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我们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时,我们通常是指执行该算法所需的基本操作次数,而不是实际的时钟时间。为了估算这个时间复杂度,我们通常会找出算法中的基本操作,并计算其执行次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用于计算从1到n的所有数字之和:
public class SumUpToN {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n) {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n; i++) {
sum += i;
}
return s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100; // 举例n为100
System.out.println("Sum up to " + n + " is: " + sum(n));
}
}
在这个例子中,基本操作是sum += i,它在for循环中执行了n次。因此,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这表示,如果我们将输入大小(这里是n)翻倍,那么基本操作的执行次数也会大致翻倍。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复杂度是一个估算值,用于比较不同算法的效率。实际的运行时间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硬件速度、编程语言、编译器优化等。
除了用次数表示时间进行简化,还有一个系数和参数方面的简化。
例如y=x+1,当x非常大时,1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可以只保留y=x。
而如果y=x^2+x,当x非常大时,后面的+x作用也不大了,可以只保留y=x^2。
同理,y=3x^2和y=x^2+x+4 ,当x非常大时,此时前面的系数3和4的影响也不大,我们仍然可以只保留y=x^2。
此时可以只考虑不同的阶之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可以看到过了1之后,不同的表达式的差异将非常巨大。
需要记住的是常见的阶耗费时间的关系是:
一般顺序执行并且只执行一次的代码就是常数阶
常数阶(O(1))指的是算法的执行时间与输入数据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无论输入数据的大小如何,算法的执行时间都是固定的。
举例:
sum=sum+1;
sum=sum+2;
sum=sum+3;
sum=sum+4;
sum=sum+1;执行了4遍,即使重复了100次,也都是常数级,都用O(1)表示。
线性阶表示执行的次数随着问题规模是线性变化的
线性阶(O(n))表示算法的执行时间与输入数据的大小n成正比。换句话说,当输入数据的大小n增加时,算法的执行时间也会线性地增加。
举例:
int[] arr = {1, 2, 3, 4, 5};
for(int i = 0; i < arr.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arr[i]);
}
这段代码会遍历数组arr并打印每个元素,所以它的执行次数与数组的长度成正比,是线性阶。
int i = 0;
int[] arr = {1, 2, 3, 4, 5};
while(i < arr.length){
System.out.println(arr[i]);
i++;
}
这段代码也会遍历数组arr并打印每个元素,所以它的执行次数与数组的长度成正比,是线性阶。
public static int factorial(int n) {
if (n == 0)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
}
这段代码使用递归函数计算给定数字的阶乘。虽然递归的次数与输入数据的大小n有关,但由于每次递归都会返回结果,所以整个递归过程的执行次数与n成正比,是线性阶。
平方阶主要是双层循环嵌套。
int i,j;
for(i=0;i<n;i++){
for(j=0;j<n;j++){
//todo 时间复杂度为1的程序
todo...
}
}
上面的todo随着n是呈平方级别增加的,n是2,就执行4次,n是3就执行9次,所以是平方阶。
上面的例子可以变形为:
int i,j;
for(i=0;i<n;i++){
for(j=i;j<n;j++){
//todo 时间复杂度为1的程序
todo
}
}
首先,外层循环会执行n次,这是很直观的,因为i从0到n-1,所以总共n次。
关键在内层循环。当我们看内层循环时,我们要注意j的起始值是i。这意味着,对于每一次外层循环的迭代,内层循环的次数都在减少。
例如:
现在,我们要计算内层循环的总次数。这就像把上面列出的所有次数加起来:n + (n-1) + (n-2) + ... + 2 + 1。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和的公式是 n(n+1)/2。在这个情况下,它表示的是内层循环的总次数。
因此,整个嵌套循环的总执行次数就是 n(n+1)/2。当我们谈论时间复杂度时,我们通常关注最高阶的项,并忽略常数。
所以这里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2)。
二分查找,二叉树等问题经常会看到
其本质都可以简化成如下模型:
int count=1;
n=64
int items=0;
while(count<n){
count=count*2;//todo注意看的是这行的执行次数与n的关系
itmes++;
}
count 代表当前的搜索范围的大小,每次迭代都会将 count 翻倍,直到 count 大于或等于 n。因此,每次迭代后,搜索范围会变成原来的两倍。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一下todo的执行次数与count<n之间的关系:
todo执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count | 1 | 2 | 4 | 8 | 16 | 32 | 64 |
从上面可以看到,如果todo要执行第七次时,已经不满足count<n了,所以执行次数与n的关系正好是:2^x=n,也就是x=logn。
所以说,二分查找不过是每循环一次都是减半.所以todo的执行次数是logn次。
假设你有一组长度为n的随机数字,你希望通过一个算法快速找到其中的一个特定数字。在算法分析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三种情况: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例子,可以将搜索算法想象成在一排有序的书架上查找一本书。最好情况就是你知道书名并且它就在你眼前;最坏情况就是你需要从书架的一端到另一端逐一查找;平均情况则是你可能需要查看书架上的几个位置才能找到你要的书。
在选择和使用算法时,我们需要权衡这些因素,以确保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空间复杂度则是指一个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内存资源数量。它反映了算法的存储开销,同样也是
以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表示。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越低,则其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就越少。