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大多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模式来开发项目,前端项目个人采用vue做的比较多一点,既然是前端,那肯定只是负责渲染展示数据,那么问题来了,数据从哪里来?开发阶段大多数据采用mock做一些假数据来满足暂时的需求,但是最终生产上的数据肯定是从后端接口获取而来。如何在vue项目上从后端获取方式呢,就是我们本章的主角--AXIOS。
方法通常有GET、POST、PUT、DELETE、PATCH这五种;
GET==>用来获取数据,
POST==> 是用来新增数据表单提交或文件上传
DELETE==>是用来删除数据
PUT==>是用来更新数据(所有数据推送到后端)
PATCH==>是用来更新数据(只将修改的数据推送到后端)
1、axios.get(url,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2、axios({method:'get',url:'xxxxx',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可以在config中设置基础URL,超时时间、传参方式、请求头等信息,但是传参方式一般为params,请求参数在url中。
1、①appcation/json方式
let data={id:12}
axios.post(url,data,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②appcation/json方式:
let data={id:12}
axios({method:'post',url,data:data,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2、①form-data方式
let data={id:12}
let formData = new FormData()
for(let key in data){
formData.append(key,data[key])
}
axios.post(url,formData,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②form-data方式
let data={id:12}
let formData = new FormData()
for(let key in data){
formData.append(key,data[key])
}
axios({method:'post',url,formData:formData,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post请求同样可以在在config中设置基础URL,超时时间、传参方式、请求头等信息,但是传参方式一般用data,参数在请求体中
put和patch跟post一样,就方法不一样而已,参考post方法
类似get方式,就方法不一样而已,参考get方法。可以在config中设置基础URL,超时时间、传参方式、请求头等信息,注意请求参数,如果在url中则config中采用params方式传参,如果在请求体中,则config中采用data方式传参。
并发请求:同时进行多个请求,并统一处理返回值,比如说:我们需要同时请求用户信息和商品信息,然后将获得的两种信息进行拼接等统一加工到一起。这涉及到axios的两种方法:axios.all(arr[])和axios.spread()。
其中axios.all(arr[])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同时去请求,它的参数是数组,数组的内容就是请求方式和路径,比如:arr[] =[axios.get(url),axios.post(url,data,config)]
另一个axios.spread((A,B)=>{})这个方法是用来处理返回的数据的,其中{}中是具体的处理逻辑,A就是第一个请求的返回值,B就是第二个请求的返回值。
具体用法:
axios.all([axios.get(url),axios.post(url,data,config)]).then(axios.spread((A,B)=>{}))
为什么要用axios实例呢,可能你的项目中涉及到多个接口地址,而且每种的接口的超时时间等还都不一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针对某个接口地址某种超时时间来创建独立的axios实例,后期你就可以直接这种特殊axios实例去进行数据请求了。
具体用法: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config);
instance.get(url).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
baseURL:'http:/xxxxxx', //基础url
timeout:6000, //超时时间
url:xxxxxx, //具体url
method:'get/post/put/patch/delete', //请求方式
headers:{token:'xxxxx'等}, //请求头设置
params:{}, //请求参数对象,它会将请求参数拼接到url上
data:{} //请求参数对象,它会将请求参数放到请求体中
}
1、全局配置
axios.defaults.timeout = 1000
axios.defaults.baseURL = 'http://XXXXX'
2、实例配置
在axios创建实例中配置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
instance.defaults.timeout = 1000
3、请求配置
在请求中配置
axios.get(url,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其中,配置优先级为:3>2>1
什么是拦截器?拦截器就是在请求之前和响应之后能进行一些额外操作的功能实现。一般分为请求拦截器和响应拦截器两种。
请求拦截器顾名思义就是在请求之前进行拦截并进行一些额外操作。
servi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g => {
//在发送请求前的额外处理
return config
},
)
响应拦截器顾名思义就是在响应之后进行拦截并进行一些额外操作。
servi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 => {
//响应之后做一些额外操作
return res
},
error => {
//在发生错误后的额外处理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注意:不管是请求拦截器还是响应拦截器,在发生错误后都会进入到请求的catch方法中,如:
axios.get(url,config).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例子:发送请求前,在请求头中添加token,就可以用拦截器来实现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config);
instan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t=>{
config.headers.token="sssssss"
return config
},
error => {
//在发生错误后的额外处理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顾名思义就是取消掉已经配置的拦截器,实际用的不多,了解即可
例子:
let instance = axios.create(config);
instan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t=>{
config.headers.token="sssssss"
return config
},
error => {
//在发生错误后的额外处理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取消拦截器操作: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eject(instance)
取消请求实际中用的到不多,主要使用场景比如:用户正在批量查询一个比较耗时的数据,发起请求后用户不想查了,这时候就可以取消这个请求
主要用到:axios.CancelToken.source()方法
例子:
axios.CancelToken.source()
axios.get(url,{CancelToken:source,token}).then(res=>{数据处理逻辑}).catch(err=>{错误处理逻辑})
//触发取消请求:
source.cancel('错误信息')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