TABLE_SCHEMA = ‘db1’ AND TABLE_NAME = ‘t1’;
±-----------±-----------+
| INDEX_NAME | IS_VISIBLE |
±-----------±-----------+
| i_idx | YES |
| j_idx | NO |
| k_idx | NO |
±-----------±-----------+
系统变量optimizer_switch中有个use_invisible_indexes参数,默认为off,当他被设置为on时,即使索引被设为隐藏的,优化器也会使用这个索引
MySQL8.0的读锁优化涉及两组概念:
1,SELECT FOR SHARE和SELECT FOR UPDATE
2,NOWAIT 和SKIP LOCKED
下面分别介绍。
SELECT FOR SHARE和SELECT FOR UPDATE
SELECT FOR SHARE是共享锁的查询,此查询的行不可以被别的事务修改,但是别的事务可以查询这些行。这种写法可以替换之前的SELECT LOCK IN SHARE MODE,其实功能是一样的,不过这种查询可以和NOWAIT 和SKIP LOCKED一起使用。
SELECT FOR UPDATE是排他锁的查询,此查询的行不可以被别的事务查询或修改。这种语法在之前的MySQL版本中就存在。这种查询可以和NOWAIT 和SKIP LOCKED一起使用。
注:
如果子查询的中没写SELECT FOR UPDATE,那么子查询中的行不会被锁,比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c1 = (SELECT c1 FROM t2) FOR UPDATE;
这个sql中t2表的行不会被锁。
NOWAIT 和SKIP LOCKED
MySQL8.0新增的语法,这两种语法是和SELECT FOR SHARE或SELECT FOR UPDATE一起使用的。
在不NOWAIT 和SKIP LOCKED的情况下,被SELECT FOR SHARE或SELECT FOR UPDATE锁定的行是不能被其他事务用SELECT FOR SHARE或SELECT FOR UPDATE语法再次锁定的,而NOWAIT 和SKIP LOCKED这两种语法提供了其他的解决方案:
NOWAIT :如果查询结果中有被锁定的行,则直接返回错误。此方法不存在锁的等待。
SKIP LOCKED,如果查询结果中有被锁定的行,则忽略这些被锁定的行,返回那些没被锁定的行。此方法不存在锁的等待。
注:
NOWAIT 和SKIP LOCKED只对行级锁有效。
MySQL8.0引入的窗口函数,可以比较方便的实现一些分析和统计功能,这些功能不用窗口函数也能实现,不过可能sql会比较复杂。
MySQL8.0.3加入的SET_VAR,是一种新的优化器提示,可以在一条sql中修改session级的系统变量,sql执行完后系统变量就会恢复。
这是一种注释模式的优化器提示,这种模式在注释中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加号+。
如果我们只想在一个sql中使用不同的系统变量值,在以前是这样执行的:
SET @old_optimizer_switch = @@optimizer_switch;
SET optimizer_switch = 'mrr_cost_based=off';
SELECT * FROM t1;
SET optimizer_switch = @old_optimizer_switch;
-- 使用SET_VAR就是这样的:
SELECT
/*+ SET_VAR(optimizer_switch = 'mrr_cost_based=off') */ *
FROM t1;
显然sql简洁了很多。
可以同时修改多个系统变量的值:
SELECT
/*+ SET_VAR(optimizer_switch = 'mrr_cost_based=off')
SET_VAR(max_heap_table_size = 1G) */ *
FROM t1;
MySQL8.0开始支持Unicode9.0。
Unicode9.0新增支持了7500中新字符,包括72种emoji表情。另外还支持了一些小语种,其中一种是中国古代的西夏语。
MySQL8.0的默认符集改为utf8mb4。可以放心大胆的用emoji表情了。
8.0版本使用WriteSet,对binlog的复制进行了优化,效率得以提高。
MySQL8.0版本修复了这个bug,表的AUTO_INCREMENT被持久化了,任意时间MySQL服务重启,AUTO_INCREMENT值都会正确的加1,以前版本重启后为当前数字
在8.0版本之前,表的AUTO_INCREMENT值是存在内存中的,没有持久化到磁盘中,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向表中插入3条记录,不指定id,则id自增为1,2,3。
2,删除id为3的行。
3,重启MySQL服务。
4,向表中插入一条记录,不指定id,则新增的这条记录的id将会是3,和之前一条记录的id重复。
这种id会重复的情况被记录在bug#199下,有些情况下这个bug还是很烦人的,比如把主键当业务主键的场景(业务主键理论上不应该重复),或者数据归档的场景:
1,向表A中插入3条记录,不指定id,则id自增为1,2,3。
2,把表A的数据整体归档到表B,于是表A中无数据,表B中有3条数据。
3,重启MySQL服务。
4,再向表A中插入一条记录,id就会是1。于是这个表A以后也别想再归档了。
8.0版本开始正式支持JSON相关的语法,提供了JSON格式的数据库字段类型,制定了JSON格式相关的规则,添加了大量的JSON相关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