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简述OSPF相关知识
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修改后的算法形成协议,被称为路径矢量路由协议
通过周期性的泛洪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路由表的交互,每台路由器从相邻的路由器学习路由,并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中。
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OSPF Area用于表示一个OSPF的区域,通过逻辑上将设备分为不同的组。
用于在一个OSPF域中唯一的标识一条路由器,相当于路由器的名字。(通常用ip来进行命名)
OSPF使用cost作为路由的度量值,默认cost=100mbit/s 除以接口宽带。cost的值为一条链路上所有的cost的和。
用来保存OSPF邻居状态的表
保存自己产生的从邻居收到的LSA信息。
路由表包含Destination、cost以及nextHop内容
路由器在发送Hello报文之后,发现彼此,则形成邻居关系。
当两台路由器LSDB同步完成之后,开始计算路由的时候,这两个路由器就是邻接关系。
P2P指的是在一段链路上只能连接两台网络设备的环境
BMA,一个允许多台设备接入的,支持广播的环境
允许多台设备记入,不支持广播
相当于多条p2p链路的一段捆绑得到的网络
DR就是Designated Router,指定路由器
BDR 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备用指定路由器
一系列使用相同策略的连续OSPF网络设备所构成的网络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它是一种开放的协议,通过收集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计算最短路径并将这些信息交换给所有路由器,以找到最佳路径。OSPF最初由John T. Moy在1987年开发,并在RFC 1131中进行了描述。
OSPF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灵活、可扩展和高度可靠的路由协议。它使用Dijkstra算法来计算最短路径,并使用分层的网络结构来支持大规模网络。OSPF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包括IPv4和IPv6,并提供了多种路由选择指标,如带宽、延迟、可靠性等。
OSPF是一种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用于在单个自治系统(AS)中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它使用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来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并计算最短路径。OSPF支持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允许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子网,以满足网络需求。
OSPF的来源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如RIP)的一些限制。它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大规模的复杂网络。OSPF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大型组织的网络中,成为主流的内部路由协议之一。
一些类似OSPF的协议包括: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IS-IS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它与OSPF一样,用于在自治系统(AS)内部进行路由选择。IS-IS运行在ISO的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支持IP以及其他网络层协议。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EIGRP是思科开发的一种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与OSPF一样,用于在AS内部进行路由选择。EIGRP通过多路径和快速收敛,提供了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路由选择。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与OSPF不同,它使用跳数作为路由度量,而不是OSPF的链路状态数据库。RIP是早期的路由协议,适用于小型网络。
OSPFv3:OSPFv3是OSPF协议的IPv6版本,用于在IPv6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它与OSPF相似,但引入了一些与IPv6相关的改进。
这些协议与OSPF类似,都是用于在自治系统内部进行路由选择的内部网关协议。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