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介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可见 TCP/IP 被分为 4 层,每层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各层的协议的工作方式也不一样,每层封装上层数据的方式也不一样:

应用层: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层访问网络,常见 FTP、HTTP、DNS 和 TELNET 协议;
传输层:TCP 协议和 UDP 协议;
网络层:IP 协议,ARP、RARP 协议,ICMP 协议等;
网络接口层:是 TCP/IP 协议的基层,负责数据帧的发送和接收。

?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协议的简称,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 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 IP 协议、ICMP 协议、TCP 协议、以及 http、ftp、pop3 协议等。网络中的计算机都采用这套协议族进行互联。

?

域名

?????????域名与计算机的 IP 地址相对应,并把这种对应关系存储在域名服务系统 DNS(Domain Name System) 中,这样用户只需记住域名就可以与指定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了。

常见的域名包括 com、net 和 org 三种顶级域名后缀,除此之外每个国家还有自己国家专属的域名后缀(比如我国的域名后缀为 cn)。

????????目前经常使用的域名诸如百度(www.baidu.com)、Linux 组织(www.lwn.net)等等。

MAC 地址

IP地址相当于收件人地址,MAC地址相当于收件人姓名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互联网中设备的位置。在 TCP/IP 层次模型中,网络层管理 IP 地址,链路层则负责 MAC 地址。因此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 IP 地址,而每个主机会有一个专属于它 MAC 地址。

?

端口号

?

????????IP 地址是用来发现和查找网络中的地址,但是不同程序如何互相通信呢?这就需要端口号来识别了。如果把 IP 地址比作一间房子,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端口采用 16 比特的端口号标识,一个 IP 地址的端口可以有 65536(即:216)个之多!

????????服务器的默认程序一般都是通过人们所熟知的端口号来识别的。例如,对于每个 TCP/IP 实现来说,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器的 TCP 端口号都是 25,FTP(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的 TCP 端口号都是 21,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服务器的 UDP 端口号都是 69。任何 TCP/IP 实现所提供的服务都用众所周知的 1-1023 之间的端口号。这些人们所熟知的端口号由 Internet 端口号分配机构(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来管理。

常用协议对应端口号:

SSH 22
FTP 20 和 21
Telnet 23
SMTP 25
TFTP 69
HTTP 80
SNMP 161
Ping 使用 ICMP,无具体端口号

?封装和分用

????????封装:当应用程序发送数据的时候,数据在协议层次当中自顶向下通过每一层,每一层都会对数据增加一些首部或尾部信息,这样的信息称之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缩写为 PDU),在分层协议系统里,在指定的协议层上传送的数据单元,包含了该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和用户信息。如下图所示:

????????物理层(一层)PDU 指数据位(Bit)
????????数据链路层(二层)PDU 指数据帧(Frame)
????????网络层(三层)PDU 指数据包(Packet)
????????传输层(四层)PDU 指数据段(Segment)
????????第五层以上为数据(data)

????????分用:当主机收到一个数据帧时,数据就从协议层底向上升,通过每一层时,检查并去掉对应层次的报文首部或尾部,与封装过程正好相反。

?

RFC

RFC(Request for Comment)文档是所有互联网协议的正式标准,并在其官网上面公布,由 IETF 标准协会制定。大量的 RFC 并不是正式的标准,出版的目的只是为了提供信息。RFC 的篇幅不一,从几页到几百页不等。每一种协议都用一个数字来标识,如 RFC 3720 是 iSCSI 协议的标准,数字越大意味着 RFC 的内容越新或者是对应的协议(标准)出现的比较晚。

所有的 RFC 文档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其官网为 IETF。在网站上面可以通过分类以及搜索快速找到目标协议的 RFC 文档。目前在 IETF 网站上面的 RFC 文档有数千个,但是我们不需要全部掌握,在工作或学习中如果遇到可以找到对应的解释,理论与实际结合会有更好地效果,单纯阅读 RFC 的效果一般。

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58631644/article/details/13503559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